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外科护理措施论文_安会凤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外科护理措施论文_安会凤

安会凤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急性腹膜腔感染。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累及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常形成腹腔脓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化脓性;腹膜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25-02

1.病因

继发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由腹腔内器官破裂、穿孔、炎症扩散或手术污染引起。临床上常见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阑尾坏死穿孔、腹腔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重症胰腺炎、空腔器官吻合口漏、术中污染等也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其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菌,多是混合感染。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者。

2.病理特点

腹膜分为相互连接的壁腹膜和脏腹膜,腹膜腔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是人体最大的体腔。腹膜面积为1.7~2m2,是双向半透膜,可向腹膜腔渗出大量的体液和体液成分,也可吸收腔内的积液、血液和毒素。当腹腔内进入细菌时,机体立即产生炎症反应,腹膜充血、水肿,并失去原有的光泽,接着产生大量清晰的浆液性渗出液,以稀释腹腔内毒素,并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和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成脓液,出现腹膜炎。

3.临床表现

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疼痛一般都很剧烈,呈持续性,难以忍受。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故病人多不愿改变体位。疼痛先从原发病灶部位开始,随着扩散而延及全腹。腹膜受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分为胃内容物,发生麻痹肠梗阻时可呕吐出胆汁,甚至粪样内容物。体温、脉搏开始正常,以后体温渐升高,脉搏渐加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发病灶如为炎症性,多在发生腹膜炎之前体温已升高,发生腹膜炎后更加增高。脉搏多加快,如脉搏加快体温反而下降,这是病情恶化的征象之一。可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严重脱水、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等全身衰竭表现。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胀加重多标志病情恶化。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腹膜刺激征,尤以原发病灶所在处最明显。胃肠、胆囊穿孔引起的腹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而幼儿、老人、肥胖、晚期妊娠病人腹肌紧张多不明显,易被忽视。

4.护理措施

4.1 腹痛的护理措施

4.1.1病情观察 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即腹部症状体征、胃肠道症状、中毒症状、生命体征、实验检查结果等(见健康评估生理反应)。若病情加重立即向医生反映处理。

4.1.2术前护理 外科急腹症病人大多需要紧急手术,因此在观察期中必须作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迅速收集各项化验的标本送验,及时收取报告单,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一旦决定手术,要尽速做好皮肤准备,按时给术前用药,充分作好送手术室前的一切准备。

4.1.3体位护理 应采用半卧位;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采用躯干和下肢各抬高10°~30°的体位。

4.1.4胃肠护理 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腹胀,缓解消化道梗阻,对消化道穿孔或破裂的病人可避免消化液进一步漏入腹腔。详见胃肠减压。

4.1.5补液护理 在禁食观察期间,需要通过补液维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供给营养。要保持补液的通畅,必要时作好静脉切开及输血的准备,以免延误病情。

4.1.6抗感染护理 无论是原发的细菌感染或继发于胃肠道梗阻或破裂的感染,都需要用抗菌药物。腹腔内炎症通常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大部分合并厌氧菌感染,一般先给常用的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报告后再调整用药。

4.1.7注意事项 外科急腹症病人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应严格执行四禁,即①禁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②禁饮食;③禁服泻药;④禁止灌肠,以免造成炎症扩散。对已有初步诊断的病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胆结石阵痛发作时,可适当用解痉止痛剂。

4.2 潜在盆腔脓肿并发症的护理

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无论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均有形成腹腔脓肿的机会。在无休克的情况下,应采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内渗出液、脓液等积聚在盆腔,使炎症局限。因为盆腔腹膜吸收能力较上腹部差,可减少毒素吸收,并可防止形成更加严重的隔下脓肿。②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预防脓肿形成,避免管道脱落、阻塞,观察引流物性质和引流量。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若有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再度升高;下腹坠胀,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发现直肠前壁有触痛性肿块或有波动感,则应及时按盆腔脓肿处理。④早期盆腔脓肿处理措施:①执行医嘱应用抗生素;②用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40~43℃)每次300ml,保留20min,每日2~3次,可使脓肿吸收或表浅化。也可用温水坐浴。⑤对于已经明显局限化,直肠前壁有波动感的脓肿,应做好经直肠引流准备,协助医师行经直肠引流。引流术后护理:①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质,注意有无继发性出血;②可用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控制排便2~3d,排便后引流管自行脱落或手术后3~4d拔出,拔管后嘱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min,直至痊愈。

5.健康指导

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预防肠道感染及腹泻。告知有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可能,若有腹痛及时就诊,防止腹膜炎的复发。

【参考文献】

[1]李占园,潘敏,叶菡洋.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06期.

[2]吴捍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年05期.

论文作者:安会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外科护理措施论文_安会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