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吴敏曼[1]2003年在《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IgE,IL-5及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鼻息肉,15例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IgE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以上病例中IL-5含量;采用Chromotrope 2R特染方法检测以上病例中Eos浸润情况。 [结果](1)鼻息肉组织中IgE,IL-5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组织,P均<0.01;(2)鼻息肉组织中IgE与Eos,IL-5与Eos以及IL-5与IgE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3,0.642,0.667,P均<0.01。 [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及IL-5对引起鼻息肉中Eos浸润均发挥重要作用。

吴敏曼, 王正强[2]2004年在《鼻息肉中总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鼻息肉中总IgE、IL-5的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情况及其相关关系,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鼻息肉,15例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总IgE阳性细胞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鼻息肉中IL-5含量;Chromotrope 2R特染法检测鼻息肉中EOS浸润情况。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总IgE、IL-5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鼻腔黏膜组织,P均<0.01;②鼻息肉组织中总IgE与EOS、IL-5与EOS以及IL-5与总IgE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3,0.642,0.667,P均<0.01。结论 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IgE及IL-5则对鼻息肉中EOS浸润发挥重要影响。

朱胜华, 罗雪梅[3]2005年在《鼻息肉中总IgE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总IgE及嗜酸粒细胞(E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鼻息肉、15例中鼻甲黏膜组织中总IgE阳性细胞表达;采用Chromotrope2R染色法检测EOS浸润情况。结果:①鼻息肉组织中总IgE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均P<0.01;②鼻息肉组织中总IgE与EOS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43,P<0.01)。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对鼻息肉中EOS浸润发挥一定作用。

金鹏[4]2017年在《BDNF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研究及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和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在鼻部黏膜接触过敏原后,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黏膜炎症反应。AR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0%~40%,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近年来,AR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AR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个体基因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AR基因相关研究是其病因学研究的热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分泌蛋白,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嗜酸性粒细胞是参与AR免疫反应发生及发展的重要炎症细胞,可生成BDNF蛋白并表达其相应的受体TrkB。BDNF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已被证实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BDNF可能与AR的发病密切相关。但目前,BDNF SNPs是否会增加中国区域人群过敏性鼻炎的患病风险,以及BDNF遗传变异对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山东地区有典型过敏症状并且过敏原检测阳性的481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对照组1735例;选取新加坡中国人群中典型过敏症状并且过敏原检测阳性的522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对照组717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自HapMap中国汉族人群(CHB)中筛选出BDNF标签SNP位点,从每一样本基因组DNA中取5ng进行多重PCR扩增,通过MassARRAY系统检测标签SNP位点,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评估与AR患病风险的关联。最后,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对BNDF遗传变异所产生的功能效应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在山东人群及新加坡中国人群这两个独立的群体中,BDNFSNP rs10767664均与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有显着相关性(P=0.039,OR=1.17;P=0.0017,OR =1.324)。山东人群中风险等位基因A在AR中的出现率为57%,高于对照组的53%。通过PLINKmeta分析将以上两个独立群体整合,BDNF SNP rs10767664仍与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有显着相关性(P = 0.000298,OR= 1.242)。BDNF非同义SNP rs6265与SNP rs10767664连锁不平衡,遂使用rs6265进行体外功能研究。Val/Met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与空载体组相比,细胞裂解液中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高。在体内,rs6265 CC基因型者外周血BDNF蛋白水平显着高于CT型及TT型(P= 0.02,P= 0.03);rs6265 CC基因型者,外周血IgE水平显着高于TT型(P<0.05)。因此,rs10767664AA基因型者更易表现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且其血浆中BDNF蛋白及总IgE水平更高。大样本量数据eQTL meta分析显示,BDNF SNPs与外周血BDNF 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BDNF SNPs增加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病风险;BDNF rs10767664 AA基因型者外周血BDN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BDNF SNP rs10767664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背景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Polyps,ACP)约占全部鼻腔息肉的4%~6%。与临床上常见的双侧鼻息肉(bilateralnasalpolyps,BNP)相比,ACP的发病年龄较低,病变范围较局限,临床症状相对于BNP也较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传统双侧鼻息肉发生的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众多,但对ACP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极少。本研究旨在较大样本量的中国人群ACP中进行较为全面的组织病理学及炎性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明确ACP的上皮重塑模式,对组织中常见炎症细胞的浸润进行检测,分析上皮重塑及炎细胞浸润与ACP临床特点的关系,检测ACP中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和相关炎性介质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与对照组鼻腔黏膜的差异。研究方法收集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 33例,传统双侧鼻息肉BNP 49例,以及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下鼻甲黏膜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H&E及IHC染色,对组织的上皮重塑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FOXP3+T-reg细胞的浸润进行评估和比较。提取21例ACP及34例对照组的mRNA,通过逆转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中Th1、Th2、Th17和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及相关炎性介质基因水平的表达。研究结果与BNP相比,ACP的上皮增生及杯状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在本研究中,87.9%的后鼻孔息肉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型鼻息肉,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显着高于BNP及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ACP中巨噬细胞及CD8+ T细胞的浸润显着上调,但肥大细胞的浸润是下调的。在ACP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数目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均呈显着正相关性;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与ACP患者的哮喘史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与上皮的增生程度及杯状细胞的增生程度呈显着负相关性;CD8+ T细胞的浸润程度与鳞状上皮化生呈显着正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转录因子FOXP3及炎性介质IL10在ACP中的表达显着上调。此外,IL6、中性粒细胞相关基因MPO、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基因CCL13和CCL18在ACP中的表达显着上调,但Th1/Th2/Th17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和RORc的表达显着下调。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与T-bet和GATA3呈显着正相关性,但与RORc无相关性;IL6的mRNA表达水平与T-bet、GATA3和FOXP3呈显着正相关性;IL10的mRNA表达水平与T-bet呈显着正相关性;此外,MPO的mRNA表达水平与CCL18呈显着正相关性。IL10的mRNA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呈显着正相关;MPO的mRNA表达水平与CD4+ T细胞的浸润个数呈显着负相关性,与CD8+ T细胞的浸润数量显着负相关性;T-bet的mRNA表达水平与CD8+ T细胞的浸润个数呈显着正相关性;RORc的mRNA表达水平与CD4+ T细胞的浸润数量呈显着负相关性。结论ACP的上皮重塑特点、炎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模式与BNP有所不同;ACP中涉及复杂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显着上调的中性粒细胞、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IL6、IL10和FOXP3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并与其它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类型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在ACP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CP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A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曹忠胜, 吕宏光[5]2004年在《鼻息肉中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鼻息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 5 (IL 5 )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的表达对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聚集的作用及IgE与IL 5和GM CSF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连续两步免疫酶法 (Sandwich)检测 31例鼻息肉标本 (鼻息肉组 )和 11例下鼻甲黏膜标本 (对照组 )组织匀浆中IgE水平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组织匀浆中IL 5和GM CSF水平 ,同时观测两组组织中EOS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息肉组IgE、IL 5和GM 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圴 P <0 .0 1) ,且叁者水平分别与鼻息肉组织中EOS浸润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3、0 .5 4和 0 .4 8,均P <0 .0 1) ,且鼻息肉中IgE与IL 5和GM CSF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5和 0 .4 2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IgE局部水平的上调提示鼻息肉中存在局部变态反应 ,其对鼻息肉中IL 5和GM CSF的表达上调和EOS的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IL 5和GM CSF在鼻息肉中高表达 ,对EOS的浸润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黄秋生[6]2002年在《鼻息肉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及GM-CSF水平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鼻息肉临床常见,成年人的发病率为1%~2%,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近年的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鼻息肉最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Bachert等指出,对鼻息肉组织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机制的研究是了解鼻息肉本质的首要问题。单个细胞因子在鼻息肉中表达的改变已有报道。鉴于细胞因子的作用通常具有网络性特征,因此拟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IFN-γ、IL-2、IL-4、IL-5、IL-10及GM-CSF 6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鼻息肉组织中特异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鼻息肉患者(无哮喘史,无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及变应性鼻炎典型病史)手术后鼻息肉组织匀浆中的IFN-γ、IL-2、IL-4、IL-5、IL-10及GM-CSF 6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取部分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观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数,以分析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与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及其意义。检测过程中,设立10例鼾症手术患者(无全身疾病史,无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史)的下鼻甲粘膜作为对照组。 — — 结果 30例鼻息肉标本中可见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数量为(93刀士 18.3)个/HP,而下鼻甲粘膜组嗜酸性粒细胞少 见,数量为 门.4士3.7)个/*P,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O.01。 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L*、IL巧及GM-CSF的含量分别为60.4 士 10 *pg/mg、84*土 15.7pg/mg、45.7土 6.spg/mg;而下鼻甲 粘膜中的含量分别为 18.3土 3二 pg/mg、12.9士 3.gpg/ffig、 19刀t4.4pg/thg,鼻息肉组中的含量明显增加,两者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着性差异(P<0刀5入 鼻息肉组织中IFN-Y、IL上含量分别为 25.its.gpg/mg、7.stl.7pg/ffig,下鼻甲粘膜中的含量分别为 14.6t4*pg/thg、7.stl.gpg/ffig,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着性差异 厌>0刀5卜此外,鼻息肉组织中1卜5、**EF表达水平与组织中嗜 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数成正相关(前者,0.89,后者,0.704,p功刀5人 结论 门)IL6和 GMcSF存在于鼻息肉组织的微环境中,它们对鼻息肉 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起着重要作用;*)ThZ类细胞因子有表达 水平增高的趋势,在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 过改变ThZ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类型,可能对鼻息肉的治疗具有一定 的意义。

顾之燕[7]1999年在《鼻息肉和鼻息肉病》文中认为随着鼻科学的进展,已明确鼻息肉和鼻息肉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本文着重复习鼻息肉病的特点,以示与鼻息肉相区别。已知特应性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与发病的关系、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参与发病,据此提出鼻息肉发病为多种因素学说,变态反应仅是其发病的因素之一;并指出鼻息肉组织中的结构细胞(structuralcel),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数种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和ECP、MBP等,从而加重了其微环境结构特性炎症反应,后者能影响鼻粘膜上皮细胞Na+、Cl-通道,致Na+吸收增加,组织水肿,导致鼻息肉的生长和增大。治疗应采用类固醇药物+手术的综合治疗;治疗后的发展趋势似与患者的基因倾向有一定关系

赵菲[8]2007年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鼻息肉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TSLP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对免疫学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探讨鼻息肉的形成与免疫学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TSLP在30例鼻息肉组织和2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肥大下鼻甲粘膜中的表达,通过ELASE法检测IL-4、5、IFN-γ在上述鼻息肉患者和正常对照中的蛋白水平,最后通过t检验对TSLP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Bivariate过程计算Pearson系数来统计分析鼻息肉中TSLP与IL-4、IL-5、IFN-γ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相关性结论。结果:TSLP-mRNA的平均水平鼻息肉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TSLP-mRNA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正常下鼻甲粘膜低表达,鼻息肉组为正常组的1.5倍。IL-4、5在鼻息肉组织与正常下鼻甲粘膜蛋白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鼻息肉组比正常组高,而IFN-γ鼻息肉组织与正常下鼻甲粘膜也有显著性差异,鼻息肉组比正常组低。TSLP与IL-4、5存在正相关,TSLP与IFN-γ存在负相关。结论:TSLP 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要比正常下鼻甲粘膜高。TSLP mRNA的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组织IL-4、5含量升高;Th1反应减弱,组织IFN-γ含量降低,Th2细胞因子促进鼻息肉的形成,TSLP通过诱导T辅助细胞Th2漂移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李旭[9]2008年在《TSLP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及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含量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正常及变应性鼻炎小鼠鼻腔黏膜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含量及其分布。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制备变应性鼻炎模型,鼻腔激发第10天取鼻黏膜,进行HE染色观察粘膜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SLP的分布及定位,real-time PCR检测TSL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鼻粘膜上皮连续性破坏,固有层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鼻黏膜中TSL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上皮表面及固有层,染色较浅,实验组则较之明显深染;real-time PCR显示实验组小鼠鼻黏膜TSLP平均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表达量为其217.39倍。结论TSLP在变应性鼻炎小鼠粘膜大量表达,在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佚名[10]2005年在《鼻科学》文中研究表明20050153 鼻中隔及下鼻道黏骨膜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的解剖学研究 /贡振扬…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4, 10(4) 204~206目的:利用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瓣对前颅底部分骨质缺损和脑脊液鼻漏进行修补的研究。方法:在 20具尸头上

参考文献:

[1]. 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D]. 吴敏曼. 昆明医学院. 2003

[2]. 鼻息肉中总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J]. 吴敏曼, 王正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3]. 鼻息肉中总IgE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J]. 朱胜华, 罗雪梅.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4]. BDNF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研究及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和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D]. 金鹏. 山东大学. 2017

[5]. 鼻息肉中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J]. 曹忠胜, 吕宏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6]. 鼻息肉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及GM-CSF水平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D]. 黄秋生. 苏州大学. 2002

[7]. 鼻息肉和鼻息肉病[J]. 顾之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

[8].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鼻息肉的表达及意义[D]. 赵菲. 山西医科大学. 2007

[9]. TSLP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及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含量测定[D]. 李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08

[10]. 鼻科学[J]. 佚名.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5

标签:;  ;  ;  ;  

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