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植入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赵波

ICD植入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赵波

赵 波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医院 10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ICD植入术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12例实施ICD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和护理指导,让患者和家属深入了解IC D手术常识。结果: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结论:对ICD植入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提高ICD手术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ICD;植入病人;心理护理;治疗效果

ICD是目前治疗危及生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和最有效方法。心理护理在ICD植入患者护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做好ICD植入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做好ICD植入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笔者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2例植入ICD的患者,对相关病理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选择与治疗方法

1.1资料选择

本组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8-72岁。其中,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报告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头晕;3例患者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有心室颤动伴发晕厥;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实施介入治疗后频繁出现心室颤动,经反复电击除颤后转复。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在局部麻醉下,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并送入lOF静脉撕开鞘,沿撕开鞘送起搏除颤电极至右室心尖部,固定电极;在左胸大肌与胸小肌之问做ICD囊袋,植入ICD后测试各项起搏参数;后予以异丙酚按1 mg/kg体质量浅表麻醉下,以T-shock法诱发室颤,确定除颤阙值。放电除颤成功和确定电极位置合适,并测试上述各项参数无异后,逐层缝合囊袋、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结束,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切口,病情允许后,安送病房。

1.3治疗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术后7-10d出院,伤口I期愈合。其中11例患者诉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植入ICD后3d内,因出现“心律失常风暴”而频繁启动ICD除颤治疗,至使电池提前耗竭而更换了ICD的脉冲发生器,经心理和小剂量镇静剂治疗,再经射频消融治疗后,病人症状得以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2.1做好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有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既担心自己的疾病,又对ICD治疗不了解,并要负担昂贵的治疗费用,因而会产生紧张、恐惧、害怕、不安等异常心理,常常顾虑重重。护士应主动给患者做心理疏导,通过多次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ICD的相关知识,植入ICD后对心脏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术前心理状况对手术的影响,开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本组有4例患者曾发生心室颤动,经体外电击除颤转复,担心ICD的除颤转复也是如此难受,便异常担心。经护理人员耐心解释,ICD除颤转复只是低能量心律转复,并在心率慢时给予起搏治疗,没有高能量体外除颤时的不适,患者逐步调整心态,坦然接受手术。

2.2做好病人术中心理护理

ICD是一项新技术,安装过程中要诱发室颤,以达到检查其除颤功能,患者难免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故应耐心开导,向其介绍该手术所用仪器设备的先进,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丰富,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要告知其在紧急情况下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以确保其安全,从而解除患者的思想最大顾虑。术中对待患者应关心体贴,加强人文关怀,尽量运用肢体语言关心患者,如用手抚摸患者的额头等,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应认同其感受,并鼓励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要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程,当ICD植入关键步骤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使其始终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手术。本组12例患者经上述护理后,均顺利配合完成了ICD植入手术。

2.3做好病人术后心理护理

心理障碍是埋置ICD后常遇到的问题。本组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历了冠状动脉急诊介入治疗和电击除颤的痛苦,内心不愿接受ICD,于术后因出现“心律失常风暴”,频繁启动ICD除颤治疗而更加恐惧,焦躁不安,经反复多次开导、辅以镇静剂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因此,术后仍需耐心解释,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使患者逐步调整好心态,尽快接受和适应ICD的治疗。

2.4做好病人出院心理指导

术后ICD将伴随患者以后的生活,长期携带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ICD在患者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工作,可能患者会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因此,要适时地告知患者ICD工作时可能会有触电的感觉,但很轻微,不要紧张,仅需闭目休息即可。要告知患者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随身携带ICD随访卡,以便ICD故障或急救时使用;要定期随访病人,告诉其避开强磁场,禁忌进行磁共振检查和电刺激治疗,尽量回避无线电通讯等,以免导致ICD失灵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延长ICD的寿命。

3.结论

ICD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碎死的方法,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应用。但往往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基础疾病重,且心理素质差,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本身、电击的恐惧和昂贵的花费均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限制了ICD功效的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在ICD植入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更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实践证明,对ICD植入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提高ICD手术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满连,周金凤.安置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8(8):64-68.

[2]张龙禄.房室交界区消融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心理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7):198-201.

[3]魏石峰,吕农华.16例置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术后随访[J].现代医院管理,2011,(11):202-204.

[4]陈朝霞,曾建军.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2,(9):178-180.

[5]沈法荣,郑良荣.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的随访[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9):207-210.

作者简历:赵波,女,1970年生,本科学历,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安贞医院三十三病房护士。

论文作者:赵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ICD植入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赵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