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平民可以当皇帝的时代-讲讲那些古老的中国故事论文

在那个平民可以当皇帝的时代
——讲讲那些古老的中国故事

◇孟宪实

出身豪门,父祖皆是达官贵人,这样背景的人在官场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无论怎样强调自己的努力与才干,观众内心的评价依然是:妈的,论才干论努力,老子可比你强,现在之所以甘居下游,就是因为没有你那样的老爹。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心理,是中国的老情调。但是,偏偏就有没有任何门第可炫耀,父祖都是无名百姓的人,忽然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崛起,给你讲起另外一种风格的中国故事。

今天要说的是公孙弘,汉武帝时代,差不多属于第一名的平民宰相。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也在政府干过的,虽然只是跑跑腿、当当差,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咱们汉朝的高祖,当初不是也一样。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派遣回家了,是什么错误,是谁的错误,《汉书》一笔带过,肯定是弄不清楚了。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落入谷底,每天与他为伍的,你知道是谁吗?是一群猪。因为公孙弘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县,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一整天面朝大海,目瞪口呆。猪倌,是乡村的一种职业,虽然家家户户都需要猪倌帮忙,大约因为猪倌属于大家共同的雇工,所以地位最低。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例10.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8例20.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0.0%低于对照组20.0%,P<0.05。

公孙弘当猪倌,一直到四十岁。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公孙弘忽然困惑起来了。难道,放猪要放一辈子吗?不,绝不,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也不知道这么多年都在想什么,已经是爷爷年龄的他忽然要读书学习了。说干就干,不能再耽搁了。他投奔了齐地著名儒学大师胡毋生,然后就一头埋下去,绝对认真地读起书来。当公孙弘从书中抬起头,眨眨眼看看周边的世界,那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六十岁,公孙弘研读“春秋学”,终于有眉目了。但是,即使到了今天,这也是一个该考虑退休的年龄了。

挖掘与教学相关的备课资源,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考点的深度认识,还可以适时扭转一些定向思维,对于高三学生提高历史能力意义深远。拓宽知识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和学术期刊,教师要将搜集到的资料简要地呈现给学生,减少学生的阅读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三复习可以尝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公孙弘大得皇帝的信用,博士之后不久,任命为左内史,再过几年,当他七十六岁的时候(公元前124年),他被皇帝任命为丞相,并特别册封了平津侯。公孙弘是西汉开国以来第一个布衣丞相。以前的丞相,都是功臣及其子弟,在拜相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侯爵。公孙弘是平民出身,即使有一定的民爵,也绝不会有侯爵这么高的爵位。拜相封侯,即先拜相再封侯,这个前所未有的特例,就这样由公孙弘开立起来,成为后来很多平民丞相的登峰之路。

到了长安,公孙弘通过了一系列测试,顺利成为经学博士。朝廷不仅需要公孙弘的学识,还盼望他能够在更广阔的行政领域发挥才干。一项特殊使命派给他,让他出使匈奴。汉武帝的对匈政策,从后来的情形看,早就成竹在胸,但什么时候开启战端,还要等待机会。不知道从匈奴归来的公孙弘是怎样汇报匈奴的,显然与武帝的想法格格不入。阅读报告之后,汉武帝龙颜大怒,甚至说出公孙弘徒有其名、难当大任的话。长安会有各种谣言快速流传,而公孙弘也感觉苗头不对。好在他年纪大,有很好的托词,立刻向朝廷报告,自己年老多病,希望告老还乡。这一主动姿态,让他没有遭受更大的难堪。满怀复杂情绪,公孙弘回到家乡。谁都看得出来,公孙弘的政治生命已经划上了句号。

众所周知,汉武帝时期正是推行“独尊儒术”的时代,这在汉代甚至中国古代历史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儒家学说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由此开端,成为中国常态。公孙弘这猪倌出身的丞相,正逢中国的大时代,于是奏出了一段夕阳无限好的人生乐章。司马迁说:“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公孙弘之后,这类故事的主人公还有卜式、倪宽、主父偃等等,人才辈出与一个大时代,就这样相互辉映,卓然生趣。

这一次,公孙弘应该是不该抱有太多希望的。全国一百多名贤良文学代表,公孙弘是最老的一位,而且太常寺的官员们竟然还真的认出了他。在厚厚的一叠报告中,公孙弘的被放在最下面。皇帝没耐心或许根本就看不到他,这样就不必再引皇帝烦心了。官员们这么做也是替皇帝着想。谁能想到,如今皇帝思才若渴,所有的报告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包括最后一篇公孙弘的。令太常寺官员没有想到的是,皇帝还真的不高兴了。因为,皇帝认为公孙弘文章写得最好,可为什么排名最后?皇帝更改排名,公孙弘名为第一,并且立刻召见。

谁会想到,公孙弘这位老人,恰好遭遇了血气方刚的国家,于是他的命运开始发生逆转。汉武帝刘彻即皇帝位,那是公元前140年。汉初运行几代的功臣政治,终于难以为继了,汉武帝要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机制,面向全国,招揽人才。这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求地方诸侯国和郡县举荐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把选拔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之人才输送到朝廷。淄川国的领导们,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公孙弘胜出。不知道是因为公孙弘的学识赢得了更多的赞扬,还是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大家,反正六十岁的公孙弘忽然大放光芒。

读书改变命运,公孙弘应该是这方面励志的典型。但是,这样的说法,可能会遭遇板砖。这不就是十分腐朽的“读书做官论”吗?

排除标准:①纳入研究前有长时间使用抗凝药物者;②合并其他疾病者;③中途脱落研究者;④病历资料不齐全者;⑤智力、精神障碍者。

六年之后是汉武帝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朝廷正式在全国推行察举制度,要求各个郡国各举“孝廉”一人。又过了四年,公元前130年,察举制要求各地推举贤良文学一人。淄川国必须完成朝廷的任务,于是又想到了公孙弘。这一年,公孙弘恰好七十岁。家里一贫如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公孙弘告诉长官,上次失败而归,朝廷应该有记忆,实在应该推荐别人。可是长官不许,非他不可。一位姓邹的老乡送给公孙弘一套衣装,他这才能够踏上长安之路。

看着公孙弘的文章,听着公孙弘的言谈,在汉武帝眼中,这为七十岁的老先生一点都不显老,精神矍铄,满腹经纶,真是自己治国的上佳人选。公孙弘于是第二次被任命为经学博士。公孙弘好学笃行,孝养闻名。对于汉武帝而言,他最需要的是把自己的制度改革、政策推行冠以响亮的名号,加以恰当的理论说明,既能很容易地说服大众,也不让那些识文断字的人找到缺陷。这些,用后人的概括就是内法外儒,王霸道杂之。公孙弘正是汉武帝的急缺人才。十年前公孙弘的长安失败,是因为没有摸到皇帝的政治脉搏,急于发言,反而耽误了前途。这一次,公孙弘接受教训,谨言慎行,一切按照皇帝的思路。

做官,参与国家管理,在古代或者中古时期,都不是平民可以想望的事。全世界,最普遍的社会是贵族社会,在那里,贵族几乎是政治的垄断者,不是贵族出身而为国家官员者,无从想象。近代以前,在这个叫做地球的小行星上,这才是每日上演的戏码:政治是贵族们的家事,与平民无关。

只有中国走上了特殊道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历史变革解除了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存在,平民出身的人可以做官,甚至可以当皇帝。于是,一部二十四史,到处都在发生着公孙弘们的故事。

关于接班人的标准,任正非指出:华为的接班人,除了以前我们讲过的视野、品格、意志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对价值评价的高瞻远瞩,和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要具有全球市场格局的视野,交易、服务目标执行的能力,以及对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具有不固步自封的能力;华为的接班人,还必须有端到端对公司巨大数量的业务流、物流、资金流等等,简化管理的能力。

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中国故事。

(摘自“腾讯大家”)

标签:;  ;  ;  ;  ;  ;  ;  

在那个平民可以当皇帝的时代-讲讲那些古老的中国故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