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_杨丽媛1,李贵仁2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_杨丽媛1,李贵仁2

杨丽媛1 李贵仁2

1.昆明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2.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推动二者的有机结合来促进国计民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从产业拉动角度、需求角度、技术进步创新角度探讨了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二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产业;需求;贡献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协调地区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承受着巨大压力,交通运输的发展自然要顺应结构调整需求做出应对,因此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利用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发展的优势来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转型改革的必然,要在深入认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更好的探讨二者有机结合对国计民生的促进作用。下面从三个角度简要探讨下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产业拉动角度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交通运输承担着不同地域、不同部分各类社会资源的协调配置,肩负着提升经济增长的重则大任,从产业劳动角度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发展、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结构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本身层次丰富、有固定框架体系,区域内政策因素、地理环境、社会资源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交通运输作为联通经济结构与框架的命脉,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该地区交通枢纽的分布、公路铁路高铁地铁位置的分布直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力、客流总量、货运总量,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直观的作用。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作为重要生产力,在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服务生活方面有着多重优势,尤其是工农业生产所需要应用到的大量资源,运输条件越好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效果越为出众。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区域经济活力,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像不同区域内交通运输行业一旦发展到相对水平,在交通枢纽位置与分布上必然会出现变动,一般交通枢纽的调整与出现都会直接带动周边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分布,有利于经济的家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使得它得天独厚可成为区域内经济增长中心,促进产业结构规模化、集约化,尤其是规模化会带动技术升级、资本增加,形成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也有助于形成了更加全面的产业链,有利于工业区、产业群的形成。在以上这些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水平还是规模都会出现较大飞跃,增加区域内就业人口,拉动GDP增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我国沿海地区较为常见。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本身作为一大典型产业就可创造足够多的经济价值,同时交通运输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动发展也会铸就诸多经济增长点,为不同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尤其是工业区、产业链发展方面效果出众。尤其是当前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程度越来越深、互动越来越频繁,这种互动与联动就需要依靠高效的交通运输业来实现,这对于催生更多的先进运输技术、扩大交通运输网络覆盖范围、提升运输水平等有积极意义。

2.需求角度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08年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入疲软期,为促进国内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我国大力投资基建领域,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的重要基建工程,国家大力支持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投资角度而言,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无疑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与经济结构优化。目前交通运输投资的大头主要放在高铁、海底隧道工程、桥梁隧道工程,这些高难度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积累、开发更多高水准的技术,同时还会促进不同区域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方面有出众效果。另外,高铁修建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可小视,极大的带动了周边沿线产业的发展,偏远地区的交通建设也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起到稳定社会民生的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从建国以来,我国就有着“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概念,交通运输发展建设作为经济的排头兵,与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经繁荣程度,因此一个发达的经济环境必然要有完善且高质量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实现城镇化改造工程,就必须加强交通运输发展,在方便居民出行、改善社会民生的同时,为区域经济活力的增长给予支持。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可极大的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尤其是当前国内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波及全国、影响全民消费观念,就是因为国内庞大的交通网络,正是由于国家在早期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技术与人员支持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才得以成就目前全世界都叹为观止的电子商务规模。另外,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云计算、信息技术的结合也推动了物联网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效果出众。

3.技术进步角度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不仅可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同时也督促多行业技术创新,对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当前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也反过来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进步可带动诸多装备水平的上升,提升运输质量与效率,在推动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劳动成本降低方面有显著成效,有利于全社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网络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交通运输行业更好的进行组织管理与决策,应对更加复杂的交通网络、满足更复杂的交通需求,高效应对处理各类突发交通状况,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性,构造优良的交通环境。技术方面的进步有助于优化交通运输内部组织结构,在降低能耗、节约能耗的基础上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保护等目标,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这对于改善目前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推动区域内资源的优化调整,为污染治理提供强劲支持。技术方面的改革与进步可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方向与内部结构组成模式,方便实现大范围、复杂网络的高效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有多重积极影响,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更好的指导未来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为经济进步与国际民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译.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6-17.

[2]王洪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3):29-31.

[3]顾亮,王久梗.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商,2014(25):215.

[4]张花静,孙梽楠.甘肃省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21):140-141.

[5]康鲁浩.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5):16-17.

论文作者:杨丽媛1,李贵仁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_杨丽媛1,李贵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