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小说内容的教学指导论文_郝晓勤

关于初中语文小说内容的教学指导论文_郝晓勤

郝晓勤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庙沟门中学 陕西 榆林 719401

【摘要】小说是一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描绘完整的故事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说更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的价值,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试着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发挥出小说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内容;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82-01

引言

小说可以根据篇幅、内容、写作人称和语言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多种类型,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大多都是名人名作中的文章节选。在分析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会对之后的故事情节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利用小说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和艺术创作力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一定能让学生对小说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的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小说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小说大多是采用叙述的文字,可以让学生形成极强的代入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着主角的视角体会他一路的成长经历,并形成自己的感悟。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的名家著作,学生可以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去更好地感悟小说背后蕴含的感情,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初中语文小说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小说情感的理解

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尽量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去理解故事背后的内涵,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点是比较难做到的[1]。例如我国许多的古典小说,无论是语言障碍还是过长的篇幅都会对学生的遇到体验带去比较大的阻碍。又或者是国外一些批判当时黑暗社会的小说,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学生也可能出现审美和理解上的偏差。

(二)教师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选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会把阅读名著小说当作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看完,并提交对应的读后感。这样的阅读教学策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学生可能只是囫囵吞枣地完成了小说的阅读,并没有真正去对小说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阅读的低效化。

(三)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更好地实现小说阅读的价值,在众多知名的小说作品中,值得学生品味的不光是故事情节发展中蕴含的内涵,还有人物刻画的方式,环境的渲染和字词的使用等等。阅读的感悟不应该只记录在一篇读后感中,如果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摘抄好词好句,及时写下批注的好习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真实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初中语文小说内容的教学指导

(一)利用好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课前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对小说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搜集到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进行问题情境创设。通过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产生更多的好奇,有动力去进行完整的小说阅读。

例如《海底两万里》是由法国作家凡尔纳创造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它也被选入了人教版教材的民主导读环节。在进行小说介绍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海底世界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海洋场景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体会。接着就可以自然引出今天将要介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这部充满想象力的小说其实蕴含了作者反对沙皇独裁统治,批判社会现实的情感,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则是作者心中反抗专制统治的象征[2]。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留下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行去进行全文的阅读,更好地发挥出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二)综合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本小说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其中的人物塑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外貌、语言、行为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试图理解作者蕴含在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

例如《香菱学诗》就是节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篇课文,《红楼梦》中刻画了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虽然从整个故事来看香菱只是其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学生,但光是通过课文中不长的篇幅描绘,却同样将香菱的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香菱学诗时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去品味人物形象,从“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到“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在这样的苦心描绘下,一个虚心好学、刻骨勤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三)结合背景体会小说内涵

要想更好地体会小说情节背后蕴含的深意,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进行分析,并尝试从多个角度领悟文章内涵。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威尼斯商人》,创作于16世纪末期,那时候的英国社会存在非常尖锐的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农民和贫民纷纷投身于反抗运动[3]。在这种理想的人文情怀和现实矛盾的冲突之下,莎士比亚创造了这部蕴含了讽刺意味的喜剧。了解了时代背景,学生在阅读时就可以对文章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没有把夏洛克描绘成一个纯粹的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他的“复仇”的同时揭露了他曾经受过的不公正,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饱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会带有时代的烙印,有些行为举动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中也许并不是那么符合常理,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能够带有独特的魅力,这也正是小说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教师可以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多视角的剖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代入角色内心,收获更多的情感共鸣。在理解文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善与恶,这样才能在提高自己审美意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孔维宙.初中语文小说内容的教学指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8):99.

[2]冯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中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9-20.

[3]张晓.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41.

论文作者:郝晓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语文小说内容的教学指导论文_郝晓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