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增杰

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增杰

(国电河北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400)

摘要:科技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大型发变组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一旦出现故障,检修期十分长,直接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困扰,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背景,提高大型发变组的运行可靠性具有必要性,如何做好其保护配置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型发变组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发变组;保护;应用

引言

近年来,电力系统运行经常出现异常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能运输的稳定性,并且电网保护工作阻力也会相应增加。基于此,做好发电组保护、彰显励磁系统限制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二者良好配合也能提高机组的安全性。由此可见,该论文具有探究意义,分析如下。

1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分类与原则

1.1接线方式多种多样

基本的发变组有三种接线方式,分别为单母线连接,无线母线连接和双母线连接。单母线连接较其他两种较简单,整个连接只有一组母线,但由于所有入线和出线回路都必须与这条母线并列连接,一旦负载电器功率过高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线路的连接。此外母线的分段接线,一般根据负载的不同功率可以将线路分为两到四段,在母线分段接线完成之后,可以减少故障的影响范围,但是当有一段母线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行时,整个回路都不能运行,会造成大规模的停电事故。但单母线的造价比较便宜,适用于负载电器设备较少的线路。此在临修过程中可以添加单母线,可以有效避免对其他线路造成供电影响,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无母线连接是最广泛应用的,主要是由发电机与变压器直接相连,其操作方式简单,线路明确,后续的维修检查较简单,发现问题能及时填补疏漏,而且供电过程中成本较低,但不能很好地满足长距离的输电,距离对其有很大限制。双母线连接项目中设置了两条母线,将两条母线均匀地分配在电源和主线合理的位置上,使用方便,而且在检查修整过程中也能保证其供电正常,增强了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其操作较复杂,后续的维修难度较大,其高昂的价格并不适宜全方面应用。

1.2大型发变组保护配置的原则

在发电厂中,大型发变组的结构十分复杂,这也就导致其极易出现各种故障或是异常运行工况,对此必须加强大型发变组保护,通过安装多达几十种功能的继电保护,相互配合,确保发变组运行安全。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型发变组保护方案多种多样,但都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确保各部分的保护功能配备完善,能够既是反映各种故障与不正常运行问题。二是确保采用的保护原理性能优良,具备成熟的运行经验,可行性强。三是一个完整的保护系统必须具有双重化特性,从而保证保护不拒动可靠。四是保证组屏合理,双重化保护系统、电气量与非电气量保护均需分屏设置,从而确保发变组在不停运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任意一套保护系统开展相应的检修工作。此外,二次回路的设计必须简洁、精确,保证接线的可靠性。五是,整个保护系统的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由于良好的通信组网功能,保护功能的投退与整定操作简单、清晰,支持现场调试,维护便捷。六是做好保护出口设计,提高配置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动作要求,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发变组的具体保护措施

2.1电力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法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经过无数次推导得出公式:IH=I|I,I×l2|×cos(0)其中间差角为锐角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制动作用,如果中间角钝角,也会产生制动作用,只有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平衡控制在90度和270度左右,才会将动定作用减小到最少,极大地提高了纵差保护的效率。而当前我国大多使用的是两折线或者三折线的比例制动方法,其效率较低,保护措施不完善。要积极引进纵差保护技术,纵差保护技术就是运用新型的系统,对核心的发电机实时地进行动态检测,比如某火电厂在实施纵差保护的时候,如果利用了新型的REG216进行保护,就不需要考虑断线锁闭现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由于短路或者是断路导致的电流运行失误的问题,也在后续的维护过程中,规避了许多风险,既使电流流出,纵差保护系统也能很快感应到流出的电流,马上实施自主封锁的措施。由于纵差保护对漏电电流极高的敏感性,使供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保证。

2.2提高后备保护动作的准确性

自并励系统保护电流时,忽视机端故障,坚持相应的保护原则,遵守一定的保护顺序。充分考虑机端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动作,充分发挥二者协调配合的优势。如果所发生的故障未超过差动保护范围,这时应立即启动差动保护动作,使发电机停止工作。高压母线出现短路现象时,这时机端电流逐渐弱化,0.5秒之内的励磁系统不会受到冲击。如果发电机机端出现三相短路现象,这时电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削弱,最后电流消失,此时所提供的的保护措施主要为:利用低电压阻抗保护,以此规范保护动作应用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以往传统的低压闭锁过流保护经常出现误动作,并且电流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极易出现安全事故,进而导致电厂设备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应对传统保护装置与时俱进的创新,根据电压制动原理合理控制电流值比例,以此提高后备保护动作的准确性,这种过流保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全面提升电网的稳定性。

2.3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

要保证微机保护能正常工作,不受各种干扰而发生不正确动作,除了微机保护装置本身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抗干扰能力外,二次回路则是削弱、限制干扰的重要方面。其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1)对接入微机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及输入信号回路的电缆均须采用屏蔽电缆。(2)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两端可靠接地。目前采用的屏蔽电缆有以下几种,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有效地接地。a).有两层屏蔽层:即电缆芯外有一层铜网,外面又有一层铜皮缠绕的屏蔽层。两层都有屏蔽作用,但外层铜皮起主要作用,应将铜皮屏蔽两端接地,而内层铜网起静电屏蔽作用,只有在室内一端接地。在工艺上应用1.5~2.5mm2软铜裸线在铜皮上缠绕紧固后与要接地的铜网线合在一起接地。b).仅有一层铜网屏蔽:这种屏蔽效果比a)差,两端也必须接地,其工艺与a)相同。c).电缆中仅有两根细铜线作为屏蔽:此种不是屏蔽电缆,其两端不能接地,如两端接地相当于用电缆备用芯两端接地。(3)对经长电缆跳闸的回路,要采取防止长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和防止出口继电器误动的措施,宜采用大功率驱动的继电器。

结语

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发变组造价昂贵,结构复杂,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维修,这就会给周围的经济带来巨大的直接影响,发变组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相关人员要以保护为主,绝不能掉以轻心。以发展发变组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高效性为主,主保护措施和后备保护措施共同运行,定期对保护措施进行检修,保证发变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合理,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供电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丹,余洪斌.水电厂发变组保护双重化改造应用方案研究[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8(8):33-36.

[2]李本瑜,陈海龙,刘志文,等.大型发变组保护CT极性及保护方向自动检测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8,55(14):105-110.

论文作者:王增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增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