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馈电形式分析与探讨论文_赵德奎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8)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新线建设过程中,牵引网供电制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牵引网供电制式选择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牵引网馈电形式的确定。本文通过介绍牵引网不同馈线形式的特点及差异,对比各类馈电方案的优缺点,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馈线形式的选择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还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城市及线网(线路)自身特点等因素,并且同一城市同一类型线路在牵引网馈线形式的选择上应力求统一。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制式;牵引网;馈电形式

一 引言

牵引网供电制式的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牵引网馈电方式的选择是整个牵引网供电制式的关键点之一,涉及到供电、车辆、限界、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多个专业,还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城市景观等相关因素。

二 牵引网供电制式

1)牵引网供电制式

牵引网供电制式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电流制、电压等级、牵引网馈电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供电制式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供电电流制主要以直流制为主,交流制仅在行车速度较高(>120km/h)的部分城市市域铁路中有采用。直流制牵引网电压等级可分为直流750V和直流1500V,牵引网馈电形式可分为接触轨和架空接触网[1]。

国内牵引网供电制式应用情况如下所示:

(1)直流750V接触轨:北京1、2、4、7、8、10号线、北京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大兴线等;武汉1、2、4号线等;昆明1、2、3、6号线等;

(2)直流1500V接触轨:广州4、5、6号线等、深圳3、6号线等、无锡1、2、3、4号线等、青岛2、3、4号线等、上海16号线等;

(3)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广州1、2、3号线,广佛线、南京、苏州、徐州、常州、杭州、宁波、长沙、西安、沈阳、兰州、哈尔滨、上海(除16号线)、成都(市域铁路除外)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均采用。

(4)交流25kV架空接触网:温州S1、S2线、台州S1、S2线、成都17、18号线等。

三 直流牵引网馈电形式

通常意义上牵引网系统主要包括接触网、回流网、馈线电缆及相关设备。

本文主要针对牵引网馈电形式(即接触网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1)接触轨

接触轨安装位置靠近道床,受气候影响较小(水淹除外),构造简单,稳定性较好,便于采用较大截面的载流导体以减小线路电阻,运行可靠性相对较高;接触轨日常维护和事故抢修方便,不需要大型维护检修设备,对城市景观基本无影响;对地下建筑物、交叉跨越的建筑物或电力线的净高要求较低;导流主体材料使用寿命较长,雷击率较低。

因接触轨安装位置较低,采用接触轨形式的轨道交通线路必须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防止人员靠近接触轨。同时运营管理需制定严格、周密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中严格执行,运营人员在检修线路和邻近设备时,接触轨必须停电。接触轨在遇道岔、过人防门(含防淹门)、换边、道路平交道口等特殊情况时,需设置机械断口;同时为满足供电需求,接触轨还需要设置电气分段。接触轨断口的设置对于车辆受电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断口处容易产生电弧,对接触轨本体、车辆受电靴造成烧蚀,影响工作寿命。而且当车辆编组数量较少或车辆单元间联络开关配置不当时,还可能造成车辆受电靴集体失电,停滞在无电区内的情况。

2)架空接触网

架空接触网形式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对于地下区段一般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地面及高架区段、场段内一般采用架空柔性接触网。

架空刚性接触网结构简单,由汇流排、支撑装置、绝缘子、接触线(单根)及地线组成[2]。架空刚性接触网在构成概念上类似于“架空的第三轨”,运行稳定,占用隧道净空较少,但支持点密,不适宜在隧道外普遍使用。在隧道口处,需要设置刚性接触网与柔性接触网的过渡设施。架空刚性接触网与接触轨的特性相仿,但接触线磨耗稍快,对于行车速度以不超过120km/h为宜。

架空柔性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含基础)四部分组成[2]。架空柔性接触网可以适应很高的行车速度,但构造相对复杂、线索较多,运行状态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影响。由于架空柔性接触网零部件种类较多,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日常维护检修和事故量相对较大,需要较多的维护人员和机械设备;地面及高架区段、场段内架空柔性接触网对城市景观有一定影响,对交叉跨越的桥梁建筑物和电力线路的净高要求也相对较高。

四 直流牵引网馈电方案

电压等级与馈电方式是牵引网供电制式中的关键点,两者密切相关[3]。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馈电形式的选择不能脱离于电压等级。

1)直流牵引网馈电方案

根据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状况,牵引网馈电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

(1)DC1500V接触轨方案

全线(含场段内线路)均采用DC1500V接触轨,场段内月检库、静调库不设接触轨,仅设滑触线供电。

(2)DC1500V架空接触网方案

全线(含场段内线路)均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其中地下区段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地面及高架区段、场段内采用架空柔性接触网。

(3)DC750V接触轨方案

全线(含场段内线路)均采用DC750V接触轨,场段内月检库、静调库不设接触轨,仅设滑触线供电。

(4)DC1500V接触轨+接触网方案

正线采用DC1500V接触轨,场段内线路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网采用柔性悬挂。

方案(4)是DC1500V接触轨应用初期,受制于运营经验欠缺、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而采用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在维修作业较多的场区内保障运营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此类方案需要车辆特殊设计,同时兼容接触网、接触轨两种馈电方式,车辆造价较高;车辆进出场段时,需要进行受电方式转换操作,运营管理程序复杂;同时备品备件种类较多,不利于后期的运营维护。本文不再对此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其它3种方案经济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2)直流牵引网馈电方案对比

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1)DC1500V接触轨

优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压等级较高,可以有效减少全线牵引变电所个数,降低供电电流,减少电能损耗。运营成本较低,综合经济性较好;对城市景观没有影响。

缺点:工程投资偏高,安全性较差,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来保障。

(2)DC1500V架空接触网

优点:安装位置高、安全性好;地下区段刚性架空接触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压等级较高,可以有效减少全线牵引变电所个数,工程投资较低,运营成本较高,综合经济性好;运营经验丰富。

缺点:柔性架空接触网结构较复杂、维护和抢修难度较大,可靠性稍低;对城市景观有一定影响。

(3)DC750V接触轨

优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营成本较低,综合经济性较好;对城市景观没有影响。相对于DC1500V接触轨,DC750V接触轨系统电压较低,相对更安全,后期运营维护相对更方便。

缺点:对于DC750V电压等级,鉴于其电压等级较低,不利于远距离供电,牵引变电所间距较近,相对于DC1500V电压等级会大幅增加牵引变电所数量;同时牵引电流较大,线路损耗高;接触网及整个供电系统综合造价高。

五 结语

仅从城市轨道交通功能需求考虑,文中所述牵引网馈电形式方案均可满足要求,不受外界条件制约,原则上都是可行的。但从经济性、节能性角度出发,牵引网馈电形式的选择应尽可能基于直流1500V电压等级,具体形式要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特点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同时为方便后期运营维护、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一个城市同一类型轨道交通线路的牵引网馈电形式应力求统一。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13

[2]何其光.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授流制式选择的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8)6-11

[3]于松伟,杨兴山,韩连祥,张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赵德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馈电形式分析与探讨论文_赵德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