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对PLC关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PLC技关键术的运用对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将通过对PLC关键技术的简单介绍和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PLC技术的相关运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控制系统;PLC关键技术;应用
新兴的PLC关键技术源于现场总线技术,其操作原理是运用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内部储存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数以及定时等操作,通过模拟或者数字方式输入输出来控制不同类型设备机械的生产运作。PLC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效基本保障,随着科技的进步,对PLC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1.PLC简介
PLC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适应工业环境而生的数字运算电子操作系统。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各类规模的系列化产品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业控制场合,除完善的逻辑运算能力之外,PLC数字控制能力也有很大提升,涉及各个工业控制方面,位置控制和温度控制等。
1.1PLC特点
使用便捷简单。PLC运用编程语言进行操作,不需要计算机只需要简单的逻辑图和语句表,整体开发时间短,方便现场调试、修改程序。
功能强大。PLC不论大小,其内部编程元件数量都很大,功能性很强,可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同时性价比较高,与继电器相比可通过联网通信控制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用户体验好。PLC产品硬件配套齐全,适应能力强,结合不同用户需求可灵活配置系统,系列标准化的产品安装方便,确定配置后可快速适应操作条件。
抗干扰、可靠。继电器控制系统容易因接触不良而导致故障,随着PLC代替继电器,线路减少,只留下了关键的输入输出硬件,大大减少了线路故障的产生,抗干扰能力卓越。
1.2 PLC关键技术的运用
PLC关键技术多用于工业控制,结合数字计算机和继电控制技术进行指令编程来实现数据运算和操作。主要用作以下几种工业控制:
闭环过程控制。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闭环控制就是对温度流量以及压力等模拟量进行连续控制,运用PLC关键技术的模块对模拟量和数据信息进行转换;
信息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伴随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气工程控制系统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传统的数据控制技术分析效果不理想且无法进行有效系统控制,影响工程进度。PLC关键技术可通过系统模块对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
顺序控制。PLC关键技术在顺序控制中的优势特点明显高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运作效率高,能量消耗少,实现了对整个操作流程的控制和企业车间的生产协调;
开关量控制。PLC关键技术因其控制速度快和通断时间短等原因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开关量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在解决短路问题上有所缺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用电安全隐患,PLC关键技术控制迅速,解决了这一问题。
1.3 PLC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PLC技术融合计算机的发展,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广泛,系统反应更加迅速、智能、便捷,生产出的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同时通信工具的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完善。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PLC关键技术在日常的应用广泛,各式新型电器产品的生产面世需要更加优化的人机界面和设计,可以更好的发挥PLC在电气工程控制中的作用。此外,PLC也可以实现同其他控制系统的连接,这是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PLC 关键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重点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器的设计质量决定了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控制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运行安全可靠;
设计成本控制。企业效益的盈亏与成本投入直接挂钩,成本投资的有效把控可以增加企业效益,也可以预留资金研发升级系统;
实效控制。遵循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具体设计控制系统,对控制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对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和处理模块进行选择和分配设计,最终编写程序进行调试完善。
2.2 PLC关键技术运用
PLC控制主要借助软件进行操作,扫描系统、CPU自我诊断、网络数据处理信息。CPU的自我诊断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经过扫描传输到系统模块再传输到执行器中,扫描中发现问题时信息将重返CPU再次进行诊断。在进行诊断时,控制系统自身优良的软硬件设备检测能力齐全可靠,对故障处理及时彻底。完善的功能和系统配套以及精密的集成电路完善了控制功能,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升了抗干扰性。
2.3 PLC关键技术的优化
2.3.1网络数字化
数字化是时代发展趋势,为更好展现PLC关键技术优势必须要结合数字化的发展要求对编程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使其适用于更多领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2.3.2运用环境
PLC关键技术对温度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为了更好更稳定发挥系统功能就需要对运用环境进行改良。可通过建造通风良好的控制室,保障散热,控制发热元件和易燃气体的距离,对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进行隔离,确保运用环境的改良。
2.3.3抗干扰性
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增加了市场压力,为满足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电气工程发展需求,对PLC关键技术的抗干扰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强抗干扰的方法主要几下几种: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点均匀布置、根据接地情况控制信号源的屏蔽层、安装隔离变压器以避免引入感染。
3.PLC技术的实际应用
液压、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保障机床的运行,其中液压和电气系统的配合可以控制时间,但运作过程易发生故障且故障难以排除。融入PLC系统的机床运行可以大大提升机床安全性,PLC关键技术在时间控制上精确可靠,可实现全天的设备运行监控,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实时反馈显示。对车床设备的的控制需要PLC和直流电动机,大规模的集成线路也有助于实现控制。该结构整体构造简单,故障发生率低,可靠性强。各模块之间的总线连接需要PLC技术辅助,最终实现对系统的整体灵活控制。机床电气中PLC微观处理可提升其控制精确度和稳定性,大幅提高机床工作效率,实现能源节约和低损耗。
PLC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更加安全可靠,系统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量,不断的技术完善才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
结语:
经过数年发展,PLC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一项先进的技术,其可靠的、功能齐全的控制能力和优势极大弥补了传统控制系统的不足。在操作中优化后的PLC关键技术增强了实际应用效果,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为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优化PLC关键技术,增强运用时的抗干扰性。PLC关键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运用预计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徐进.基于PLC的自动化电气控制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2]齐婷婷.变频器在高精度台车式电阻炉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
[3]黎金英,艾欣,邓玉辉.微电网中典型分布式电源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J].宁夏电力,2015(04).
[4]王成.PLC 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61.
论文作者:孟宪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控制系统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抗干扰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