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也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论我国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反思

      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既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学界对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三个发展阶段。这种观点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把握缺乏应有的广度,把国家全面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仅仅当做国内的宏观经济发展问题来研究,进而又把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简约为国内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形成是立足于国内经济现状,以国内宏观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始终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每次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涵盖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即使是改革开放之前被称为“关起门来搞建设”的30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是一个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对外经济战略始终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历史演进的研究,必须做出全面的考察,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应当把对外宏观经济战略纳入到研究的范围之内。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重新作出梳理,更加全面而真实地勾勒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2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均衡发展与对外赶超战略;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协调发展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

      2.1 均衡发展与对外赶超战略

      改革开放之前30年,国内各地区均衡发展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决定于当时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均衡发展战略是服从于建国初期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目的,旨在使全国各地都能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全国各地都能尽早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还旨在迅速摆脱旧中国的贫困局面,扭转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畸形发展、分布极不平衡的经济结构。这一战略实施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布局的重点从沿海转向内地;产业分散布局,以省市为单位,均衡分布,各省市基本上都有大型项目上马;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重工业中,优先发展钢铁工业。

      除了上述国内因素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是影响我国均衡发展战略形成的重要因素,均衡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备战性质。建国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了长期的经济封锁。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形成了从日本、韩国到我国台湾省的东部月牙形包围格局。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从东北部到西北部的国家安全威胁陡然增加。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只有选择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于本国的资源基础,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才能打破孤立和封锁,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不得不兼顾上述对外关系的现实,战略调整的重点主要有:第一,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央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七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第二,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加大三线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从1965年开始,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工业布局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分散、隐蔽,以适应未来战争的安全需要。

      从对外经济关系上看,国内均衡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种赶超战略,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各地均衡发展是宏观战略的具体形态,而赶英超美则是这一战略基本的对外目标。对外赶超的战略目标同样也是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国内因素主要有,第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渴望实现“强国梦”的强烈愿望,是赶超战略形成的历史条件。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赶超发达国家,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彻底摆脱受压迫的屈辱命运。第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是赶超战略形成的主观条件。第三,建国后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赶超战略形成的客观条件。

      国外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给新中国造成的外部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选择一种赶超战略,以避免被压制甚至被扼杀的危险。第二,以苏联为首的国际社会主义阵营普遍实施的赶超战略,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1957苏共二十大提出“和平竞赛”,苏联、东欧纷纷实施赶超战略,这势必会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开始实施对外赶超战略。赶超型发展战略特点是重视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重视大项目工业建设,尤其是重视重工业的大量投资和布局,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超过某个发达国家的产量目标。

      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新中国前30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旧中国宏观区域生产力的畸形布局大大改变,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建立起来,在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内地经济,在这一时期有了显著发展。也正是这一时期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均衡发展和赶超战略在建设思路、建设速度和建设效果等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布点,造成了30年来始终没有形成产业聚集或者增长极,这虽然符合国防要求,却是违背产业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规律的。第二,赶超战略强调经济建设速度,导致大量重工业仓促上马,超过和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第三,均衡发展战略强调独立的区域经济体系,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区域产业分工不合理。总之,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和赶超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既没有达到全国均衡发展的目的,也没有实现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

      2.2 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以及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开始转向,从1979年开始,由均衡发展与赶超战略转变为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向,有着深刻的认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对国内、国际形势重新作出了判断,把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联系,这些新的判断主要有两点,第一,我国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历史阶段,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不平衡。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就应当与这种基本国情相适应,以非均衡发展战略取代均衡发展战略,将更加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要求。第二,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大规模的战争打不起来。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以往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赶超战略,应当转变为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并对世界敞开门户,展开国际经济交往,实行对外开放。

      在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思想之下,我国从1979年开始,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实施沿海优先发展战略,也就是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已有工业基础,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推动这些地区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家先后开放了一批沿海城市,并陆续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等经济特区。1987年12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以下方面作出了强调:沿海地区加速出口,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实行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两头在外”:加强沿海地区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关系。以沿海地区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为我国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准备了物质条件,而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反过来又强化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得倾斜于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这些地区迅速获得了长足的先行发展,区域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出现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和城市带逐步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对外经济方面,在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与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经济日益深入地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这些都是非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辉煌成果。

      然而,向沿海明显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明显加大;区域之间利益摩擦和冲突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都是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为矫正上述问题,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根据时代需要,作出相应改变,如何协调各地区发展的问题,在宏观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

      2.3 协调发展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

      如果把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看作是一个发展方向的转变,那么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质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国内、国际形势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市场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并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各国。新的历史形势给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基于上述形势,也基于前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问题,从1995年之后的“九五”开始,我国逐步制定并实施了协调发展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九五”开始,国家有意识地积极支持内地的发展,期间制定并实施了大量的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制定和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坚持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提出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协调发展战略的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和深化。“十二五”规划又对协调发展战略做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自由流动,其配置日益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而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雄厚的西方发展国家,能够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更加有力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在对内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积极应对全球化战略的基本方向和重点主要是,主动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利用全球化创造的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主动,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形成经济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资源、技术、人才、制度规则等方面建立长效防范机制,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总的来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始终主导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每个阶段的经济社会生活,实际上都是不同阶段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延伸。第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始终受到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三,不同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都是从我国现实出发制定的,都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具有适度的超前性。第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从认识论上讲归根到底决定于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程度。受前苏联的影响,高度计划经济曾一度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计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均衡发展与对外开放战略,以及协调发展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都是决定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程度。

      3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趋势

      第一,未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不但不会削弱,而且必然会进一步得到加强。我国保持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这一高速增长的态势还将会保持下去,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兼容起来,以社会主义把握、控制和引导市场经济。具体讲就是从宏观上通过发展战略规划来规避市场的盲目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重视和发挥战略规划的作用,是我们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一个法宝,这个法宝不会丢失,只能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会更加注重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那些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发展战略,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今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将会更加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更加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鉴于对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认识,即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我国始终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视通过物质财富的增长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然而,这种过度重视物质财富的发展战略,曾一度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忽视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宏观发展战略应当突出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为中心全面展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针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宏观发展战略中将突出地体现出来。

      第四,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就是一个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从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报告提出“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建设,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五,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结合。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顺应世界历史的潮流,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从注重国内的均衡发展战略到以对外开放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宏观发展战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逐步走向开放型和外向型,更加注重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结合。作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将更加注重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结合。

      第六,更加注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战略规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过分注重经济建设,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以至于近年来漫着的日益浓厚的GDP主义,表现为“以GDP高低论英雄”,GDP成了评价地方发展状况的原则性指标,追求GDP高速增长成了一切经济活动指针,对GDP的痴迷几乎达到了拜物教的程度。这种严重向经济建设倾斜的状况,必须得到及时的矫正,通过实施更加全面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更加注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