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按劳分配概念的再认识_按劳分配论文

对按劳分配概念的再认识_按劳分配论文

对按劳分配概念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按劳分配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凝结在社会产品中的劳动,从价值的角度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转移劳动价值(用C表示); 二是必要劳动价值(用V表示);三是剩余劳动价值(用m表示)。相应的社会总产品从实物的角度看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补偿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与C 对应);二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与V对应); 三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用△C表示)和生活资料(用△V表示),这一部分与m对应。无论是商品经济还是非商品经济, 由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一般都表现为这种组合构成。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劳动力也不再是商品。在“自由人联合体”生产的总产品中,“一部分重新用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1 〕马克思在这里讲的“用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很显然指的是用于补偿和追加的生产资料(C+△), 而作为生活资料的“另一部分”则是指原有劳动者和新增劳动者以及他们所养育的成员的生活资料(V+△V)。

对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如何进行分配,一般都用“按劳分配”这一概念来加以概括。可是“按劳分配”这一概念不能清楚的表明究竟应该按上述社会总劳动中的那一部分进行分配,也不能表明是按劳动的价值进行分配还是按劳动的实物进行分配。更进一步讲,按劳分配的“劳”不能清楚的表明是按全部劳动(C+V+m)分配, 还是按部分劳动分配;如果是按部分劳动分配,是按补偿部分的劳动(C)分配, 还是按新增加部分的劳动(V+m)分配;如果是按新增加部分的劳动分配,是按必要劳动(V)分配还是按剩余劳动(m)分配。总之按劳分配的“劳”不能表明究竟应该分配那一部分。

马克思很注重分配领域中使用的经济概念。对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应该按劳动的那一部分进行分配,有明确的说明。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提出的“公平分配劳动所得”〔2 〕这一观念,认为这“是拉萨尔为了代替明确的经济概念而提出的一个模糊观念”〔3〕, 模糊的地方在于“劳动所得”不能说明劳动者所得到的“是劳动的产品呢,还是产品的价值?如果是后者,那末,是产品的总价值呢,或者只是劳动新添加在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上的那部分价值”。〔4〕为了阐明这个问题,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社会总产品中“应该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5〕还要扣除一般管理费,公共事业费等等。 “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6 〕对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设想,由社会根据劳动者提供的“用时间来计量的个人劳动力的耗费”〔7〕发给“劳动券”, 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消费品。即个人劳动力耗费多少,领取多少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动力分配原则。而不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可是,自从列宁明确使用了“按劳分配”〔8〕这一概念后, 有的同志就误解了马克思的按劳动力分配消费资料的思想。说马克思曾经设想,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自由人联合体生产的“总产品的一部分用于补偿已经消耗了的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9〕 按照经济学的常识理解,这里讲的“补偿”部分只能理解为(C), 而“另一部分”也就只能理解为(V+m)了,即将当年新创造的社会财富(V+m)“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说这就是马克思阐明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10〕如果真是实行这样的分配原则,将(V+m)作为生活资料消费掉,就不会有任何积累,不会有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社会再生产就只能在原地踏步不前,甚至后退。事实上,这并不是马克思的设想,马克思认为“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就只是一个抽象”,〔11〕只“是一种奇怪的假定。”〔12〕在马克思的论著中,他从来没有设想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把全部剩余产品作为生活资料分光吃光,也从来没有使用过“按劳分配”这一概念。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按劳分配”是一个不清楚的经济概念,容易导致人们对马克思消费品分配理论的误解。现实中消费资料(V)和国民收入(V+m)超分配现象, 也许和这种概念不清,理论含糊有关。

根据马克思对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有关论述,可以这样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之前,劳动者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是按劳动力商品价值部分来分配(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原则;在劳动力商品消失后,是按劳动力的耗费来分配(通过社会发给的“劳动券”领取消费品来实现),实行按劳动力分配的原则。这样的理解,无论从价值的角度,还是从实物的角度看,也许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注释:

〔1〕〔7〕《资本论》第一卷第9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3〕〔4〕〔5〕〔6〕《哥达纲领批判》第10~12页, 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

〔9〕〔10〕《政治经济学辞典》下册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12〕《资本论》第二卷第438页,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标签:;  ;  ;  

对按劳分配概念的再认识_按劳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