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话心理咨询10年常见问题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上海电话心理咨询常见问题10年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见问题论文,心理咨询论文,上海论文,电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热线电话心理咨询自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开展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并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其具有实用性,方便性和有效性[1-3]。上海心理健康热线于1990年正式成立,每天4-5小时的免费电话咨询服务,咨询员包括精神科医师、医学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及护士等,他们皆接受过短期电话咨询技术培训。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上海心理健康热线1990-2000年间的通话咨询记录,旨在了解10年电话心理咨询问题的状况和变迁,为以后咨询员的培训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和方法

咨询问题记录 采用自编问题,登记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文化程度等),记录主要咨询问题有:健康、人际关系、恋爱、工作、睡眠、精神病、情绪、婚姻、家庭、子女教育、性问题、学习问题、危机、其他以及代询等;主要处理方法记录包括:支持、解释、疏泄、教育、暗示、环境改变指导、应对能力指导、寻求社会支持、认知矫正、解释指导、社交指导、约诊、转诊等。

一般资料 1990年11月至2000年12月“上海心理健康热线”共接咨询电话3.5万人次,排除骚扰和中断的电话,共记录24977人次,来询者来自全国各地,但以上海地区(占86.0%)为多,外地仅占13.9%。性别分布较平均,男性为12285人次(占49.5%),女性为12528人次(占50.5%)。婚姻状况:已婚者为8491人次(占35.8%),未婚者为14814人次(占62.5%),离异及鳏寡居者为412人次(占1.7%)。在职业分布中,工人和一般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最高,有8262人次(占36.0%);职员或公务员其次,为4896人次(占21.4%),学生有3851人次(占16.8%),教师为1004人次(占4.4%),而农民较少,为105人次(占0.5%)。10年间每年2月份相对人数最少,占6.3%,11月份最多,占11.2%,其他各月份的人次分布基本无明显差异。月平均趋势分析显示秋冬季咨询人次相对较多(详见表1)。在年龄分布上,16-25岁的占38.6%,26-35占36.0%,36-45岁的占16.0%,>45岁的比例不到10%。

表1 各月份人次分布情况

月份十年总百分比热线开平均每天

人次

通天数接听人次

12024 8.1280

7.23

21575 6.3250

6.30

32051 8.2310

6.62

41969 7.9310

6.30

51895 7.6290

6.53

61840 7.4300

6.13

72098 8.4310

6.77

82340 9.4310

7.54

91962 7.9300

6.54

10

1972 7.9280

7.04

11

2808 11.2300

9.36

12

2443 9.8300

8.14

Total24977 100

3540

7.05

统计方法 全部记录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9.0软件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咨询问题的一般情况。

咨询问题的分布情况详见表2。在健康问题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咨询此项内容的人群增多,在56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2%以上的人咨询此项,在咨询问题中占第四位。而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其咨询的年龄趋势则是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如:在小于15岁的人群中,占11.4%;在16-25岁的人群中占11.7%;在26-35岁的人群中占7.5%;36-45岁的为3.9%、46-55岁的为2.9%,大于55岁的则不到1%。在某些特殊问题的咨询中,来电者的背景资料与咨询内容密切相关,如在有自杀企图或有情绪危机的来电者中,离异及鳏寡居较已婚者高2倍,较未婚人群高2.75倍。

表2 电话咨询问题的分布(总计28409)

2.不同婚姻状况者主要的咨询问题

不同婚姻状况者咨询问题有所不同,见表3。在离异及鳏寡居人群,婚姻问题占来电的29.0%,其次是情绪、恋爱、家庭等,而这些往往也与婚姻的主题休戚相关。

表3 不同婚姻状况来电者主要的咨询问题

婚姻状况/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已婚

精神疾患

情绪(1511) 婚姻(1276) 代询(1170)

健康(770)

(1586) (15.4%) (13.0%) (11.9%) (7.8%)

(16.1%)

未婚 恋爱(4604) 情绪(2742)

人际关系精神疾患其他(1159)

(27.4%)(16.3%) (1752) (1495)(6.9%)

(10.4%) (8.9%)

离异及鳏寡居

婚姻(133)

情绪(89) 恋爱(45)家庭(42)

精神疾患(33)

(29.0%) (19.4%) (9.8%) (9.2%)(7.2%)

3.不同性别状况者主要的咨询问题

性别分布较平均,但是依据10年的数据分析,提示男性的求询人次呈现相对下降趋势,女性的求询人次呈现上升趋势,由最初落后于男性14.8个百分点上升到最后高于男性16.8个百分点。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更关注恋爱、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而男性较女性更关注性问题及健康问题。在接听热线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性骚扰电话,主要为男性。

4.主要咨询问题10年的变化

恋爱问题和情绪问题在10年中所占比率均较高,尤其在前5年,恋爱问题几乎一直高居第一位,情绪问题居第一或第二位。精神疾患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详见表4)。

表4 10年间电话咨询前5位主要问题构成比变化(%)

年度变化/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1990 恋爱情绪 人际关系 工作其他

(27.28%)(12.75%) (9.38%) (8.95%) (7.69%)

1991 恋爱情绪其他 人际关系 工作

(29.31%)(12.30%) (9.20%) (8.53%) (7.92%)

1992 恋爱情绪其他 人际关系 健康

(24.36%)(11.71%) (10.48%)(8.62%) (6.39%)

1993 恋爱情绪 人际关系

其他

代询

(18.99%)(17.59%) (9.73%) (7.77%) (6.58%)

1994 情绪恋爱 精神疾病 人际关系 其他

(20.73%)(14.65%) (9.38%) (7.89%) (7.07%)

1995 恋爱情绪 精神疾病 性问题

婚姻

(17.59%)(15.66%) (11.53%) (8.00%) (7.66%)

1996 情绪恋爱

精神疾病 婚姻

人际关系

(18.23%) (12.88%)(11.78%) (8.12%) (8.02%)

1997 情绪

精神疾病 恋爱代询

人际关系

(15.98%) (15.24%) (14.64%)(8.29%) (8.08%)

1998

精神疾病

情绪恋爱代询 人际关系

(21.74%) (16.17%) (13.86%)(8.08%) (7.05%)

1999

精神疾病

情绪恋爱代询

性问题

(17.63%) (15.50%) (13.09%)(9.26%) (8.54%)

2000

精神疾病情绪

恋爱代询

人际关系

(17.36%) (16.84%) (13.20%)(8.49%) (7.83%)

2001

精神疾病

情绪恋爱

性问题 人际关系

(20.00%) (15.45%)(13.64%)(11.82%) (6.36%)

5.不同职业主要的咨询问题

本数据资料显示,健康问题咨询以离退休人员和农民显得较为突出(约占农民和退休人员总咨询量的10%);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学生和财务人员前来咨询的较多,在其咨询问题中均大于10个百分点;有32.3%军人咨询恋爱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如下岗、离退休、无业待业以及农民中,前来咨询精神疾患问题的较多。学生以咨询学习问题的最为突出,其中有关考前焦虑和学校恐怖症的咨询较多;其次是恋爱和人际问题。

讨论

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在国内已开展10余年,本研究发现常见咨询问题在10年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仍以恋爱问题(18.1%)、情绪问题(15.8%)、精神疾患(11.3%)、人际关系(8.1%)、代询(6.5%)为主,但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求询者其咨询问题不同。尤其近年有关精神疾患咨询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情绪的问题有向其他热线分流的趋势。上海心理健康热线发展趋于专业化,心理健康热线已成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成形式[4,5]。咨询问题与求询者一般情况相关,符合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规律。

本资料显示,军人有关恋爱问题的咨询远高于其他职业10-20个百分点,这与军人的年龄层次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近20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和平年代,使军人更关注生活和个人发展问题。

资料显示农民来电所占比例较少,并且求询问题多局限于情绪、精神疾患、健康、代询等问题,可能与社会保障系统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享有的卫生保健资源有限有关,而心理健康热线能克服交通、专业人员缺乏等方面的障碍,不失为一简便实用的服务形式为农村人口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6,7]。提示如果更好地在农村地区宣传心理健康热线,对于农村地区的自杀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实践意义。

研究显示秋冬季咨询人次相对较多。与国外结果相似,有关学者提出秋冬季由于日照减少及气候寒冷的因素,人的情绪容易波动,会有冬季抑郁的发生[8]。另外可能由于秋冬季天气寒冷,不便外出就诊,使得选择心理热线咨询的人较多。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电话的普及,电话热线心理咨询将会越来越适应现代社会和家庭的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实用、有效和经济的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形式。

(致谢:感谢全体热线咨询员的义务奉献和资料记录)

标签:;  ;  

上海市电话心理咨询10年常见问题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