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君国

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君国

李君国

浙江东源建设有限公司 317016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大模板支撑技术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不断出现的今天,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用大模板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还积极地顺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在实际的大模板施工工程中,工作人员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施工人员需要对大模板的构造、类型等加强重视。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模板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应用研究

一般来说,人们常说的大模板技术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地应用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按照施工工程的要求来对模板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性较强的模板结构,很多大模板的施工特点比较突出。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大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的循序达到建筑的标准,实现施工的均衡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施工工艺得到了高度地改进和完善。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大模板技术的应用形式加强重视,仅供参考。

一、大模板的构造

1、面板系统介绍。整个面板系统主要包括面板,横、竖肋等结构。其中在施工的过程中,面板结构和混凝土材料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对面板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其表面要达到一定的平整性,拼缝之间还应该达到一定的严密度。面板的刚度要达到施工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横肋和竖肋结构是面板的骨架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其固定在面板结构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面板结构出现变形的现象。

2、支撑系统介绍。在工程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只有保证施工系统达到一定的稳定性,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大模板混凝土浇筑工作加强重视,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同时还应该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撑架形式来对大模板结构进行固定。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水平负荷进行传递,有效地防止模板出现倾覆的现象,有效地提升模板施工的稳定性。

3、操作平台介绍。操作平台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通道,包括平台架、脚手架以及防护栏杆等不同的构成部分。其中平添加一般都安装在平台套管的内部。脚手板一般都会铺设在平台架的上面,铁爬梯是大模板结构必须应用到的工具类型。

4、附件结构介绍。在附件结构加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螺栓结构和铁卡子结构。螺栓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大模板结构进行固定,可以直接对混凝土的侧压力进行承载,进而保证墙体的整体厚度。可见,附件结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意义重大。

二、大模板类型介绍

1、平模。对于大模板的施工工程来说,应用平模的形式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其中整体式平模就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应用起来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模板类型。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平模模板的通用性比较差。但是,对于组合式平模结构来说,主要是将建筑结构的轴线尺寸作为主要的参照物来进行模板的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模板可以将纵墙和横墙的模板组装在一起,然后对混凝土墙进行浇筑。

2、小角模。这种模板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纵横墙体进行浇筑,在两种墙体的相交处加设的一种模板形式,其中,小角模的设置工作主要是在一种封闭式的支撑体系中进行。这种模板结构的整体性能相对较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促进拆除工作的便利性,并且保证模板墙面的平整性。如果小角模施工方式不科学,加工精准度不高,必然会造成模板拼缝现象的出现。

3、大角模。一般来说,大角模结构主要是有两块平模和活动者的螺栓构成,在大角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保证其整体结构达到标准。同样为了提升模板拆除的便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墙面的中部位置比较容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大角模施工技术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控制,提升墙面的平整度。

4、筒形模。一般情况下,筒形模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平模,角膜和脱模器三种成分构成,筒形模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用于电梯井、管道井部位的支设情况。筒形模的构造相对比较简单。施工速度和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模板施工形式中比较容易采用筒形模的形式。

三、大模板工程施工程序

1、内浇外板工程。

内浇外板工程是以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作为高层建筑的外墙,内墙采用大模板支模,现场浇筑混凝土。其主要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安装大模板→安装外墙板→固定模板上口→预检→浇筑内墙混凝土→其他工序。

2、内外墙全现浇工程。

内外墙全现浇工程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墙取代预制外墙板。其主要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挂外架子→安装内墙大模板→安装内纵墙大模板→安装角模→安装外墙内侧大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安装外墙外侧大模板→预检→浇筑墙体混凝土→其他工序。

3、内浇外砌工程。

内浇外砌工程内墙采用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为砖墙砌筑,内、外墙交接处采用钢筋拉结或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咬合,适用于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其主要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外墙砌筑→安装大模板→预检→浇筑内墙混凝土→其他工序。

四、大模板安装与拆除

1、大模板安装

大模板是利用起重机吊装就位的,其安装工序要综合考虑,保证起重机连续作业,提高机械效率。安装要点如下:

(1)墙体大模板安装应按单元房间进行,先以一个房间的大模板安装成敞口的闭合结构,再逐步进行相邻房间的大模板安装。

(2)安装内墙大模板时,应按顺序对号吊装就位,先安装横墙大模板、后安装纵墙大模板,先安装大墙平模、后安装角模,并通过调整地脚螺栓,用“双十字”靠尺反复检查校正模板的垂直度。

(3)外墙大模板安装时,先安装内侧大模板,经校正后,再进行外侧大模板的悬挂安装;当采用外承式模板时,可先将外墙模板安装在下层混凝土外墙面调处的支撑架上,安装好后再安装内墙模板和外墙内模。

(4)模板合模前,检查墙体钢筋、水暖电器管线、预埋件、门窗洞口模板和穿墙螺栓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并清除留在模板内的杂物。

(5)大模板安装好进行模板的预检,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和尺寸复核。

2、大模板拆除。

在常温条件下,墙体混凝土强度超过1N/m㎡(常温养护需8h~10h)时方准拆模。拆模顺序为先拆内纵墙模板,再拆横墙模板,最后拆除角模和门洞口模板。

在模板拆除过程中,绝对禁止施工人员以任何方式晃动混凝土墙体、撬动模板下口或使用钢锤砸模板,尤其不能在门窗洞上用大锤砸模板。拆除模板时要清理模板平台上的一切杂物,保证模板没有钩挂兜绊倒混凝土墙体,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要求将模板吊出。

模板拆除被吊至储放地点时,要保证模板放置平稳,及时清理模板板面,涂刷隔离剂保证板面清洁。

五、结束语

社会对大型高层建筑物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模板施工技术与工艺很好的满足了这一建筑需求。大模板施工技术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大模板施工技术,降低大模板的制造成本,使大模板施工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效率低消耗的新型节能技术。

参考文献:

[1]罗玉斌.模板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3(05)

[2]叶庭.模板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07)

[3]黄阳.论房建施工中模板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13)

[4]叶海维.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5]于志明.试论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1(14)

论文作者:李君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君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