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肾癌70例临床分析论文_丛彦杰

青年肾癌70例临床分析论文_丛彦杰

黑龙江省依安县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500

【摘 要】目的: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0岁青年肾癌患者资料70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肾癌患者70例,占我院同期肾癌总数的5%(70/1400)。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早期组30人,近期组40人,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患者中青年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肾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健康体检可较早发现肿瘤,早期诊治可改善青年肾癌预后。

【关键词】青年;肾癌;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kidney cancer. Methods:collected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40 years old or less youth data of 70 cases of kidney cancer patients,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atus. Results:youth kidney cancer patients 70 cases,accounting for 5% of the total from the same period kidney cancer(70/1400). Early s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ime,group of 30 people,the recent group of 40 people,form than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s:the proportion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patients with kidney cancer is on the rise,kidney disease present younger age.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early tumor detection,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youth can improve prognosis.

Key words:youth;Kidney cancer. Clinical analysis;

肾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一般发生在中老年,发生于青年时期较为少见,青年肾癌的相关报道较少。现收集我院2002年2月至2011年2月肾癌患者1400例,70例患者年龄 20-40岁,早期组平均年龄(35±2.2)岁,近期组平均年龄(32±1.2)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4(30∶40)。左侧30例(42.9%),右侧40例(57.1%)。无症状患者35例(50%),平均肿瘤直径为(3.6±1.2)cm;有症状患者35例(50%),平均肿瘤直径为(6.2±2.5)cm,平均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 T1、T2、T3、T4分别为15例、20例、15例、2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者50例,肾部分切除术者20例。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20例(%)。随访50例,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其中≤40岁青年肾癌患者70例(占同期肾癌患者总数的 5%),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青年肾癌患者70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发现方式、诊断方法、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随访预后等。70例患者均行 B超、CT、IVU检查。肿瘤直径由超声电子尺测 量。肿瘤分期采用2002版AJCCTNM分期标准。2002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肾癌患者70例,患者年龄 20-40岁。男女比为3∶4(30∶40)。左侧30例(42.9%),右侧40例(57.1%)。无症状患者35例(50%),平均肿瘤直径为(3.6±1.2)cm;有症状患者35例(50%),平均肿瘤直径为(6.2±2.5)cm,平均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按肿瘤发现方式可分为两组:无症状组35例(50%),有症状组35例(50%)。初诊症状包括腰痛15例,无痛性肉眼血尿10例,腹部肿块5例,发热5例,有其中2项症状者4例,无肾癌“三联征”表现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辅助检查、治疗、组织病理结果等,根据电话、书信或入户随访结果统计患者2,3年生存率,计算中位生存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随访

第1-2年每3个月查腹部B超、胸片,胸片如有可疑病灶查胸部CT,每6个月复查腹部 CT。术后第3年,每6个月随诊1次,复查腹部 CT、胸片,胸片如有可疑病灶查胸部CT。术后第6-7年,每年复查2次腹部B超、胸片,发现可疑病灶查 CT。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构成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 83%(50/60),均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50例行CT检查,均提示有明确占位性病变。50例行 MRI检查,阳性率100%,均可明确肾脏血管情况。本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0例,肾部分切除 或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50例肾部分切除术15例。手术时间(150±45)min,术 中 出 血 量(200±50)mL,术后住院时间(15±10)d。70例术后行免疫治疗,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6mg+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1次/d,7d 为 1个疗程。70例青年肾癌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对侧肾功能及全身情况等选择不同术式,根治性肾切除术50例,肾部分切除术10例。根据2004年WHO对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类方法,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45例(64.3%)、嫌色细胞癌8例(11.4%)、乳头状细胞 癌5例(7.1%)。病理分级:G1级5例、G2级40例、G3级15例。术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者1例,35.5mg/d,服药4周停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因肝功能受损而停 药。干扰素治疗者15例,剂 量 300-400ml/次,3次/周,共12周。其余 患者术后未应用任何辅助药物。60例肿瘤直径2.5-14cm,平均5cm。其中≤4.5cm者40例,4.5-6.5者10例,≥6.5cm者10例。无症状组平均肿瘤 直 径(3.5±1.2)cm,有症状组平均肿瘤直径(5.5±2.2)cm,两组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获访,随访(40±15)个月。5例患者死于肿瘤转移,2例非肿瘤性死亡。2年存活者生存率为85%;3年生存率为75%,其中 T1期患者2例。各临床分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诊断肾癌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是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等。目前,尚无公认的可用于临床诊断肾癌的肿瘤标记物。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则需病理学检查。

3.讨论

肾癌恶性程度较高,因肾脏位于后腹膜,其位置的特殊性使疾病缺乏早期临床表现。肾癌特征性临床表现血尿、疼痛和腹部包块“三联征”,当肾脏肿瘤直径>7cm时可触及腹部包块,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提示病变已发展为晚期。B超检查为诊断早期肾癌基本筛选方法,增强CT及组织病理冰冻切片对肾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外科手术是治疗肾癌首选方法。本组50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 癌根治手术,20例患者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提示肾癌根治术为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且应用后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一侧肾脏切除后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增加肾功能衰竭概率。因此,有学者提出术中仅切除肾肿瘤并行术中冰冻,尽量保留肾单位,可行肾部分切除术。本研究中对20例孤立肾、肾肿瘤直径较小者行开放性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按照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方式,术后肾功能损害较小。肿瘤类型、肿瘤直径、有无转移、临床TNM分期、治疗方式等均是影响 肾癌预后的因素。本组患者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且生存期3-5a以上者其肿瘤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肿瘤直径<5.1cm,多数无肾外转移,TNM临床分期以T1期为主。

青年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或MRI。本组70例患者均行B超和CT 检查,B超诊断正确率75%,CT诊断正确率95%。2例患者体检发现肾脏中部肿物,直径0.9cm,B超和CT均诊断为肾囊肿,1年后复查B超,肾脏中部肿物直径为增至1.8cm,诊断为肾脏肿瘤,肾根治切除术后病理为肾嫌色细胞癌。1例 B超误诊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物直径2.4cm,CT诊断肾脏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通过CT强化发现可疑肾静脉瘤栓,MRI清晰的显示出肾静脉瘤栓,而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证实MRI诊断正确。B超作为无创检查是青年肾癌的重要筛查手段。健康体检可较早发现肿瘤,早期诊治可改善青年肾癌预后。外科手术治疗肾癌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认可治愈肾癌的手段。对早期肾癌患者可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保留肾脏的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这些手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行。对中、期肾癌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这类手术通常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

参考文献:

[1]燕翔,丁强,方祖军,等.肾脏偶发癌临床分析(附11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5-7.

[2]董柏君,张进.上海仁济医院肾癌数据库资料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222-225.

[3]崔岩,陈辉,丁德鑫,等.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8):1586-1587.

论文作者:丛彦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青年肾癌70例临床分析论文_丛彦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