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分析论文_张琪,李焕超,刘立党

基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分析论文_张琪,李焕超,刘立党

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261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国民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一形势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大规模建设。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配电管理,而配电自动化是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对配电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一、配电自动化概述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还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大多数都是树状的结构形式,电压质量不高,不仅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电力损耗。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供电系统的质量,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国家配电网的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网及农网的改造工程。

目前,对于配电自动化,还没有一个得到得够大众认可、概括性极其全面的定义,大部分还是依靠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管理工作,促进本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在电力系统信息系统当中,信息的采集与收纳、信息的有效传递、信息的分类存储以及信息的高效利用四个方面工作相互独立双互相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分步骤地从横向与纵向等各个角度出发,不断修改及完善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

二、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2.1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主要负责的是电能转换及电能分配的工作,加快变电站的自动化建设,对于整个供电网络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容量发电机的反复运行、超高压电的远距离传送、大网络的运行过程当中,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有效控制是相当困难的,传统的设备及人工秒表、记录、人工操作等技术远远地落后于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标准要求,如果得不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革,必然不能适应,对于配电系统及供电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都无法提供有效保障。

2.2馈线自动化

馈线指的是从变电站当中的变压器的二次测出线口到线路上的负荷这之间的配电电路,而馈线自动则是包括了配电网的高压、中压、低压三个电压等级范围的配电线路的自动化。等级的馈线自动化从结构到一次、二次的基础设备与基本功能,与高压与中压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因素。

三、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在近年得到了更好发展,具体来说,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发展现状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配电自动化和管理在部分地区初步取得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电力行业也获得了大幅度发展,电力行业内部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电网、农村电网以不同与以往的发展模式在不断进行改革,而改革的进行势必要考虑到资金和技术问题,由此自动化应运而生。自动化在电力配电中的运用给电力行业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配电效率,保障电力配电的正常运行,目前在东部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都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初步取得成效。

3.2配电自动化发展还不全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目前配电自动化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在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比较困难,电力自动化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推行电力配电自动化还有一些难度,因而只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或是政策扶植地区推动了电力配电自动化,这就使得国内很多地区的电网系统无法联系起来,对全国电网进行统一管理的目标还难以实现,从目前来看,要实现全面电力配电自动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四、推动配电自动化与管理的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还是不完全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为了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效率,有必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不断促进配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在目前电力公司中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做好整体规划和准备工作。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一项长远而复杂的工作,因而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直接关系着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实现进度,所以电力公司在推行配电自动化前应该充分重视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工作,做好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配电自动化的顺利进行。而在准备工作上,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电力配电自动化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和实现方式进行明确,掌握电力配电自动化实现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顺利进行。其次,管理人员要注意实施前资金准备和电网准备工作,由于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含量较高,实现方式较为复杂,因而其所需要的资金数目也比较大,因而得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支持才能实现自动化。再者,自动化系统能够将各地电网系统联系起来,因而在实施自动化前也要做好电网准备工作,采用GIS和GPS技术实现配电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准确对各个地区的配电终端进行定位,提高配电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最后,管理人员在实施配电自动化管理前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技术人员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关键,他们掌握着配电自动化的一系列技术,因而在准备工作中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对于早日实现配电自动化来说至关重要。

4.2积极开发配电高新技术。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实现依赖于自动化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只有从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才能保证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一直处在高效率、高水平的层次上。因而在前期的资金、团队等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研发相应的技术,不断提升当地电力配电技术水平,以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再者,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始终将用电居民的利益放在配电自动化的首位。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电居民的需求,因而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进行也要始终围绕着用电居民的利益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研发出来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满足用电居民的要求。在推行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及时听取用电居民的反馈,对于居民所反映的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提前做好预算工作,在有限的预算内为当地用电居民提供最优化的电力配电管理技术。

4.3自动化设备要具备广泛适用性。由于各地的电网和配电情况不同,在进行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设备选择上也要选择适用性较为广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配电设备适应各种环境,在不同情况配电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再者,技术人员在日后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测更新,及时更换最新技术的配电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先进当中,也才能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

从当前电力公司的配电管理来看,实现电力配电的全面自动化还有一段距离,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不足,需要电力公司不断完善改进,从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电力系统最优化的实现,提高电力系统的用电效率,从而推动电力行业更加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李薇薇.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

[2]曹勖,莫晓燕,张粒子.浅谈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

作者简介:

张琪(1987.09—),女,湖北黄冈人,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李焕超(1988.03—),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刘立党(1988.04—),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张琪,李焕超,刘立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分析论文_张琪,李焕超,刘立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