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的动态空间面板实证检验论文

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的动态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金露露1,2,王子晨1

(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摘 要: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绿色创新;一体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环境规制;空间效应;经济矩阵

一、引言

建国7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曾经的粗放式发展导致的生态资源问题却依然严重,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调节人与自然关系,解决我国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绿色创新将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其形式为创新,目的在于绿色发展。最早是由Clauder Fussler和Peter James(1996)在《驱动绿色创新》一书中提出的,其定义为那些能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价值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我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拓展了绿色创新的内涵:包含公众参与方式的创新、体系制度的创新、教育题词的创新等,同时还强调了国家层面公共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选取随机数和区块头的哈希值,进行哈希运算。如果结果小于目标值,那么表示挖矿成功,自动退出;否则,则继续循环进行哈希运算。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起步较早,目前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体化程度均较高的区域,然而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区域绿色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创新有无影响,以及影响效果。

二、研究综述

1.对于绿色创新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对于绿色创新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主要集中于绿色创新的定义、特点和动力来源等。张钢(2011)总结国外学者对于绿色创新的定义主要有三种:一是把绿色创新看作是旨在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创新;二是把绿色创新看作是引入环境绩效的创新;三是把绿色创新等同于环境创新或环境绩效的改进。对于绿色创新的特点,学术界一致认为绿色创新不同于传统创新的特点在于“双外部性”,即既具有一般创新的溢出效应等,又具有对环境绩效改善能增加社会收益但企业却得不到补偿的环境效应。对绿色创新动力来源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从Porter假说出发,对环境规制是否能引致绿色创新进行理论探讨或实证检验,例如Johnston(2005)在过程创新中观察到了绿色创新的正向作用;王娟茹等(2018)以高端制造业为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中的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均对绿色技术意愿和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诱导作用。基于创新经济学视角的绿色创新动力来源的研究主要将绿色创新视为传统创新,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离不开传统创新理论。传统创新理论认为创新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Foster等(2000)指出,用于解释一般创新的许多理论能够解释企业在解决绿色问题时的创新行为。但仅仅依靠创新理论是不够的,Horbach(2008)认为绿色创新的决定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供给、需求以及规制和政治影响等。

第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虽不能脱离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大学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增减加工和个人理解后的“重构知识”,还需要教师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不时把学科的最新知识成果以及个人的科研成果在加工后融入教学内容。

根据绿色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绿色创新既具有传统创新所具有的溢出效应,又具有特殊的环境效应,因此具有“双外部性”特征。对绿色创新的动力来源分析可知,既需要传统创新的动力因素:技术和市场,又可能需要特殊政治因素的参与:环境规制。

2.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区域一体化可包括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政府职能一体化以及投资、环保等方面一体化。目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体化的进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较少。长三角作为我国区域合作的典范,在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成果中所占比重较大,主要集中于一体化的路径:如汪后继等(2011)探索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规律,为未来一体化发展寻找路径。徐现祥等(2005)在理论上构建模型分析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席恺媛等(2019)对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路径进行了探索。

3.对于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对于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创新关系的研究目前还不多,基于绿色创新既具有一般创新所具有的特点,又具有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在分析一体化对其影响时,可同时借鉴一体化对传统创新的影响,以及一体化的生态问题研究。关于区域一体化对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中,高丽娜等(2018)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认为城市群一体化会通过要素配置效应、协同效应及集聚外部性影响创新产出,且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赵领娣等(2019)聚焦长三角地区的水污染问题,研究了一体化政策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能否达到双赢。

三、理论机制分析

本文根据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将其分为技术推动、市场需求和环境规制型绿色创新,区域一体化包含基础设施、市场、产业结构和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协同互动,最终达到区域内人员、要素等自由流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目标。通过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集聚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等对技术推动、市场需求和环境规制型绿色创新动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区域一体化会影响区域绿色创新的假设。

生态环保领域突破性技术的产生会推动绿色创新,突破性技术可分为自主研发技术和引进技术。区域一体化会通过影响区域自主研发水平、引进技术成本以及改变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绿色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技术的产生会受到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政府政策的影响,而区域一体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则有利于资本、人才的集中,增加绿色创新的资本和人才,从而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统一的区域创新政策及政府投资,也有利于增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要素可自由流动的条件下,特别是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等环境下,根据开放式创新理论,技术获取除依靠自主研发,还可通过从外部学习、交易获得,而从外部获取技术的效率高低,取决于对外获取技术的成本大小及可获取外部技术的多少,区域一体化带来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向外获取技术的成本,增加了知识的扩散速度,增加了知识溢出效应。

1.区域一体化对技术推动型绿色创新的影响

注意: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退热药连续服用不能超过7天;未经医师指导,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同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因此可提出假设1:区域一体化会促进技术推动型绿色创新。

2.区域一体化对市场拉动型绿色创新的影响

市场推动型绿色创新是市场中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创新主体增加绿色产品、绿色工艺或绿色技术创新。区域一体化对市场拉动型绿色创新的影响可通过区域市场需求和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影响区域绿色创新。区域市场需求是指区域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区域一体化有助于区域内环保生态政策宣传,提高区域内生态环保意识,增加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区域一体化通过集聚区域内资源、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区域内对绿色产品需求的购买力。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反映了区域内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程度,区域内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能降低区域内地区间贸易成本,区域一体化通过增加区域内部成员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等,提高市场开放度,增加区域内其他成员地区对本地区绿色产品需求。

据此可提出假设2:区域一体化可增加市场拉动型绿色创新。

3.区域一体化对环境规制型绿色创新的影响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环境保护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为企业经营带来负担,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但“Porter假说”认为,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刺激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绿色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创新主体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不得不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对已有的技术、工艺等进行改造创新以适应新的环保规定。

环境规制可分为强制性规制、激励型规制和自愿型规制,强制型规制是指对违反环保标准的创新主体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拘留、停产等;激励型规制主要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信号引导创新主体做出环保决策;资源型环境规制是通过公众监督、举报、协商等方式对创新主体进行规制。区域市场一体化通过政府间加强对生态环保问题的沟通、协商,从而能统一环保政策,一体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做出一致的环保规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促进区域内绿色创新。

据此可提出假设3:区域一体化可促进环境规制型绿色创新。

(1)从政策层面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开始萌芽,且发展状况乐观。但由于当时法律不够完善,尤其表现在不孚众望的执法过程中。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日常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学会倾听、懂得表达,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国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格外重视的。尤其是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理念日益成熟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前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较为低下的现状,立足新时代的教育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根据假设1、2、3可做出假设: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绿色创新,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四、研究设计

1.计量方法与模型设定

以往的实证研究多假定地区间是同质且相互独立的,即假定长三角26个城市是同质的,且各城市的绿色创新活动不会相互影响,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长三角26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人口、资源禀赋等差异较大,且绿色创新活动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如果使用传统计量模型可能会导致估计偏误,鉴于此,本文考虑使用空间面板模型。

其中EPRi 表示地区i的绿色创新水平;n为地区总数,本文中n=26;wij 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s I统计量的取值一般在[-1,1],越接近-1表示单元间的差异越大或分布越不集中;越接近1,则表示单元间的关系越密切,性质越相似;接近0,则表示单元间不相关。

目前常用的空间计量模型有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空间滞后模型(SAR)描述的是空间实质相关,用于估计周边地区被解释变量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误差模型(SEM)描述的是空间扰动相关和空间总体相关。

北方的冬天,有着脱俗的美。茫茫的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白色的。我之所以爱北方的冬天,是因为她虽然没有万物葱茏的美景,也没有果实累累的丰收,但总在尽全力为人类贡献着崇高、纯洁、脱俗的美,她用寒冷磨炼万物,使所有经受住考验的人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SAR模型和SEM模型可分别表示为:

其中,i、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Y、X分别代表因变量和自变量;εit 和μit 代表误差项;β 0为截距项;βj 、ρ 、λ 为变量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

由于本文考察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绿色创新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当期往往会受上一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因此构建包含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其中i、t、t-1分别代表地区、时间、滞后一期的时间;θ 、ρ 、φ 、γ 、λ 均是系数;αi 、νi 为时间效应、地区效应;εit 为随机扰动项;EPR为绿色专利申请授权量与区域绿色专利申请授权量之比、UN为地区一体化程度、X为一组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城市创新经费投入、城市创新人力投入、城市外商投资、人民生活水平、环境规制强度;Wij 为空间权重矩阵。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包含的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数据,分别是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上海;安徽的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虽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是2016年批复的,此前长三角成员城市一直在变化,考虑到2016年至今可获得数据的时序太短,且这26个城市在此前也实际存在一体化现象,因此本文选择2009年至2017年间这26个城市的数据进行考察。

图7为干态条件、不同载荷下C/C试样摩擦磨损后表面的SEM形貌图.由图可见,在0.5 MPa下,摩擦后样品表面存在大小不一的磨屑粒子堆积,磨屑膜不完整;在1.0 MPa下,摩擦后的样品表面磨屑较少,形成鳞片状堆积的磨屑膜层;在1.5 MPa下,摩擦后的样品表面形成了完整的磨屑膜.随着载荷的增加,微凸体与对磨销的接触面积增大,在摩擦过程中,更多微凸体被剪切、断裂而产生磨屑,热解碳剥落程度更高,一部分细小的磨屑填充于摩擦表面的裂纹,一部分磨屑在更大载荷作用下被碾压形成磨屑膜.因此,随着载荷的增加,C/C试样中剥落的热解碳增多,摩擦表面形成的磨屑膜更为完整.

常见的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是基于地理特征,相邻不相邻或地区间距离,但简单基于地理特征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无法全面反映绿色创新的空间联系及其强度。经济矩阵在本文中能更好地拟合绿色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因此本文参考林光平等(2005)的研究建立经济矩阵:

其中表示地区i和地区j在考察期间的平均实际人均GDP。

对于取值越大,所属灰类就越优的指标,关于“差”的白化权函数为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关于“优”的白化权函数为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对于取值越小,所属灰类就越优的指标,关于“差”的白化权函数为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关于“优”的白化权函数为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各指标“中”和“良”白化权函数均为三角白化权函数。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奇绍洲等(2018)的方法,选取城市绿色创新专利申请授权量占该城市总专利申请授权量的比重为分析对象,用EPR表示。使用绿色专利申请授权量而不是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原因在于,专利申请的质量层次不齐,不足以反应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且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存在一定时滞。使用绿色创新专利申请授权量占比的相对数指标而不是绝对数指标的优点在于,可以剔除样本地区之间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如绿色创新补贴政策等。

本文主要选择城市层面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重点观察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程度。鉴于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考虑将城市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作为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对研发经费的投入用城市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衡量,用Kit 表示;对研发人员投入的考察用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作为指标衡量,用Lit 表示;其他可能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因素还有环境规制强度(ERit 、外商投资(FDit )、居民生活水平(Rit ),环境规制强度用污染物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比重表示,污染物排放量使用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固体粉尘排放量之和;外商直接投资使用实际利用外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居民生活水平使用市辖区城乡居民人均用电量表示。本文将这些因素也视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模型中。所用变量及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因此,区域一体化程度是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解释变量,用UN表示。对于城市区域一体化的衡量,不同学者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有的利用要素、商品相对价格的离差、方差等进行衡量;有的利用人均收入收敛、地区间GDP变异系数、实际产出份额分布与完全一体化的理论分布之间的差距等进行测度;还有的从经济、自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建立分层次指标系统加以度量。本文侧重于从单个城市的角度研究一体化程度,因此参考高丽娜(2018)构建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指数,将衡量城市一体化的指标构建为:

节能组织保证体系是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实现节能工作全员参与的基础。组织保证体系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组织机构、加强节能队伍建设和专业节能机构建设三方面。

其中RGDPi t 、RGDPi t -1,分别代表地区 i,在t和 t-1 时期的人均GDP。代表区域在t和t-1时期的人均GDP均值。公式表示城市i在当期与滞后一期人均GDP相对于区域平均人均GDP的变动,UN的值越小表示城市i人均GDP相对于区域平均人均GDP的差距在缩小,表示一体化程度越高。反之,UN越大,表示一体化程度越低。

(3)控制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磁参数测定结果(表1)表明:地表岩矿石标本中铁闪锌矿磁性最强,花岗岩、灰岩、砂岩基本无磁性或弱磁性;钻孔深部岩矿石标本矽卡岩、含矿矽卡岩具有一定磁性,因地层含有黄铁矿,部分受岩浆热作用影响变为磁黄铁矿也具有一定磁性[5],导致区内磁异常解释具有多解性,但铁闪锌矿的磁异常反应可作为寻找隐伏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充分条件。

表1 变量说明

3.数据来源

(2)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专利申请授权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绿色专利数据是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确定的检索条目重新核算。世界知识产权局确定的“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包括了七类:替代能源生产类(alternative energy production)、交通运输类(transportation)、能源储存类(energy conservation)、废弃物管理类(waste management)、农林类(agriculture/forestry)、行政监管与设计类(administrative,regulatory or design aspects)、核电类(nuclear power generation)。其他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8),其中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数据在2018年统计年鉴中没有公布,因此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数据来源于绍兴市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资料》,铜陵数据来源于《铜陵市统计年鉴》(2018),其余城市根据以前年份数据估算

以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定义与基本统计

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空间相关性检验

Moran’s I统计量是度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最常用的指标,本文中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为区域观察值,则绿色创新水平的全

局Moran’s I的计算公式为:

女性在35岁以后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子宫的孕育能力及为胎儿提供营养的能力都较适龄妊娠女性要差。资料显示,高龄妊娠女性所生的孩子,特别是第一胎,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增大。

(1)模型设定

对2009-2017年26个城市绿色创新水平(EPR)的莫兰检验结果显示,P值在5%统计水平下均显著,且I值均大于0,说明长三角城市在这九年间绿色创新活动并不是处于完全随机状态,存在强烈的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莫兰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绿色创新水平EPR 的Moran’s I 指数检验结果

绿色创新水平的Moran’s I指数表明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散点图可进一步说明区域绿色专利指数在空间分布的局部特征。图1是2017年的长三角26个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散点图。其中字母A-Z分别代表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上海、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G与I、P与Q、X与Z位置相近,存在重叠。从图1可以看出,绿色创新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分布规律,H-H集聚的多为江浙沪较为发达城市,表示绿色创新水平高的城市被绿色创新水平高的城市包围;L-L集聚的多为安徽不发达城市,表示绿色创新活动低的城市被绿色创新水平低的城市包围;L-H为江浙发展次发达城市,表示绿色创新水平低的城市被绿色创新水平高的城市包围;H-L为安徽发展较发达地区合肥,表示绿色创新水平高的城市被绿色创新水平低的城市包围。可见城市间绿色创新活动是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因此有必要用合理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估算,以消除空间相关性可能引起的测算偏误。

式中K1=R1-R3,K2=R4。注意,在确定θ面上的一个单元的等效节点力时,没有考虑相邻单元体之间的应力,这是因为这些应力对整个θ面来说是内力,不会出现在下面的全局有限元方程中。

图1 2017年绿色创新水平(EPR)的Moran’s I散点图

2.估计结果与分析

对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经Hansma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对于空间面板模型采用SAR模型还是SEM模型,按照Anselin等(2004)的判断规则,本文比较了两个Lagrange乘数及其稳健性,LM检验结果如表4,数据表明空间误差模型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空间滞后模型不显著,因此将SEM模型作为分析模型。

表4 空间面板模型LM检验结果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如果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将会导致结果的有偏或不一致,极大似然估计(ML)可以解决这一问题(Anselin,1988)。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静态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和动态空间面板误差模型进行估计。为了检验区域一体化水平对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中逐步引入控制变量来观察模型系数和显著性的变化。具体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对比模型(6)和(7),即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模型发现,动态面板模型在可决系数上更加显著,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核心解释变量在动态面板模型中显著,在静态面板模型中却不显著;在静态面板模型中,空间相关系数λ更加显著,说明静态面板模型高估了空间效应,且静态模型中λ为正,而动态模型中λ显著为负,原因是滞后一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能够将对绿色创新有潜在正向影响的因素从空间结构因素的影响中分离出来,从而使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带来的偏差得以矫正,也反应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水平具有动态性、连续性的特征。因此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模型(1)-(6)可知,在动态面板模型中依次加入控制变量,模型的拟合优度、空间相关系数显著水平、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和系数变化不大,表明模型所输入的变量比较稳定。因此对包含因变量滞后项、空间误差相关性、控制变量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6)进行分析。

表5 长三角26城市数据的动态与静态空间面板估计结果

由模型(6)可知,模型的可决系数接近于1,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很强,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EPR-1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滞后一阶的因变量对当期因变量的影响显著,绿色创新与一般创新相同,都是动态连续的活动,上一期绿色创新水平会通过“干中学效应”、人力资本、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当期的绿色创新活动。核心解释变量UN的系数显著为负,UN与因变量负相关,由公式(4)可知UN越大代表一体化程度越低,因此说明了城市一体化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正相关,但UN系数的绝对值较小,说明一体化水平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较小,对理论分析的验证力度还不够,这可能是由于本文的衡量指标或模型设置还不够科学,存在改进空间。控制变量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正向影响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创新能力也越强,且环保意识也相对增强,因此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也越高。控制变量R的系数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为正,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正向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水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相应提高,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六、简要结论

本文以长三角26个城市区域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分别进行解释和验证,在理论分析部分,从影响绿色创新的因素出发,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市场需求和环境规制型绿色创新,分别分析了区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集聚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等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而提出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实证检验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城市一体化水平的核心解释变量和绿色创新投入等控制变量的线性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虽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一体化对被解释变量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且显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确实能提升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与前述理论分析一致。但实证结果中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目前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地区间协商交流不够、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影响地区间要素流动;不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简单粗暴的政策执行方式都会偏离一体化水平下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考虑到显著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只选择了一种经济矩阵作为空间权重矩阵,此外影响绿色创新的因素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不管是模型的构建、变量的选择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虽然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为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注释:

① https://www.wipo.int/classifications/ipc/en/green_inventory/

②http://tjj.sx.gov.cn/col/col1489207/index.html

如今,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依旧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暂无形成产业化发展。要保护傈僳族文化,必须大力发展傈僳族传统纺织手工业,让火草布形成一定产量,满足进去市场的最基本条件;其次必须创建傈僳族特色品牌,品牌化经营将会更好的进入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发展旅游业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火草布产业链,为旅游业提供基础保障。

③因部分地区(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总产值增加率已不再公布,考虑数据完整性及时效性,根据将2016年数据作为2015年数据和2017年数据的平均值的方法,估算出2017年数据。

【参考文献】

[1]张钢.国外绿色创新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8):25-32.

[2]Mohr,R D.Technical change,external economies,and the Porter hypothesi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2,43(1):158-168.

[3]Johnstone,N.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corporate behavior[R].in Report for the OECD Conference on"Public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Private Firm",2005.

[4]王娟茹,张渝.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J].科学学研究,2018(2):353-359,360.

[5]詹浩勇,冯金丽.西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102-109.

[6]Foster,C,and Green,K.Green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0(2):287-303.

[7]Horbach,J.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sources[J].Research Policy,2008(1):163-173.

[8]汪后继,汪伟全,胡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规律研究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4-112.

[9]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J].经济研究,2005(12):57-67.

[10]席恺媛,朱虹.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困境摆脱 [J].改革,2019(3):87-96.

[11]赵领娣,徐乐.基于长三角扩容准自然实验的区域一体化水污染效应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3):50-61.

[12]Rennings K.Redefining innovation-eco-innovation research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ecologic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2(2):319-332.

[13]奇绍洲,林屾,崔静波.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 [J].经济研究,2018(12):129-143.

[14]陈晓雪,谢忠秋.绿色发展视域下科教园区创新生态系统成长能力研究——以常州科教城和苏州独栋别墅湖科教园区为例 [J].江苏社会科学,2019(03):249-256.

[15]曾刚,曹贤忠,王丰龙,叶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策略研究——基于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视角 [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1):148-156.

[16]孙燕铭,孙晓琦.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J].江淮论坛,2018(06):60-67.

[17]岐洁,韩伯堂,曹爱红.区域绿色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门槛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为例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05):24-31.

[18]袁瑜,陈红喜.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测评比较[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101-107.

[19]李雪松,孙博文.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08):996-1003.

[20]王建明,袁瑜,陈红喜.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测评比较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101-107.

[21]成喜玲,刘凇延.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三大自由贸易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43-51.

[22]曾冰.我国省际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2):59-63.

[23]都泊桦,刘洪涛,廖明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基于长三角实证研究 [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12):55-58.

[24]刘晓瑞,孙涛.技术进步对中国家庭部门生活能源消费的动态空间溢出效应 [J].软科学,2019,33(03):36-39.

[25]李翔,邓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J].经济问题探索,2018(06):144-154.

[26]杨丽君.论中国工业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J].软科学,2017,31(12):39-42.

[27]苏屹,林周周.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1):63-8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on Urban Green Innovation Level——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Dynamic Spatial Panel of 26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JIN Lu-lu1,2,WANG Zi-chen1
(1.Party School of Anhu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Anhui Academy of Governance,Hefei Anhui 230000,China;2.Graduate School,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otivation of green innovation,green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market-driven green innovation,technology-driven green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innovation.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een innovation is analyzed.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green innovation,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ult,we get a hypothesis that regional integration can promote the level of cities green innovation.Using the panel data from 26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9 to 2017 and the 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 to examine whether regional integration can promote the green innovation,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Yangtze River Delta cities of green innovation space,and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romotion of city green innovation,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circulation channels with unblocked elements,to maximize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Keyword: Green innovation;Integration;Yangtze River Delta;Spatial econometrics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2X(2019)11-0111-06

收稿日期: 2019-06-21

基金项目: 20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GL057)。

作者简介:

金露露(1990-),女,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经济;

王子晨(1988-),男,安徽合肥人,博士,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ZYN)

标签:;  ;  ;  ;  ;  ;  ;  ;  ;  

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的动态空间面板实证检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