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总结与写作_学术价值论文

论总结与写作_学术价值论文

试论综述及其撰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述是对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归纳整理进行综合叙述并注明引文的情报研究报告。它属于三次文献,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情报研究成果,也是科学研究与情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融为一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综述的特点

综述的特点主要有四点,即综合性、客观性、浓缩性、新颖性。

综述的综合性特点表现为其情报源广、覆盖面宽。综合是综述的方法,要求围绕论题对各种学术观点、论文资料进行高度综合和概括叙述。具体说,它要求作者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搜集,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工作,从而找出相关文献群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叙述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各种学术观点以及学术发展趋势等,使人读后一目了然。综述中所汇集的理论和观点应能反映出一个时期某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

客观性即综述所叙述的理论、观点、数据和知识,均来源于原始文献而且要忠实于原始文献,要真实反映学术活动及学术观点的本来面目,不能以综述者个人的好恶或倾向而强加或渗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评论。综述的客观性特点具体表现在叙述客观、报道公正,其观点、理论等具有代表性、学术性、真实性。

浓缩性即围绕综述题目,将一个时期同性质、同课题的大量散乱无序的文献高度浓缩并进行有序化的加工制作而形成的信息结晶。如果说文摘是对某一种文献内容的压缩,那么综述则是有选择地对一批相关文献内容的压缩。通常文献与综述之比在50∶1至250∶1之间,即大约50篇至250篇同一主题内容的文献产生一篇综述。概括性强、信息量大是综述浓缩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新颖性是指围绕所论专题最大限度地概括和反映出新观点、新理论、新论据、新资料、新论著等等。一般来说,综述内容的新颖性与综述的情报价值成正比。简言之,内容新、资料新是综述新颖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二、综述的作用及类型

综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综述具有参考、指导和推动学术研究的功能。

综述浓缩了大量的情报资源,节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搜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的时间,使他们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某一学科或专题研究的各种情报,全面、系统、扼要地掌握某一专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果、某一学术问题的一致或争鸣的思想观点,进而推动学术研究。因而有人将综述称为科研的前期劳动和学术争鸣的催化剂。

2.综述具有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功能。

综述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利于领导部门迅速了解、全面把握某一学科、某一专题或某一问题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等等,从而为领导就该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及制定规划、政策等提供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科学依据。

3.综述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引功能。

综述能为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选题及研究提供重要情报,诸如所研究领域目前的发展水平、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有关新技术的使用价值、经济效益及其发展前途等等,从而有助于人们选择价值高、意义大的研究课题和方法,有助于确定科研的主攻方向,有助于顺利克服科研中出现的难题。

4.综述具有检索文献、导读原文的作用。

标注大量的引文出处是综述文献的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综述所列的引文出处既是综述本身的依据,也是体现其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许多覆盖面广、综合文献量大、情报价值高的综述,其标注的引文出处如同一部专题引文索引,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被引文献群的有用信息。读者往往能根据所列的引文出处,结合自己的科研情报需求进行追踪查检,获得一批相关文献。综述引文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能引导那些对综述所述理论、观点、数据等有浓厚兴趣、意欲广泛了解和深入研究的读者进一步查阅原文。

5.综述具有补充、改善文献报道的作用。

综述往往含有各类型的文献,甚至含有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其中部分内容与综述题目相关的卷帙巨大、内容庞杂的文献。对这些文献,综述又能起到补充报道和传递的作用,为读者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述作为三次文献,伴随着20世纪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而迅速发展,其形式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综述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按叙述范围的大小不同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前者就某个学科或专业,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叙述;后者就某学科的某个专题、某个问题、某个人物或某个细节等,从微观角度综合叙述。按叙述角度不同分为纵向综述和横向综述。纵向综述即对某一学科或专题先从其历史渊源述起,再叙述其发展变化及现状、规律;横向综述即就某一学科或专题研究某一时期横断的各个方面知识进行综合。按综述的内容性质分为学术综述、文献综述、会议综述。学术综述着重于学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内容的综合,包括学科的主要命题、学派及其思想、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是以文献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某时期关于某一问题发展的文献进行综合论述,为人们提供某一时期某个问题研究的文献状况;会议综述即是对学术会议概况、讨论的主题以及会议中各种不同观点、意见和争论加以逻辑归纳、高度概括而写成的综述。按综述的读者对象不同分为为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综述,为科研部门提供情报资料的综述和为普通读者提供知识信息的综述。按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划分有公开报刊资料综述、会议资料综述、内部资料综述等。按涉及方面划分有战略性综述和战术性综述。按准备程度划分有定期综述和即时综述等等。

三、综述的撰写

综述的形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科研劳动,大致要经过选题、确定情报源、检索文献、对素材进行整理研究、做文献笔记卡、构思和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步骤。

综述的内部结构根据其目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并不完全一样,但一般应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它是对综述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集中概括的表达。

2.前言(或序言、引言)。主要说明撰写本篇综述的原因、目的、意义、使用对象、编写单位和参加者、搜集资料的范围、综述的主题内容等。在主题内容中,可就主题的历史渊源、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简介。前言应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有些综述没有明显标出序言或前言,往往把前言所叙述的内容作为一部分放在正文之前,实质上起前言的作用。

3.正文。它是综述的主要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对所综述的文献观点和材料进行叙述。对本专题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当前成就、发展趋势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尤其是对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热点焦点问题应做详细叙述,便于读者深入了解、全面掌握该专题的概况,进行分析研究。

4.结束语。是作者对本专题研究所得的结论,概括地指出本专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意见、待解决的问题。结束语的写法,有的放在正文后单列结论一项,也有放在正文末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形式多样。

5.附录。这部分列出综述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说明综述编写过程中所依据的资料等。这样做既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又增加综述的可信度,还便于读者核对或据以追踪检索,作进一步研究。引文的标注多采用对应法,即标注引文与正文中具体的引用文献处对应地编码排列。

撰写综述是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经常面临的任务。擅于撰写综述是优秀科研人员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撰写综述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三点,一是选好题;二是选好材;三是用好材。

1.选好题。

所谓选好题,就是在深入研究、反复思考、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要撰写综述的题目。选题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综述的优劣成败。选题的总原则应以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所选专题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决策参考价值等等。为此,选题应遵循如下一些具体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选题、构思,才能使综述具有情报价值。目前,我国的综述性情报主要是为决策和科研服务,选题时一要从党政机关等领导部门的决策需要出发,二要从科研工作的情报需求出发。

其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选择那些各学科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所谓热点,一般来说都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争论较大的问题,或在科研、决策等方面具有较大价值、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综述将其研究概况、最新成果、动态分析、争论焦点等问题全面地反馈给决策、科研人员,这正是综述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也应注意选择具有引导性的课题。如某个学科的某项专题研究,不论从决策角度或学术角度考察都有较大价值,本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时综述撰写者就应以敏锐的情报意识,紧紧抓住这些问题,跟踪搜索,及时写出足以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专题综述文献,以推动此项研究的深入发展。这类综述往往能成为一些热点问题的先导。

第三,要有较高的可行性。所谓可行性,即对所选题目的综述的撰写,其主客观条件能否确保完成或较好地完成。这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诸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是要考虑文献情况,即该题目的相关文献资料的现有情况和占有比例,二是要考虑综述撰写者对学科及专题理论的了解程度。研究表明,综述撰写者的学术水平与其撰写的综述质量是成正比的。

第四,选题界线要清、范围宜小。一般来说,综述文献都限定在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领域内,其时间、空间界线都要明确。所谓时间界线是指所综述的专题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是一年三年,还是五年十年。所谓空间界线是指所综述的专题的地域范围应有限定,是限定在本省还是国内,等等。根据综述文献的特点,在确定时间界限时宜短不宜长,在确定空间界限时宜小不宜大。因为时间长,范围广,涉及的相关原始文献是以级数形式成倍增长的,势必造成文献资料的检索及整理、使用难以驾驭。在有些情况下,时间短、范围小不足以反映该专题的实质性动态,就应适当地拉长时间,放宽范围。

2.选好材。

所谓选好材,即在确定了题目和主题后,根据题目和主题,利用检索工具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将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选取确定那些具有情报价值的文献作为综述的参考引用文献。综述属三次文献,它的研究对象却是一次和二次文献,即和综述题目相关的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的大部或全部文献群。如前所述,综述与文献这种集中控制的跨度一般认为在1∶50~250之间。因此,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而能否选好材直接决定着综述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到选好材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首先是搜集要广。综述的突出特点是其综合性,即对大量与题目相关的文献群进行综合叙述,文献资料的覆盖面广、概括性强是综述的基本要求。因此,围绕题目和主题搜集文献应力求广泛、全面、深入。如果相关文献群控制比较全面,就有了全面概括该专题的条件,否则只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其次是选择要精。在占有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只有对这些文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和筛选,选出那些学术水平高、价值大、观点新颖、代表性强的文献,才能使所撰综述具有概括性。

在具体的撰写过程中,选好材通常包括确定情报源、检索文献、对素材进行整理研究、作文献笔记卡这四个步骤。

确定情报源就是根据题目和主题确定文献的来源、时空范围等。根据前述的选好材的基本原则,在确定情报源时应尽量广泛、全面、深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要多方面多途径地获取相关文献资料。既要从报纸刊物搜集相关资料,还要注意辅之以搜集相关的专著和会议论文等非正式出版的信息资料;既要搜集报刊论文、图书专著、会议论文等相关的一次文献,还应注意搜集和利用书目、索引、文摘、专题报告、动态分析、综述、述评等相关的二次和三次文献;既要搜集本单位本地区的相关文献,又要搜集本国的甚至世界范围的相关文献;既要搜集对所选定题目的历史考察的相关文献,还要搜集对其现状分析的相关文献;既要搜集学界泰斗、权威人士的鸿篇大论,又要搜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后学者的“门户之见”,等等。

检索文献即是在确定了情报源和检索方案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检索工具和检索手段聚集大量相关文献的过程。

对素材进行整理研究,即是对所检索聚集的大量相关文献普遍进行浏览、熟悉,对其概貌有所了解。同时这也是鉴别素材的过程,可以剔除一些与题目关系不大、质量不高、价值不大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要对经过初步筛选后的文献再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精选和分类。

作文献笔记卡,即围绕综述论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浓缩加工,做出“文摘”。这是综述撰写中很重要的一步。作文献笔记卡,应在仔细认真的阅读原文,真正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若综述题目较小、原文数量不多,则只须在原文献中标记即可,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的综述撰写都须先做出“文摘”。因为文摘和综述都是一种信息浓缩工作,一条文摘的内容出自一篇文献,一则综述的内容则出自多篇文献,作“文摘”也就成为写好综述的基础。严格说来,这里的作“文摘”同一般意义的作文摘还是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排列组合,它通常是将一篇相关文献按照汇成这篇文献的各个组成部分为单位进行浓缩,将整篇原文分别浓缩在许多标注不同小标题的卡片上。因此这种作“文摘”严格地说是作文献笔记卡。由于综述文章及其作为依据的相关文献一般都是按照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而顺序论述的,因此,作文献笔记卡通常也要按照该综述的各个组成部分为单位分别制成,同时应将其摘录的原文编号。作文献笔记卡最好使用图书情报部门常用的那种7.5×12.5cm的白卡片,这样便于进行排列组合和增减删补。同时,在每张卡片摘录内容的上方一定要留有空处以拟写小标题、加分类号和编号。分类号通常在撰写较大题目的综述中应用,分类的级别根据需要可详可简。编号代表着摘录内容的出处,笔记卡片的编号同其摘录的原文的编号应是一致的。这样既节省了做笔记卡片的书写时间和书写面积,又能便于标注编排、核对原文及最终准确地标注引文。为方便文献笔记卡的排序整理,还可以将做好后的文献笔记卡按小标题或分类号来设立导卡,使同类文献笔记卡能汇集一起,分别存放,便于撰写时使用。

在实践中,有时人们将对素材进行整理研究和作文献笔记卡这两个步骤合二为一,以提高效率,但这应当是在所撰写综述题目的相关文献量小,撰写者对所撰写的综述所属学科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对综述的课题有全面深入的研究之后进行的。否则,易陷入盲目和轻率,难以保证所撰综述的质量。

3.用好材。

所谓用好材,即在选好材的基础上,将浓缩加工的资料进行再研究,进行综合考察,进行对比分析、分类归纳、排除重复、突出重点、层层推进,使杂乱无章的文献资料变得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使读者通过这种高度浓缩和优化组合的综述文献,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论专题研究的演变过程、现状及全貌。

要用好材一是要在对浓缩加工的资料进行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原文献,深入把握住所综述课题的各个方面、核心重点、发展脉络及趋势等。二是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精心地选取材料、科学地组织材料,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具体的撰写过程中,“用好材”通常包括构思和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这三个步骤。

构思和拟定提纲,是指在选好材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经过加工浓缩的文献资料的再研究,按照上述要用好材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反复思考,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拟定出该论题的撰写提纲,为撰写初搞构筑起良好的基础和框架。

撰写初稿,是指提纲拟定后即可按照上述要用好材的第二个基本要求,选取组织材料进行撰写。写作时,作者应通过归纳概括,对各种不同观点兼融并蓄,切忌大段摘抄原文而形成论文观点的罗列和情况的汇辑,要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论专题研究的演变过程、现状、各个局部及全貌。包括所形成的学派,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主要观点、论据;在诸多观点中,哪些是相同的、相近的或相互补充的,哪些是分歧的、对立的,其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其热点、重点在哪里,还有何空白点和难点需要填补和突破;其研究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如何,等等。作者的立足点要高,应力求把学术界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观点客观、真实、公正地提炼出来,组织起来。

引用文献切忌断章取义,概括原文意思需做到准确无误,最后注明引文出处时一定要核准无误,并按照国家标准实行规范化著录。

在综述的整个撰写过程中,语言文字要规范、严密、简洁有力,要有鲜明的学术色彩,既有理论性又有可读性。否则,尽管综述的内容尚好,仍会影响它的价值。

修改定稿是综述撰写的最后一步。应当持十分慎重、认真的态度对全文进行全面复核,要从结构、内容、材料、语言文字、引文出处标注等各个方面进行反复审查、修改、校正,直到满意为止。最后誊抄定稿。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综述文献的编写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十分艰苦的情报工作,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增值大的创造性劳动。要写好一篇规范的高质量的综述,对撰写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材料组合编排的能力、工作效率等各项要求都是很高的。因此,综述文献实际上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

标签:;  ;  ;  ;  ;  

论总结与写作_学术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