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投资力度的加大,各地区农村公路的建设里程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各地的路网通达深度和公路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积极拉动了公路沿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所占公路网比例的不断上升,路面状况逐年改善,通达深度逐年增加,农村公路建设随之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本文探讨了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连接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只能简单解决农民的出行,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受制于基础设施这个“瓶颈”,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规划化,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业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县乡路网布局,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整体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近几年农村公路建设范围、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但是,有关设计、规划和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却没有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缺少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未能真正实地考察,没有勘察农村周边的山川、河流和地形地貌等条件,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施工与前期的设计规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等问题,有时甚至只能边施工边修改。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大部分农村处在山区、丘陵等地,地质坚硬,周边环境复杂,建设施工过程中,现代化机械设备难以抵达现场,所以只能依靠原始的人力建设,以致出现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落后,质量无从保障等现实问题。
1.2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靠国家财政支出。但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总量的增加,建设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国家政府资金注入也是有限的,资金缺口已经出现。长此以往,资金的短缺将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首要问题。而且农村公路的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建设资金筹措的难度。
1.3乡村公路质量难以保证。
乡村公路质量不高,资金有限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少,且能力不强,素质较低,施工中贪快求急,于是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施工标准施工的现象,难以保证乡村公路的质量。村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筹集资金修建的“致富路”,几年之后变成了坑坑洼洼的“伤心路”。另外,部分沿线村群众不够积极配合,致使建设工程使用的土地解决也十分困难;村民在乡村公路附近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在乡村公路上晒谷凉草;有的超载超限车辆走大路怕被抓,就走乡村公路,把承载能力本来就有限的道路压得面目全非。
2.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1合理统筹规划
农村公路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是车流量较小。因此,公路在早期设计和规划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车流、人流和对交通的需求量,科学合理地加以规划,以满足项目建成后达到应有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深人现场,对周边的实地情况进行考察,根据山川、河流和地形地貌等特征,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要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居民的实际需求考虑到线路规划中,以乡镇为中心,并向四周辐射式发展,明确公路建设工作的目的、用途和行车路线。
2.2加大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保证资金
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没有资金是万万不行的。资金落实到位,是公路建设的必要条件。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调动各个行业领头企业的积极性,落实资金。主要采取国家政府投资、地方政府融资、银行贷款、企业募捐的多种方式,多方面的筹集建设资金。还可以利用道路两边的广告效益出售广告权、绿化配套设施的开发权等市场运营模式,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公路建设。
2.3保证施工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与施工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按照普通道路施工的技术标准来执行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农村公路的质量要求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这关系到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与公信度,不能让劣质工程伤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公路施工与监管部门,一定要注重施工的质量,不能为了赶进度、促效益就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控,宁可放慢速度,也要为农民建设高质量的公路,排除各种质量隐患,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与畅通。另外,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于那些不负责任、不顾质量的施工行为,要严查严惩。
2.4加强监督,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视察或专题调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交通公路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缺陷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通报。新闻媒体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和违纪违规行为要给以及时曝光。
2.5强化后期养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村公路建成以后,我们应当把后期养护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和完善养护管理制度。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建成以后养护资金的短缺是一大问题,造成了农村公路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许多地方农村公路建成使用后,由于缺少相应的养护措施,道路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我们在后期的公路管理过程中,应该大力宣传,树立养护胜过建设的观念,建设和养护两手一起抓。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农民群众自己养护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推广和完善承包责任制,切实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3.总结
农村公路建设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以后的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规范施工技术,引进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保障资金,重视养护工作,从制度和技术方面进行有效规范,切实保障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金海.农村公路建设探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
[2]吴国辉.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
[3]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必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 殷义平.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经验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 07(13).
[5] 张冬.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几点思考[ J ].河南社会科学,20 08(S1).
论文作者:邓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公路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公路论文; 农村公路论文; 资金论文; 质量论文; 乡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