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能源与我国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越发紧密,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电力需求量逐渐上升,电力企业需要重新制定电力服务的各项要求和标准,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也给供电企业的发展与运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国计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着直接联系。供电公司的良好发展与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实际中,电力计量误差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造成误差的原因也是多样的,相关人员要保证改进措施对其有效。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改进措施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是进行电力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不仅关系着电力用户的切身经济利益,而且影响这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电力系统中关键部件的优化以及电网整体布局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其自身质量、人为因素等原因,难免会出现计量误差,目前为了提高电量核算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远程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整个电量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仍然难以做到实时核算,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不能及时发现装置中的故障,所以需要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误差进行分析。
1电力计量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生活对用电量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都在逐渐提高,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也因此凸显出来。电力计量作为电力企业对自身运营各项业务管理和行进、以及测量各项数据的主要手段,对保障电力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具有现实意义。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中的内容范围较广,囊括了对电力计量装置性能的评价和电力装置运营信息管理等一系列项目,因此,电力系统能否保证有序稳定的运行,离不开电力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1电能计量装置误操作
误操作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有功电能方面的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相关的装置是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电度表中三相的每一相都要保持电流为零,如此电度表本身产生的电流也会为零,就不会有多余的电流产生消耗。但电度表与电线相接时,电线中的零线会和三相中的每一相都会通过闭合的回路相连接,这样回路中就会产生与零线有关的零序电流,零序电流也会通过三相,但其产生的电能消耗和电度表计量的消耗量是毫无关联的,也就是说零序电流无论使用多少,有功电能最终计量值总是要远远小于实际值的,计量误差也便产生了。其二为电阻大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产生主要作用于计量装置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中,是由四线中的中心线电阻产生的。电阻变大主要是因为通过中性线的电流发生了断路故障,所以中性线就没有参与计量中。
2.2电流互感器误操作
电流互感器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计量点,设备所感应的电能在数值上就会和实际有偏差,另外电流互感器两侧的电流转换后的比例太大,即一次侧电流要远远高于二次侧电流,这会使配变负荷率变低。在样的背景下,CT进行选择一次电流时,还要结合配变额定二次电流,所以最终电流互感器运行状态是处于低精度的,电度表是无法准确计量电能的消耗总量的,误差产生。
2.3计量装置安装失误
电力计量装置在安装时,是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安装要求标准进行操作的,除了要准确定位外,还要保证装置与接线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偏差,如此因为接线故障发生的装置电阻变大以及后期的CT变比增大问题就不会有产生的机会,因为安装不符规范和标准产生的问题也没有,最终计量误差出现的几率也是小的。但在实际中,安装标准规范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安装人员只是依靠以往的安装经验,落实安装工艺,所以在很多方面就有可能存在失误,最终安装误差也就产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计量误差
温度误差主要通过电度表制动以及电流电压的磁通失衡体现出来,当这些部分的磁通发生变化,相关的功率因数就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电度表本身就是存在故障的,电度表中的幅值和相位都会因为温度发生相应改变,所计量出来的电力值是无法保证准确度的。
3电力计量误差改进措施
3.1采用科学、合理的电力计量方式
3.1.1母线电量平衡法
在使用该种方法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关口表位置设置工作,将其在每个出口与进口设置一个,以防止发生其中一块表出现问题而无法顺利进行电力计量的情况。
3.1.2主、副表计量法
该种计量法与第一种计量法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在使用该种计量方法时,应在同一关口处设置一块主表、一块副表,其中一个表作为电量计算表,一个作为参考表。但是在使用该方法时,工作人员需要避免出现随意更换主表与副表位置的不良情况,促使电力计量工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此外,工作人人员还需要定期对两个表进行核对,若发现两块表之间误差超出标准范围,则需采取及时更换新表的处理方法,对原有电量损失进行补救。
3.1.3线路两侧表计量法
该方法是指在关口线路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电能计量装置,与主、副表计量法,该种电力计量方式也是将其中一个表作为结算依据,一个表作其他用处,但在该种方法中,另一表的作用为备用,以保证电力计量发生意外时,备用表可以正常工作。采取线路两侧表计量法时,工作人员应对线路进行多次检测,从而减小两表之间的误差。
3.2分析电力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对电力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十分必要。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在处理接线工作时,为降低电子计量的误差,首先应当保证接线工作的准确无误;第二,应当对接线点进行合理定位,避免定位点设立过远而出现二次回路发生电力损耗;第三,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选择时,应当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本依据,选择科学、合理、合格的设备;第四,应当保证对电力计量运营相关设备的合理检查,一方面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不断强化电力计量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电力企业应提高电力计量工作人员选拔标准,让企业内部员工能够认识到电力计量工作重要性,并从源头上提高电力计量人员水平;其次,电力企业应加大对电力计量有关工作知识及工作内容的宣传,在增强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促使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可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再次,电力企业应制定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其中应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将具体电力计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以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能够以更为端正的态度进行电力计量,降低在电力计量过程中发生漏记、误记问题的几率,保证电力计量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完成。最后,电力企业应定期开展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培训,通过为其讲授专业知识,并进行实践练习,让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具有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员工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为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准确性的提高做出贡献。
结语
电力计量误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作用。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是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参与市场角逐过程中展现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尽可能提升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崇振,徐燕.浅析如何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187-188.
[2]高波.浅析如何提升电力计量的准确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11-12.
论文作者:朱沛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电力论文; 误差论文; 电度表论文; 装置论文; 电能论文; 电流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