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骆爱娟,陈红萍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骆爱娟,陈红萍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 浙江台州 318020)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护理对策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及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在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当中,感染患者为20例,感染率为20.0%。在20例感染患者当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0例,消化系统感染患者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例。对于重症监护室感染常见感染原因,主要是集中在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年龄较大、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缺失等因素上。对于感染病菌,主要是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必须得到全面的护理干预和高度关注。患者出现感染并非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入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所有的感染现象,必须深度分析其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来解决感染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杜绝感染问题的反复出现。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护理。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感染;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97-02

在医院当中,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处于其中的患者需要得到彻底的护理,要在各个方面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从临床上分析,任何一位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后,都将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院内感染而言,由于患者数量多、医护工作繁杂,未对院内感染良好控制时,将直接导致感染问题不断的恶化,甚至是造成疫病,对其他患者、医护工作者,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现今的医疗工作有所改进,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现象有所减少,但依然没有完全的杜绝。文章针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情况如下:男性患者共计41例,女性患者共计5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4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1.7岁。在100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患者31例,消化系统患者40例,泌尿系统患者20例,其他患者9例。

1.2 方法

对感染患者及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诊断结果、检查结果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观察其中是否存在感染因素或者是能够导致感染的内容[1]。其次,在医院的内部,通过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专业的感染管理小组,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并做出系列的总结。除此之外,调查小组会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各项登记进行处理分析,与感染患者的个体情况相互结合,有效扩大调查范围,避免造成感染原因的疏漏[2]。第三,针对患者的诊断和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做出相应的比对分析,观察其是否符合客观情况,避免贸然的做出错误的决断[3]。

2.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在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当中,感染患者为20例,感染率为20.0%。在20例感染患者当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0例,消化系统感染患者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例。对于重症监护室感染常见感染原因,主要是集中在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年龄较大、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缺失等因素上。对于感染病菌,主要是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重症监护室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必须得到全面的护理干预和高度关注。患者出现感染并非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入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所有的感染现象,必须深度分析其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来解决感染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杜绝感染问题的反复出现。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护理。

3.讨论

3.1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

对于重症监护室而言,其出现院内感染以后,必须针对具体的原因做出有效的分析,一方面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某些主观上的影响因素,否则很容易在具体的工作上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患者自身比较危重 与一般的医疗科室不同,重症监护室所接收的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大部分患者在进入到重症监护室以后,虽然经过了良好的抢救与干预,但自身所受到的创伤已经非常严重,身体机能基本上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无法对药力进行充分的吸收,自身的代谢循环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此时,患者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影响,出现感染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当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后,必须考虑到患者自身的危重因素影响,才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4]。

3.1.2医疗器材问题 位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感染的常见原因当中,医疗器材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当医疗器材的消毒、灭菌出现不合格的现象时,器械本身会带有一定的病菌,从一个患者身上使用完毕,又在另一个患者身上操作,导致病菌出现了移植、繁殖的现象,由此导致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由于患者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并且用药类型上比较多样,医疗器材所导致的院内感染,基本很少出现相同的情况,但每一次的感染都必须快速的控制、解决,否则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5]。

3.2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多方关注,一定要在护理工作上执行有效的对策,从而将感染问题彻底的解决,减少危险因素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在护理对策方面,可通过以下内容来完成:

3.2.1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必须在院内感染知识上有深度了解,保持理论健全、实践操作完美。凡是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批量培训,并在培训后接受考核,不合格者,绝对不能从事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针对资质较老的员工,给予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方法,改善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模式,杜绝各项不良因素的作用,保持院内感染知识培训的良性循环,创建更好的防护体系。

3.2.2严格环境控制 就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本身而言,想要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就必须将环境严格的控制。首先,重症监护室本身的消毒工作、灭菌工作,必须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及标准,由专业的消毒部门来负责,测量达到指标以后,才可以继续使用。其次,重症监护室的周边必须得到相应的隔离处理,任何非本科人士,均不能进入到重症监护室探望病人。即便是家属,也要严格的规定时间、探病方式等,还必须针对家属做出良好的配备,在各个方面杜绝外来病菌对患者、对重症监护室造成严重的侵袭问题。第三,重症监护室的阳光需要充足,湿度、温度的控制要保持恒定,安静等级较高。

【参考文献】

[1]李胜男,李莹,李彤军.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2(01):318.

[2]陈南侠,班树萍,余丽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34(05):

54-55.

[3]潘佩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14(03):64-66.

[4]刘瑶.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9(10):97-98.

[5]徐玉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1(12):6515.

论文作者:骆爱娟,陈红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骆爱娟,陈红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