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高一新生走进高中英语学习论文_王理煌

王理煌?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一新生英语水平存在着的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并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分层教学。此外,还针对分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理论;英语新课标;分层教学措施;分层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让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许多高一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都不错,都在A级以上。但是一到高中,英语成绩好像一下子就变差了。许多学生因此陷入迷茫,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失去了信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后发现这是初中升学考试的后遗症。许多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习表现出了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与考试相关的就学,不相关的就不学。而加之初中老师的心中都有一本帐,哪些要考,哪些不考。中考要考的内容完完全全可以浓缩为一张纸,这点东西不断地反复,即使有的学生平时没有努力学,在最后临近中考再拼点命,听老师的话,中考成绩也不至于太差,甚至与平时脚踏实地刻苦努力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的中考成绩相差无几,或是没有什么区别。但这样的学生能力不高,掌握语汇短语、句型、语法相当的有限。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分数与能力这对被高分数掩盖的假象在高中就被揭穿了,这也就造成了在我校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 

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个教室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稳步、快速地走进高中英语学习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习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得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

3.麦克多认为:“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利用调查学生的差异所得的结果来设计与学生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4.《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标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由此可见,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学,学得会,不断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四、分层教学的措施?

1.学生分层? 

笔者通过对班里学生多次的观察和测试摸底充分弄清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等,然后对学生作出了以下分层:? 

(2)练习作业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作业和练习的布置也应该有一个梯度:? 

对于A级的学生应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对于B级的学生,作业的布置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对于C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于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重在知识的验证和记忆,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保证学生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测试分层? 

测试题的设计分A卷和B卷,A卷为基础题,主要注重对单词、词组、句型等的考查,侧重于知识的再现或是直接采用平时课堂上讲过做过的题,难度不大,占100分。B卷为提高题,占50分,侧重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能力的考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这样做测试题:? 

A级:A、B卷均做,A卷折合为50分计算,满分为100分;? 

B级:A、B卷均做,A卷折合为70分计算,B卷折合为30分计算,总分为100分;? 

C级:只做A卷,满分为100分。? 

进行等级性测试,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均有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能的机会。从而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对英语学习更加有信心,对英语学习有了成功的体验。?

(4)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心结果,又要关心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如在课堂听写时,若是听写十个单词,笔者要求A级学生要全部写出来才能算过关;B级要求写出七个单词;C级只要能写出5个单词就过关了。在同一个单词的掌握上要求也不一样。如present这个词,要求A级、B级学生要懂得present作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用法,而C级学生要求懂得present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法及词义即可。? 

五、实验效果? 

通过差不多一年的分层教学的实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从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分层教学也会给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研究,协调多方因素加以解决。但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一定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范存忠.英语学习讲座[J].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陈林华,袁霁.外语教学与学习中的文化问题[J].外语界,1991(2).

[4]戚雨林.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J].外国语,1992(5).?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

邮政编码:362300

论文作者:王理煌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4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高一新生走进高中英语学习论文_王理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