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1994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浅论1994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中论文,启示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浅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高考试题自1990年明显跨上新台阶以来,试题难度保持着一定的水平。但稳中求新,新中求深,每年的试题仍有不少变化和发展。因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本文简单分析一下今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一、实现记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中学师生要求将历史教学从死记硬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呼吁历时已久,但由于学科特点和高考命题所限,这种解脱是困难的和渐进的。可喜的是高考命题已努力实现从知识记忆型向能力运用型转变。

今年高考试题中,属于单纯记忆性的内容不多,本文试列如下:

单项选择题第5、7、8、9、11、13、15、16、19题,占该题型试题的45%;多项选择题第21、22题,占20%。填空题第31、32、33、34、35、39、40题及第36、38题的前空,占80%;问答题第44题第,问(3分)、第45题第,问(6分),占25%。总分值为26分,占试卷总分的26%。

上面的分析仅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从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单纯记忆性试题的比重已大大减少。高考命题者的努力是毋容置疑的。据有关权威人士统计,1993年历史试题中考查能力的分值已达到50%,1994年,历史试题中考核能力的比重又明显增加。

值得指出的是选择、填充这类传统考查记忆性知识的客观题,由于题干表述的设计和角度的转换,也开始向能力型转变。命题者已注意努力提高客观性试题考查能力的比重和层次,包括求异思维、创造思维、逻辑思维能力。限于篇幅,本文各举1例证明:

单项选择第12题要求的是对民主革命概念的理解,并不需要死记各项运动。多项选择题第26题要求对抗战初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作用有恰如其份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填空题第36题要求认识佛教创始人为反对婆罗门对神权的垄断和特权,提出在灵魂上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答案中“自己的”3字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反映了对佛教产生的理解,并不是死记文字。

高考命题从知识记忆型向能力运用型转变,这是深受中学师生欢迎的,但也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要求学生记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对其产生的背景、性质、实质、地位、影响、局限性等有正确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应使学生明确不求甚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后在高考中可能连填空题都难以应付了。

二、加强阅读和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

材料解析题比重的增加和材料问答题的出现,表明提高阅读和运用材料的能力是历史高考所注重的要求。但近年材料解析题的提问设计,有时要求用材料回答,有时要求用课文有关内容回答,使中学师生感到难以把握,而且用课文回答实际上仍是背书,无益于能力的提高。

今年材料解析题的提问设计均明确要求根据材料本身提供的内容回答。如第41题的问①: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从材料—及注就可以读懂反映的是明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问②:以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找出上述现象的原因。课文中叙述原因较多,但试题明确限定从材料中找出,也就避免了死背课文,如第42题问①:以上各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指出了拿破仑失败的原因?问②:材料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说明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对拿破仑失败原因及分析和对拿破仑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而且课文所述与试题材料不一样,如果试题不明确限定从材料回答,学生就会在课文与材料之间无所适从或顾此失彼。试题要求按材料回答,那就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

材料解析题规定从材料出发回答,不但可以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记硬背的压力,而且对学生提出了必须具有综合性多学科(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知识和多方面能力(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说明)的要求。我们希望今后能继续坚持这种做法。

在现行高考试题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中学教师最难对学生辅导的,因为史料浩如烟海,而中学教师缺乏资料。以前材料解析题仍有从课文回答的,还可以通过背书来对付,现在完全从材料出发回答,则防不胜防,难以捉摸了。对此,我仍坚持前两年所发表的观点,提倡以不变应万变,即以课本为准,搞好基础知识教学,加之观点渗透,力求做到“点透、面全、线通”。同时通过一定的材料解析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说明等能力。熟能生巧,基础加训练,一定能收到成效。

三、重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近年高考问答题的设计几乎形成一种定格,颇为有趣:中国古代史均是材料问答题,切口小,论题大,“小题大做”。中国近现代史往往是比较题,去年是中国各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比较,今年则是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比较。世界近现代史往往是时空跨度较大的综合题。往年是纵向综合,如美国的帝国主义发展史、英国的议会和政党政治史、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史。这种纵向综合大抵是某种历史轨迹的归纳,一般重在对历史外部表现的把握。去年则变化为横向综合,要求把握19世纪70年代前受工业革命后果影响的三股进步潮流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高考命题重视挖掘历史内在联系的表现。

今年高考的这种意向更加明显了。第45题要求就美国罗斯福新政对“二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后来经济政策的变化谈认识。这道题实际上挖掘了美苏经济政策变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模式的内在联系。

但是,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学课本是没有明白揭示的,而是大学教材的内容。这又给中学教学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我们中学教师只有努力迎接这种挑战。我的观点还是一个,即我们的讲课要力求做到“点透、面全、线通”。特别是要注意挖掘隐藏在历史现象后面的内在联系,而不能满足于表面化的孤立的叙述。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必须加强历史专业学习,丰富历史知识,开拓史学眼界,提高史论水平。

四、进行历史联系现实的尝试

以往高考在问答题中曾多次出现要考生就某一问题谈谈认识的试题,但大多是就历史谈认识。偶尔也有要求联系现实谈认识的,但答案要求仅是笼统的象征性的认识。

今年第45题,要求就美苏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认识,实际上触及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敏感话题。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剧变是当今现实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历史试卷中触及现实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是有意进行的一种尝试。目前状况是现行小学历史教材中的观点及内容处理相对已较落后,而当今世界的现实瞬息万变。提高学生认识现实的能力,既是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所在。笔者认为进行这种命题尝试是有意义的。

其实,历史联系现实是一个极为平常的问题,中学教学中涉及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改革、中外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等,无一不与现实紧密联系,只是可能我们平时教学中不太自觉进行这种联系。现在既然高考已经开始进行这种尝试,那么只要我们自觉地、恰当地进行这种联系、学生必将能开拓思路,提高认识,善于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了。

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考查

高考命题是有重点的。高考命题对重点是如何把握的呢?概括地说,就是高校新生从事专业学习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基本的理论观点、以及同高校专业教材的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内容一般就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例如第41题,明初统治者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及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史中改朝换代后出现的普遍现象,具有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性,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就是中学教学的重点。

又如第42题,关于对拿破仑及其所进行的战争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就是中学教学的难点。

高考命题的重点除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外,还有一个命题重点,那就是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在《考试说明》中已明确规定为10条,其中特别是第2条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观点,每年高考命题都有明显要求。例如今年高考第43题墨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第44题维新思想和启蒙思想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就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第45题美苏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就涉及到原因和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基本概念。

这些突出考查中学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学科能力的试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平均约在30-40%左右。这反映出中学教学是平均用力,普遍开花,什么都要,但对上述高考命题重点恰恰没有加大力度,重点突破。这是学生负担沉重而高考又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考试说明》颁行已有3年了,但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很难把握,很难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培养这些能力。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有自觉意识,把思维能力的训练渗透在读、讲、议、练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中。指导学生读书时要他们善于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讲课时要重在揭示历史事件深刻的内涵及其本质联系,切忌平铺直叙,照本宣教。在习题训练时要选择有思维深度、能体现能力要求的题目,并指点学生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我们应该把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对中学教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最大限度地缩小教学与高考的距离,为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标签:;  ;  

1994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