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应用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

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应用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

庞伟毅,王程强,刘慧,王娜,缪雪艳,黄波

(桂林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桂林)

摘 要: 目的 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在医学课程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发表的有关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中教学效果的相关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运用Meta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考试成绩优于其他教学模式(SMD=1.20,95% CI: 0.99~1.41,P<0.05);整体学习态度较其他教学模式好(SMD=0.99,95% CI: 0.34~1.63,P<0.05);学习兴趣优于其他教学模式(SMD=0.64,95% CI: 0.44~0.85,P<0.05);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易于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SMD=0.54,95% CI: 0.33~0.74,P<0.05);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SMD=0.39,95% CI: 0.18~0.59,P<0.05)。Egger’s检验 P=0.719,同时 Begg’s检验 P=0.754,所分析文献无显著发表偏倚存在。结论 对分课堂应用于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优于其他教学模式。

关键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医学;课程;教学效果;Meta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医疗环境的改变, 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从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方式到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法的创新,如多元化教学法[1],案例教学法[2],WPBL 教学法[3]以及联合教学法[4]等教学方法。对分课堂(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Discussion , PAD)是于2014年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分成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两部分,其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5]。目前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迅速成为应用和研究热点,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评价PAD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为今后的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及参考。

又有这句谚语:“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是说男人好吃,碰上会做菜款待他们的女人,容易上钩。于是就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据说是民国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名学者说的,名字她叫不出,就晓得他替中国人多妻辩护的那句名言:“只有一只茶壶几只茶杯,哪有一只茶壶一只茶杯的?”

一 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中学习效果的相关文章,以“对分课堂”、“医学”、“教学模式”、为中文检索词,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日期从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

不同以往,外籍员工也开始配合技工进行组对和吊装等技术工作,而且还有模有样、干劲十足,团队的氛围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当中国技工看到外籍员工也可以干得很好的时候,他们慢慢有了由心而发的尊重。我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小组开展竞赛活动,活干得好的团队,月末发现金奖励。在激励作用的驱使下,外籍员工不仅很好地配合中国技工完成了基本的工作,也比以前愿意加班了。这样的模式推行了一段时间,进度成果显著,得到了项目领导的一致认可。在收获赞誉的同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好团队的力量。

(二)文献纳入标准

1.文献设计类型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36篇,经过剔除重复文献并阅读文献摘要后剔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23篇,然后通过阅读全文和质量评价,进一步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4篇,最终纳入文献9篇,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1.已毕业的医学本科生学习效果的研究;

(三)文献排除标准

3.研究学科为医学及其相关课程。

3.无计量资料或数据不足等无法利用的文献。

2.非随机对照试验;

(四)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数据间的异质性以I2和异质性检验P值进行评估,I2≤50%或P>0.10,认为研究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合并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若I2>50%或P<0.10,提示研究间具有明显异质性,则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并对其异质性来源进行探讨。采用标准化均属差(SMD)作为分析效应量,并计算95%CI;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统计学方法

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阅读检索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查,根据上述确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出文献进一步筛选,去除重复文献,将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后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应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随机方法,盲法,失访与退访等。

二 结果

(一)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特征

2.观察组采用 PAD 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其他教学法;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表明,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PAD教学对提高考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深学生对本专业认识的帮助更有优势(P< 0.05)(表 2)。

表2 对分课堂对学习态度、兴趣、体验、习惯和专业认识分析

(三)发表偏倚分析

进一步对所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进行定性检验,结果显示:Egger’s检验 t=0.37,P=0.719,同时Begg’s检验z=0.31,P=0.754,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结合漏斗图结果,表明所分析文献无显著发表偏倚存在。

采用stata 12.0软件绘制9项研究(图1)的漏斗图,显示左右不对称且不呈倒漏斗形,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现阶段,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虽然一部分地区已经采用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但是这一技术并没有被全面推广,很多地区仍然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还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1]。

三 讨论

图1 PAD教学法对医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漏斗图

本文应用 Meta 分析的方法对已发表文献中PAD 教学模式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提示对分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对专业的认识度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教学模式(P<0.05)。PAD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过程[5],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强调先教、后学习、再讨论,通过教师讲授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熟悉基本的知识框架后,通过完成“想一想”、“帮帮我”、“考考你”为形式的课后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以准备下次课堂的讨论,大大减少了学生课后学习的难度和时间,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习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节点和生长点。传统的医学课堂教学效果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学科的掌握情况,学生大多是考前以“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或是老师“划重点”的方式来过关,而医学的大多数课程其应用性很强,如果基本知识不扎实,今后的实践工作就会出处碰壁,无法胜任。PAD教学鼓励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地“讲授-内化吸收-讨论”,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运用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尽管研究结果表明对分课堂在医学教学中的诸多优势,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但PAD教学开展的时间还是不是很长,在医学方面研究报道的文章数量还不是很多,医学专业的覆盖面也不齐全,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因此未来有必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部编版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在实施时首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说”的兴趣,在合理情境的创设中,在师生、生生及亲人的交流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及口头表达能力,在言语整合表达中发展思维,向日常生活延展,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沟通交流的最终目的。

随着PAD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医学院校的进一步开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学经验以文字形式展示给医学教育工作者。因此,收集更全面的相关资料,减少文献收集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从上面的LED点阵显示原理上,可以看出,一个8×8点阵显示就需要占用单片机的2个并口资源,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用2片74HC595芯片,一个74HC595芯片只需连接单片机的3位输入输出口即可输出8位信息。具体连接是:74HC595芯片的Ds引脚(串行输入)、SHcp引脚(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输入)、STcp引脚(锁存器的锁存脉冲信号输入)。输出使能端OE接地。相关程序如下:

参考文献

[1] 黄丹丹, 陈芳, 李丹, 等.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妇科教学中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 2017, 35(6): 69-71.

[2] 付晶, 李春芳, 李雪兰.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2): 351-354.

[3] 李晓丽, 王洪江, 杨新春. W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病案, 2018, 19(1): 75-77.

[4] 欧阳菊艳, 时庆平, 张颖, 等. CBL结合LBL教学法在老年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新疆医学, 2018(2): 228-230.

[5]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 , 2014(5): 5-10.

[6] 周赞华, 卫哲, 董海娜. 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水学院学报, 2017, 39(2): 111-116.

[7] 王柏山, 吕丹, 曲金桥. 对分课堂法在中医院校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23): 48-50.

[8] 王成岗, 徐琬梨. 对分课堂及其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17, 35(3): 42-43.

[9] 吴磊,曹志坚,孙守忠,等. 对分课堂在《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4):51-53.

[10] 欧阳旭平, 舒玲, 陈丹, 等. 对分课堂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 2017, 14(7): 496-498.

[11] 王凤霞, 王璋琳. 对分课堂在本科护生《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6, 30(30): 3820-3821.

[12] 王凤霞, 王璋琳.“对分课堂”在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4): 58-59.

[13] 骆海燕, 李美珍, 马腹婵, 等.“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 护理学报, 2017, 24(5): 10-14.

[14] 于荣哉, 赵广东. 对分课堂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9): 98.

Systematic Review of Teaching Effect of PAD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ine

PANG Wei-yi, WANG Cheng-qiang, LIU Hui, WANG Na,MIAO Xue-yan,HUANG Bo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eaching effect of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 Discussion (PAD) teaching method on medical curriculum compared to other teaching methods. Methods We retrieve relevant literature about the effect of PAD model in medical teaching published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8 on PubMed, CNKI and Wan Fang databases. Searches of these database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manual searching and collecting.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qualified articles were selected, and Stata 12.0 software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9 papers were included.Using PAD teaching model test scores were superior to other teaching models (SMD=1.20,95% CI: 0.99~1.41,P<0.05);the overall learning attitude was better than other teaching models (SMD=0.99,95% CI: 0.34~1.63,P<0.05); study interest were superior to other teaching models(SMD=0.64,95% CI: 0.44~0.85,P<0.05); good learning habits were more easier to develop in PAD teaching model(SMD=0.54,95% CI: 0.33~0.74,P<0.05); PAD teaching model helped to understand about the profession (SMD=0.39,95% CI: 0.18~0.59,P<0.05). No significant publication bias was found among the included studies (Egger, P=0.719; Begg, P=0.754).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AD teaching method is superior to other teaching modes in medical teaching.

Key words: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Medicine; Curriculum; Teaching effect; Meta-analysi

本文引用格式: 庞伟毅,等.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应用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J]. 教育现代化,2019,6(77):266-26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86

基金项目: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7JGZ142);桂林医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2016JG03)。

作者简介: 庞伟毅,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与健康。

通讯作者: 黄波。

标签:;  ;  ;  ;  ;  ;  ;  

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应用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