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于海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过程中,血清白介素23(IL-23)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23与hs-CRP水平,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23与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血清IL-23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状态,抢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功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梗死;红花黄色色;白介素23;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有较高的致残率;若不及时治疗会留有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其发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所致[1]。目前西医治疗手段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拮抗剂和神经保护剂为主;但在临床上,患者因年龄、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2-3]。为了进一步寻找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本研究中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均超过6h。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62±10.34);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61.57±12.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①诊断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诊断标准(1996);②所有患者均,头颅CT或MRI证实,均为首次急性发病。排除标准:①肿瘤;②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疾病;③严重肝、肾疾病;④代谢性疾病;⑤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⑥放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⑦急慢性感染慢性组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和过敏体质;⑧近期手术或创伤。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30mg/次,2次/d;

治疗组同时应用红花黄色素注液静脉滴注,100mg/次,1次/d。所有受试者分别于发病24~72h以及治疗后14d开展IL-23、hs-CRP的相关检验。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3毫升,离心获取血清,-20℃保存待测,hs-CRP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应用仪器为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s-CRP试剂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血清IL-23浓度由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得,全自动酶标仪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进行。化验IL-23将抽取的血液置于含10%EDTA-Na2抗凝的塑料真空采血管中,轻轻摇匀后,试问下静止20min后,4℃下离心,200O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裝于1.5mlEppendorf管中,至于-8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IL-23与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极易复发[4]。脑梗死的发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梗死发生后8~10 min局部缺血组织中心神经元就开始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周边逐渐形成半暗带,随时间的推移,坏死灶逐渐向外蔓延、扩大,占据半暗带内缘,使可逆性缺血区逐渐缩小,超早期疏通血管可挽救缺血半暗带部分残留的可逆性损伤神经元[5]。

红花黄色素作用机理红花是中国重要的中草药,为菊科植物的干燥花,内含红花红色素和红花黄色素两种色素,其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等功效,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对冠心病、传染性肝炎等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6]。红花黄色素是从红花的花瓣中提取出的天然黄色素,为查耳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是中国批准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已列入GB2760-1996中,为国家级新药。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不仅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色泽艳丽,耐高温、耐高压、耐低温、耐光、耐酸、耐还原和抗微生物等优点,而且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抗氧化、抗炎镇痛、保护心肌、降血压、免疫抑制和脑保护等多种药理功能,并广泛应用于临床[7-8]。

血清IL-23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具有调节细胞活性、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低分子质量蛋白质。IL-23主要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粘附分子表达,促进炎症细胞从血管向神经组织移行,并可促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的活性氧和弹性蛋白酶,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造成直接的损伤,加重脑组织水肿及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临床上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hs-CRP是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下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之一,由5个相同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成环状五聚体,是一种敏感的炎性标志物。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作为一种急性时相标志物,高水平hs-CRP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患者在用药14d的IL-23与hs-CRP水平均显著好于常规治疗患者,证实红花黄色素更有利于抢救濒死的脑组织。

综上所述,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血清IL-23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状态,抢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功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临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寒尽,何浩宇,邢之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1,33(8):1299-1302.

论文作者:于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于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