要深入研究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_经济特区论文

要深入研究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_经济特区论文

要对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要对论文,深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特区不仅是特区人民的特区,也是全国人民的特区。因此在进一步增创特区优势、发展特区的今天,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都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对特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我主张在研究中国经济特区问题时,把范围基本上限制在五个有“经济特区”名称的经济特区上。我不反对在讨论时涉及未被称之为特区而在政策优惠上不少于这五个特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涉及众多的沿海和沿江的经济开发区,涉及五个经济特区之外的若干保税区以及众多的科学工业园、加工工业区等等。它们同这五个经济特区都是由上而下建立的、以开放带动全面性改革的、或大或小的区域,它们是属于同一类的。因此,涉及这些地区的问题不但不可避免,甚至是必要和有益的。但我还是认为,在研究中国经济特区问题时,把范围基本上限制在现有的五个经济特区之内为好。我的理由是,这么做可以使我们作出的判断针对性更强,见解更为确定、更为具体,并且更为当务所急。

在提出和开始建立这五个经济特区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特区便从观念形态上的事物开始向现实的事物转变。当时,特区还未建立起来,实践的主体是中央政府,而且中央政府可以说是唯一的主体。现在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已快纪念它的建立15周年,就是最迟建立的海南特区也已经有7周年了。今天,在实践的主体中增加了五个特区的政府和居民这一个方面。但是应该承认,特区既然是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并且采取行动建立起来的,那么特区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仍然是一个实践的主体。特区不仅是特区人民的特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区,是全国人民的特区。因此在进一步实现增创特区新优势、发展特区、使之更上一层楼的今天,除了各经济特区的政府和居民要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实践主体的作用外,中央政府也要发挥自己的实践主体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今天五个经济特区的政府和居民一定要思考和提出增创特区新优势的思路和方法,中央政府也一定要思考提出增创特区新优势的思路和方法。经济特区政府和中央都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实践主体的主动性。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引起中央政府各部门的注意,同特区政府和人民取得共识。

至于我们这些学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视作实践的主体,但任何时候又都不能独立成为主体。学者们这个“毛”要附在五个经济特区的政府、居民的“皮”上,也要附在中央政府这张“皮”上,才能真正作为主体的一个因素发生作用。学者们应该为各经济特区增创优势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也应该为中央政府提出增创特区优势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我们在研究中国经济特区问题时,首先涉及的课题往往是“中国经济特区的新形势”。这是我们今天探讨经济特区问题的事实的出发点。在“新形势”这个概念中,当然包括这五个经济特区当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存在若干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必须很好地把握住中国经济特区的特点,而中国经济特区的特点来自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特别多、土地面积特别大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广大人民正尽智尽力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正处在改革时期,而且从1979年开始,改革已经经历了16个年头,在16年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党中央作出了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还有一段艰巨的路程要走。我们还要看到,中国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历史的产物,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一点是我们要看到的,那就是在改革中,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地区出现了从一制一式(一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只允许有一种模式)向一制多式(一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允许有多种模式)的转变……以上讲到的这些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或近年来新出现的种种特点决定了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任务。中国经济特区的这种以开放带动全面性改革的模式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非常成功的模式之一,它已经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和对其他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上面指出的中国经济特区的特点,经济特区在改革中排头兵的作用、窗口的作用并没有过时,今天我们提出增创经济特区优势的出发点就在这里。

在研究建立中国经济特区问题时,从一开始我们就参照和吸收了外国的经验,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但从中国的经济特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它自建立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来看,它有着与外国特区很不相同的性质。在这方面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中国经济特区问题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以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等为代表的那些改革先进地区的模式。它们与五个经济特区等以开放带动改革的区域的模式不同,但它们的改革经验也值得许多地区根据本地情况借鉴推行。各种不同的改革先进地区的模式各有各的适用性和重要性,而我们现在讨论的五个经济特区则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这一点是长时期实践所证明了的,也是大家的共识。这种情况也与中国是一个特别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处在伟大的改革时期有关。

同时,我认为还要特别注意研究五个经济特区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它们的共性。这里说的共性中首先包括它们都是存在了相当久的、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地区,我们研究这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时就要从这个历史上形成的现实出发。我们还要看到这五个经济特区在这许多年中都有了丰富的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是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取得的。我们还要看到这五个经济特区目前都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必须正视的。我们的研究应该从我国经济、社会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研究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促进派。

在说到这五个经济特区的共性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五个经济特区的位置都处在南中国地区,濒临南中国海,这个地理位置方面的特点是不应该忽视的。考虑到港澳回归祖国后这些特区与港澳的关系更加紧密,考虑到中国大陆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海南岛等各岛屿同港澳、台湾省间的经济协作的发展,考虑到东亚经济的腾飞,考虑到21世纪很可能是太平洋世纪,这五个经济特区又有一种特别的重要性。

标签:;  ;  ;  ;  

要深入研究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