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与国家优先性分析与思考_wto论文

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与国家优先性分析与思考_wto论文

日本“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和国别优先的剖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别论文,日本论文,协定论文,自由贸易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争论,在日本国内进行得非常广泛而热烈。FTA是有关贸易协定的一个总称,如果展开来看,其详细内容可以归纳为:根据不同的缔约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的形态不同,其内容也各有不同。发展中国家间缔结的FTA与先进国有关联的部分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与掌管着世界贸易的WTO协定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使WTO更好地能够成为保障日本利益的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而发挥其作用,就有必要重新对其做一个明确的定位。

为了使叙述更加准确,现将“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合作协定”(EPA)以及“地区贸易协定”(RTA)按照以下定义进行相关用语的分类(注意在进行对包含FTA因素的EPA整体概念进行叙述时,使用EPA/FTA的字样)。

自由贸易协定(FTA):是撤销货物的关税及其带有限制性的通商规则等服务贸易的壁垒等有关内容的GATT的第24条规定及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性的规定)的第5条规定中所定义的协定。

经济合作协定(EPA):包含FTA要素,促使缔约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能够顺利进行,保证经济制度的协调,促进合作以及经济活动能够达到一体化的范围较广的一种协定。

地域贸易协定(RTA):包含FTA与关税同盟两方面因素在内的一个概念。在WTO协定中,其内容是指双方共同废除关税及其他通商规则,撤销服务壁垒。关税同盟国要在维护参加国共同通商政策的前提下,对外设立共同的关税,在这一点上,它与FTA不同。关税同盟组织比起FTA来,其参加国之间的统一性要高。

建立FTA的重要意义

(1)外交、安全的保障与自由贸易体制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与IT化一起迅猛发展,各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各国虽说由于所面临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政治、社会条件的不同导致其面临的课题有所不同。但是,任何国家都要迎接这种竞争,而转换为高效的、强韧的、具有开放性的经济体制,则成为各国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世界已经进入了“改革竞争”的时代。作为一个国家能够正确地把握时局,正确地判断事物,在维护国家利益,经济繁荣的同时,尽最大努力维护国家的外交,保障国家的安全就成为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贫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与冷截时期形式不同的南北问题重新出现,这些问题已变成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的因素。贫困问题作为产生恐怖事件的温床,则成为当前极为严峻的一个课题。因此依靠全球化的进展,阻止发展中地区的经济恶化,消除由于贫困的扩大而导致的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在经济上采取援助、贸易、投资三位一体的措施,就成为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考虑这些措施之际,由于各国实情的不同,因此对哪些国家需要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应因国而异。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构筑战略性的互助互惠关系就成为在新时代保障国际安全的重要一环。

要想到此种世界性的经济结构改革,实现南北合作战略,最基本的基础只能是维护和强化自由贸易体制。其核心就是要强化在WTO体制下的多边性的自由贸易体制,实现作为补充措施存在的两国乃至地区间的在EPA/FTA体制下的自由贸易。

(2)作为WTO体制补充的EPA/FTA

战后,日本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充分利用由于自由贸易的扩大而带来的种种益处,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对外贸易在日本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日本今后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下全球化的规则,实现贸易更加扩大化。

大家要注意的是WTO已经变成了一个“沉重的组织”。由于WTO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及过渡国要求参加进来,现在的参加国已经达到了144个,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发展中国家对迄今为止,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全球化经济进程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而不断地采取消极的态度。加上由于乌拉圭回合的结果,使得WTO所包含的领域急剧扩大,加盟国之间的利益调整愈发复杂,在迅速对应新课题、制定新政策方面,不断面临困难。

另外,作为传统的贸易交涉对象的市场开放领域,在GATT时代由于贸易壁垒的高低是用关税这一数值指标来表示的,所以进行各国之间的比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多国间的贸易谈判,也比较容易达到意见统一的局面。可是如今,由于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和谈判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各国各自制度的不同,所以很难对其壁垒的高低进行比较。

为了防止世界经济下滑,在建立共同体制下的经济运营时,发挥WTO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会自然地呈现出厚薄,由于WTO存在着如前所述状况,我们应该注意特定国家和特定地区与日本的经济、政治关系的特性,实现超出WTO基准的或者在WTO所不包含的领域中,谋求进一步的合作,使用FTA或者EPA/FTA的手段,这对于扩大日本的经济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日本来说,既可以达到构筑对外经济关系的目的,又可以利用WTO组织,实现与地区间的FTA以及对EPA/FTA的相互补充。何时缔结FTA和EPA/FTA,对这一问题日本应该十分明确,并应灵活掌握。

(3)EPA/FTA对于日本的战略意义

欧盟(EU)将其第一次东扩以及包括实现区内缔结的手续的目标时间定在了2004年,与此同时,美国也将其FTAA的交涉谈判期限目标时间定在了2005年,而WTO的新一回合的谈判期限也无独有偶地限制在了2005年1月1日。这一切都决非偶然。这说明无论是EU还是美国都追求着一种齐头并进的政策。即一边努力要建立以本国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地区经济贸易网;一方面又紧盯着与WTO的交涉结果。因此,此次新的回合的贸易谈判可以说,是在形成以欧盟(EU)、美国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地区贸易组织前的最后一次多边贸易谈判。而日本继欧美之后,同样期待着新的经济规模。因此在当今构筑世界经济贸易体制的热潮当中,最终日本必将考虑与WTO的交涉。同时,也必将强化包括EPA/FTA在内的对外经济的关系。

如前所述,日本有必要着眼于,那些进入WTO谈判的,世界上值得注意的对象国,注意他们与那些特定国家、特定地区的关系。同时,将那些有利于构筑高度经济关系的对象国家与地区分开来考虑。还要注意那些在构筑EPA/FTA这种经济联合体时最有效的对象国,特别要注意那些可以有利于构筑不同经济关系的对象国。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要想缔结EPA/FTA,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不可与众多国家同时开始,要考虑到EPA/FTA的缔结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时间上排出一个先后次序。在考虑FTA时,必须要考虑该对象国能否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伙伴,是否与日本已经有了紧密的,非常成熟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及它与美国、欧盟的关系。这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缔结“FTA”的国别政策和安排

作为日本应该与哪些国家与地区缔结EPA/FTA呢?这有必要从政治、外交和经济方面来进行考察。东亚各国虽说在政治、外交上与日本已经保持着很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与欧洲、美洲相比,在地域的体系完善方面还是处于落后状态。以日本为主力谋求完善地区经济体系结构,这对于日本以及东亚地区稳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从经济方面来看东亚地区优先度之高,恐怕没有人能够否认。从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虽然EPA/FTA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是就“实质上的一切贸易”来说,不消除关税就不存在EPA/FTA。目前,日本将东亚、北美、欧洲这3个地区作为主要的经济伙伴。同这3个地区所进行的贸易量占日本贸易量的80%。将这3个地区进行比较会发现,与同欧洲、北美这样的发达国之间的关系相比,日本与东亚的EPA/FTA可以通过更进一步的自由化,为日本带来更大的额外利益。将3个地区对日本产品的加税情况作比较后,可以发现这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地区的单纯平均税率美国为3.6%;欧盟是4.1%;中国是10%;马来西亚是14.5%;韩国16.1%;菲律宾25.6%;而印度尼西亚则高达37.5%。也就是说日本产品在贸易量最大的东亚地区其被课税程度也最高。

日本制造业,目前已经被推到与东盟和中国展开竞争的前沿,多数企业将其生产据点转移到,人工费相对便宜的东亚地区。不论从对于那些仍然留在日本国内继续经营的企业,还是对于那些将最终产品或零件出口到这一地区的企业,促进东亚自由化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有利于企业经营的顺畅进行。WTO的谈判主要是要撤销以关税为主的各种贸易壁垒,这需要在多国框架下才可以得以实现。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即使依靠多国框架也很难实现,迅速的大幅度的下调目标。这里就产生出FTA的主要宗旨即:通过以撤除关税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的行动,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

EPA/FTA是可以作为,出于从政治目的考虑来加强与特定国之间关系的手段,但是EPA/FTA又可以作为,消除经济方面的不利因素的手段,来对其进行研究。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墨西哥与NAFTA,EU缔结了FTA,所以日本企业就要相对地支付较高的关税,从墨西哥在NAFTA中所占的地位来考虑,我们应该将其作为,尽早研究出对策的对象国来对待。

以日、中、韩+ASEAN为中坚的东亚经济联合体

日本将周边的东亚各国,地区作为在战略上优先度最高的目标来考虑这是无庸置疑的。

当今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华投资,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现实。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已经非常有序地被纳入东亚经济体系当中,并在与日本、韩国及ASEAN各国的国际分工体制中,努力要构筑为整个东亚的强有力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体制。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基于此种现实,我们有必要研究日本应该如何,或者在什么样的时间体系中,用什么样的方法,将日中韩+ASEAN作为中坚力量,实现包括大洋洲在内的东亚经济联合。日本要将整个东亚体系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首先努力追求与韩国及ASEAN间缔结EPA/FTA,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坚实的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中长期目标争取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东亚国家,地区缔结EPA/FTA,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韩国

韩国作为日本的邻国,无论从其政治上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广泛的国民接触这一点来看,通过缔结EPA/FTA,进一步加强更深层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使相互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国内经济活力和企业间的联合更加紧密,为了牢固的日韩关系的发展,应该早日开始两国间的谈判。关于日韩间的FTA,在两国间高级智囊团进行了共同研究之后,两国财界人士又提出了用商务论坛的形式朝着实现一揽子经济联合协定的目标而努力的观点。还有日本经团联,日韩产业协力等也纷纷召开讨论会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目前投资协定已经签署完毕,由产,官,学发起的研究会正在根据日本产业界提出的要求,对EPA/FTA具体形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期望前期研究能够早日结束。在韩国新政权执政之后,尽早开始谈判。

有关今后以日中韩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关系如何发展的问题,希望能用共同观点与韩国开展具体的讨论。与韩国进行有关日韩缔结EPA/FTA之后,作为中长期课题的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联合的可能性及东亚经济联合的策略也可开始进行探讨。

东盟(ASEAN)

加强与ASEAN的关系是日本亚洲外交的基本政策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与ASEAN的这种关系,将其放在全球化当中应有的位置上来考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课题。日本正是基于ASEAN的经济的稳定对东亚的稳定来说是必不可少因素的认识,因此想要通过EPA/FTA与ASEAN保持经济上的平衡关系。为了达到整个东亚的经济联合,日本与ASEAN的EPA/FTA将会成为东亚经济联合的中坚。

日本与ASEAN诸国的贸易额仅次于美国排在第2位。其中95%来自与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这种情况使得日本对ASEAN的投资也变得十分稳妥。日本最终将与整个ASEAN国家加强经济联合,而且已经与新加坡之间缔结了先进的一揽子的EPA。日本应该以此为基础,首先从那些对日本,新加坡之间的EPA/FTA协定显示出兴趣的ASEAN的主要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尽早地开始为建立个别的经济联合做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视两国间EPA/FTA的具体进展情况,在某一时间用加入条款的方式,尽早将此扩大到整个ASEAN地区。

中国(包括香港)

中国强有力的发展对日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日两国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因此有可能构筑有建设性的互补关系,这为日本产业谋求高度发展带来了机会。

目前,日本应该注意中国的WTO的履约情况,包括中国经济状况在内的整个日中关系的状况,WTO新回合的谈判,与韩国ASEAN的交涉进展及现实可能性的基准,并将这些加以综合考虑之后,决定今后的方针。

香港拥有相当开放的贸易、投资体制。日本与香港之间已经有投资保护协定。应以此为基础,考虑其在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考虑中国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在展望日中经济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就加强与香港经济联合的方式时,不排除缔结EPA/FTA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澳,新两国应该作东亚经济联合的“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的共同体”研究对象国家。在两国的关系中虽然存在着如何处理农作物这样敏感的问题,但是由于两国是广义上的东亚的发达国,所以在许多问题上与日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利害关系。

特别是澳大利亚,是一个铁矿石,煤炭,铝等资源的供给大国。是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重要伙伴。和日本同为发达国家。是一个可以共同探讨先进发展模式的伙伴。在2002年5月日澳两国首脑举行了会谈,根据会谈结果,两国政府达成经济协议,将利用一切方式加深两国间更进一步的经济联系。两国经济界提议,要将一揽子EPA/FTA作为中长期课题进行研究,短期内加强对双方有利益领域内的合作,双方认为分成两个阶段也是一种好办法。

墨西哥

墨西哥是一个拥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GDP可以与ASEAN相比拟,日本企业将其看作是通往美洲市场的大门。墨西哥采取的是靠EPA/FTA带来的可选择性的,能够建立特惠关系的对外贸易政策,因此日本企业与那些已经缔结了EPA/FTA的美国,EU企业相比,明显地处于劣势,为了消除这种明显的不利因素,就要尽早地开始EPA/FTA谈判。

中南美各国

智利

智利从70年代开始推行自由经济主义的开放性的经济政策,是在中南美各国中对贸易的依存度较高的一个国家。该国在WTO组织中一边进行多国间的交涉,一边与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国家(共7国)缔结FTA,它与欧盟的谈判已经结束,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其EPA/FTA的战略。一但它在继EU之后,与美国,韩国缔结了EPA/FTA的话,就很有可能产生出一定的贸易转换效果。与在中南美洲政治上最稳定的智利保持包括经济和友好关系,对日本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考虑到智利的关税结构及到2003年要将其关税降低到6%的方针,上述的贸易转换效果应该是十分有限的。另外,考虑到日本与智利间的贸易额(35亿美元,第35位),仍有限,以及当前双方贸易的依存度不高,与智利的EPA/FTA的对话,最好作为一个中长期的课题,至少不能将其作为一项紧急的重要的课题来对待。

南美南部共同市场

南美南部共同市场从其市场规模和在中南美地区所起的牵制经济联合的作用来看,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其存在的组织。目前它已经开始建立FTAA的行动,并且已经结束了与EU的EPA/FTA的谈判,由此可以推断,日本企业将来与南美南部共同市场各国间的关系很可陷入现在墨西哥所面临的局面当中,因此研究与南美南部共同市场国家建立EPA/FTA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俄罗斯

要想加强东北亚的经济联合就一定要将俄罗斯列在视线内。日本与该国的经济关系目前还不能够说已经开展的非常活跃,虽说已经有要将库页岛的天然气引到日本来的这样引人注目的设想,但这也不过是极个别的项目,现在就开始考虑EPA/FTA这样的一揽子经济关系协定问题还为时尚早,在通过个别项目使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之后,方可作为研究课题。在谋求与俄罗斯实现通过EPA/FTA的经济关系强化之际,要特别注意如下情况,即:俄罗斯国内市场改革的进展情况;今后将如何与日本保持长期的经济贸易的关系情况;俄罗斯经济在东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除经济领域以外的其它领域中的日俄关系的状况等等,这些均为研究俄罗斯问题的前提条件。

南亚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从其潜在的市场规模来看,加强与其经济关系也是日本不可忽视的问题。印度虽说有潜在能力,可是印度的经济属于内向型经济,印度对WTO的自由化采取的是一种慎重的态度,所以可以认为它对一揽子的自由化的交涉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像观察ASEAN一样,观察印度与那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发展阶段也相近的地区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其结果使得印度在国际合作中如何被吸收,之后再考虑与其合作的问题就会比较妥当。

对非洲的支援

EPA/FTA作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的手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是假设已经缔结了条约的话,那么作为日本来说就一定要考虑给日本企业带来的利益问题。因此,在将与非洲缔结EPA/FTA作为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时,应首先将南部非洲开发共同体(SADC)那样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的,并且已经与第三国(EU)缔结了EPA/FTA的地区,开始如何强化双方之间经济关系的研究。在当非洲联合组织(AU)上升为关税同盟之后,就可以开始考虑与AU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了。

与北美、欧盟缔结EPA/FTA的可能性

在经济界中对日美间的EPA/FTA的期待呼声很高。日美关系是日本外交的轴心,日美之间如果能够实现EPA/FTA的话,则会为强化这种关系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另一种意义上来看,也可以使美国等其他国家对日本将东亚的EPA/FTA作为优先课题的政策不必担心。这是强化日美间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

从日、美、欧盟建立一种平衡关系的观点来看,与欧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此举亦可以向欧盟证明,日本希望形成东亚经济圈的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封锁的经济特区。

由于对农副产品如何处理等问题的分歧,使得目前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要缔结EPA/FTA,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尚不能作为当前的课题,日本目前不可能考虑单方面开放农业领域。

在日本的EPA/FTA战略中,将日美关系、日欧关系摆放在怎样的位置?这个问题应该伴随WTO的交涉谈判,作为东亚EPA/FTA(特别是日中韩+ASEAN)之后的一个长期的课题来加以对待。在现阶段谋求建立特定领域(例如:相互承认)的框架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对话,来加强各方面的关系是极其有益的。

标签:;  ;  ;  ;  ;  ;  ;  

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与国家优先性分析与思考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