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杨俊勇 刘萍

8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杨俊勇 刘萍

(新疆胸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49 )

【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探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炎症浸润型(45.8%),双上叶支气管结核多(63.9%),联合镜下介入治疗有效率90.3%。结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手段,联合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的首选途径。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结核;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由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局限性,故气管支气管结核误诊及漏诊率仍较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3例中,男23例,女60例;年龄17-82岁(平均52.3岁),病程1个月-2年。

1.2仪器设备: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仪为:球囊扩张。

1.3治疗方法:患者均根据年龄、病程及用药史给予相应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支气管镜下清除支气管腔内分泌物(Ⅰ型、Ⅱ型、Ⅲ型给予冷冻治疗,IV型给予球囊扩张),后病变管腔注入异烟肼0.2g,术后患侧卧位30min,每周1次,2~10次为1个疗程;雾化吸入异烟肼0.2g、阿米卡星0.2g,2次/d,疗程1~2个月。停止治疗的标准: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水肿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病灶处支气管腔黏膜光滑;痰涂片转阴连续3次;X线胸片示病灶吸收及肺不张复张。

2结果

2.1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其中刺激性干咳18例,咳痰65例,咯血13例,呼吸困难9例,胸痛4例,发热14例,乏力盗汗11例。

2.2影像学表现:胸部CT检查中,肺野斑片索条影、空洞45例,节段性肺不张12例,阻塞性肺炎8例,气管狭窄8例,胸腔积液4例,正常6例。

2.3支气管镜下表现: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6种类型:Ⅰ型:炎症浸润型38例(45.8%),Ⅱ型:溃疡坏死型17例(20.5%);Ⅲ型:肉芽增殖型16例(19.3%);Ⅳ型:瘢痕狭窄型8例(9.6%);Ⅴ型:管壁软化型1例(1.2%);Ⅵ型:淋巴结瘘型3例(3.6%)。

2.4累及气管1例,右主支气管3例,右上叶支气管22例,右中、下叶支气管8例,左主支气管4例,左上叶支气管24例,左下叶支气管1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累及两个部位为11例,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3例,右中叶+右下叶2例,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4例,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2例。

2.5治疗效果及转归

治疗结束时病灶吸收,结核分支杆菌涂片转阴65例(治疗开始时痰结核分支杆菌涂片阳性例数为72例),有效率90.3%,7例患者治疗10个月后复查,仍显示痰菌阳性,此7例患者中,5位患者为复治,且未按医嘱服药,2例患者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服药。26例有不同程度气管狭窄,其中4例患者为上叶完全闭塞且不宜球囊扩张,此4例患者因为肺不张入院,入院时即发现气管闭塞,转外科手术治疗,10例患者虽然有狭窄,但不影响肺功能,12例患者行球囊扩张后气管未进一步狭窄。

3讨论

3.1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

本组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特点表现如下:(1)女性比率高,男女之比1:2.6。(2)从年龄分布看,以中老年居多,50岁以上占46.3%,与国内有些报道[1]不一致,分析原因:一为目前老年结核病患者逐步上升,相应地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比例增多;二为我院为结核病专科医院,多数初治患者均在相应县市定点医院给予治疗,转往我院就诊者大多数为难治性、耐药性或老年患者。(3)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但以咳嗽最为多见,本组有咳嗽症状者为80例、占96.3%,且大多数在确诊之前都误诊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患。故慢性咳嗽患者相应对症治疗无好转者,应尽快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排查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可能。(4)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组病例中气管支气管结核同时伴有肺部病变,如肺结核、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等征象者为75例、占90.4%,而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者为8例、占9.6%。胸部CT提示支气管狭窄、肺不张、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结节样隆起是较有特征性的CT表现。(5)纤维支气管镜下分型。本组以炎症浸润型占首位45.8%,其次为溃疡坏死型20.5%,且以双上叶占多数,考虑与肺结核好发部位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有关。

3.2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预后与其镜下分型及病变侵犯粘膜及气管的程度密切相关,如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其Ⅰ型和Ⅱ型,则预后良好,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则可能出现气管狭窄,严重者出现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影响肺功能,且可能导致长期排菌,出现耐药等,从而打击患者治愈的信心。故对于住院肺结核患者,若无禁忌,最好能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排查气管支气管结核可能。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首先为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其疗程要延长,不少于12个月为宜,同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本组患者根据其不同分型,介入治疗侧重点不同,Ⅰ型、Ⅱ型和Ⅲ型以冷冻治疗为主,Ⅳ型以球囊扩张为主,在冷冻治疗后也可能出现狭窄,又继续行球囊扩张术,总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治愈结核,改善气道狭窄或阻塞,纠正肺通气功能,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及复发。

参考文献:

[1]陈大平,雷素英,石树芬.130例支气管结核误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9):623-624.

[2]崔嘉,徐建华,刘福升,等.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近期临床效果初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1020-1024.

论文作者:杨俊勇 刘萍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8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杨俊勇 刘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