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人物论文,应注意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评价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人物的教学在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怎样讲授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此作一探讨。

一、确定评价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愿望与利益等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则要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确定评价要求

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求必须做到: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三、确定评价范围

(一)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如评价秦始皇就涉及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

(二)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上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如评价商鞅,就需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他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变法措施逐条剖析,从而看到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势力,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最后得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的正确结论。

(三)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民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四)注意把握历史人物的总体特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也就是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如对唐太宗应看其作为一代明君的一面;对康熙帝既要看到其维护统一的一面,又要从历史转型的角度看待他,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从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把握和评点历史人物。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五)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点评历史人物,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如“康乾盛世”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恰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如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期的康熙,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四、确定评价方法

(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从正反两面进行评价。如试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评价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评价时,一方面要看到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拿破仑在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同时,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解答此类题目容易出现评价不公正、不合理的错误,从而产生思维上的障碍。那么,解答时应从以下三点去思维诊断:第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来评价;第二,评价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第三,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感情色彩。

(二)要领会题目的意旨,定其一面据史评价。如:历史上的曹操和诸葛亮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中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也为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曹操和诸葛亮?本题要求从正面进行评价。当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史实,充分说明了他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要依据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进行评价。

如有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是我国历史上的大阴谋家。这是后人根据文学作品或社会的需要而改造了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但又有别于现实生活,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惟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解答这类题目时,容易出现混淆文学与历史中的人物形象的错误。所以在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依据历史事实、尊重历史。二是史论结合、层次分明,从多方面展开叙述,论证自己正确的观点。

五、确定评价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评价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时,应该避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第一,为适应某种观点或某种需要而颠倒是非,歪曲历史人物的形象。如刘步蟾明明是甲午战争中的一位抗日英雄,而在某些文艺作品中却把他歪曲成贪生怕死的小丑。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给历史人物以正确的评价,特别是根据教材的基本观点,把被颠倒的事实是非或歪曲了的历史人物纠正过来。第二,绝对肯定或简单否定,或用好人与坏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概念下结论。这样来评价历史人物必然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深渊。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切忌要么是好人、正面人物,要么是坏人、反面人物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而应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从一个人一生的主流和历史活动的全部总和来评价。

标签:;  ;  ;  ;  ;  ;  ;  

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