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差异与西部大开发的动态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差异动态分析与西部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开发论文,差异论文,产业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1)02-0040-06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重点问题。从生产角度讲,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是构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各地区产业总量和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发展优势产业和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了西部发展的思路。

(一)地区间总量差异的统计分析

产业的发展和变化直接产生影响的就是工业总值的变化,通过东、中、西部历年来工业总产值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对外开放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很不均衡。

表1 三大地带工业总产值比较

 单位:亿元

东部 中部西部

1952

241.8

   76.1 31.1

1958

463.9

159.1 81.0

1965

884.7

354.7 162.6

1970

1530.1

598.0

 292.9

1978

2580.3

1097.8  559.3

1980

3069.7

1301.9  620.0

1982

3349.7

1622.3  728.0

1984

4535.5

2113.1  968.4

1986

6763.5

3062.7  1367.8

1988  11294.7

4781.5  2148.4

1990

15007.2

6067.5  2849.8

1992

24362.7

8627.8  4075.2

1994

51539.4

17379.7  7990.3

1996

65675.8

23237.8  801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87~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编.《96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改革出版社.

为了更好反映地区经济总量差异,我们利用工业总产值计算经济差异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v—区域差异系数;

 Cv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S—各地带工业总产值的标准差;

 —各地带工业总产值的算术平均值。

表2 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差异系数(%)

年份 1952  1957  1965  197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Cv

77.88 70.39 65.34 65.21 60.50 57.07 57.27 58.27 60.38 63.28 64.49 70.35 72.99 75.51

从表1、表2,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地区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和不均衡状况,尤其是东部与西部地区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受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我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迁移,对地区之间总量差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仔细观察三大地带经济差异系数,我们发现三大地带的总量差异并不是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是以1978年左右为界,分为两个部分:从1952年到1978年,三大地带差异系数不断减少,由77.88%下降到57.07%;而从1978年以后,差异系数才不断扩大。1978以前差异系数成正"U"型变动,而从1978年以后,呈现出倒"U"型变化,这正是我国两次产业大迁移的形象描绘。

第一阶段(1952~1978年),这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时期,国家为了求得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实施“均衡布局战略”,投资大幅度向内地倾斜,发展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第二阶段(1978~1996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倾斜,利用东部沿海地区投资收益相对较高和有利于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上实施的是“非均衡布局战略”,从而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开始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开始下降,促成了地区之间总量差距的扩大。

2.自然资源的西东向梯度分布。

我国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这种资源的优势分布,无形中形成了长期以来中西部以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东部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分配格局。这种中东西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差异,使中西部地区在与东部地区的商品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工业加工层次低,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围地区扩散的生产要素传递网络,从而降低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速度。

3.经济技术的东西向分布。

为了综合反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技术水平我们选用了三方面十个指标。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与我国的自然资源东西向梯度分布相反,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从东到西呈现出东高、中中、西低的梯度分布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1995年东部的GDP达到6418亿元,而中西部分别为3691亿元和2945亿元,从经济环境看,由于东部地区地理条件优越,20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与世界通商贸易的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同时在融资和对外贸易方面都比中西部具有较大优势;从发展潜力看,东部地区凭借良好的区域环境,对后进地区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形成了吸引力,“孔雀东南飞”成为必然趋势,使中东西部在积累率、科技费用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扩大,因此,经济技术水平的空间逆向梯度分布,加剧了地区差异的扩大。

表3 1995年三地带经济技术水平比较

分类

 指标

单位东

 中

 西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64183691

2945

非农业产品在GDP中的比重 %69.757.2

56.2

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44.754.7

65.2

区域经济环境 城市化比率

%69.563.1

62.7

利用外资情况 %32.6 5.66.7

产品对外依存度%28.5 4.86.1

积累率%51.240.6

33.3

科技人员占地区人口比重 1/1000 23.616.3

16.5

发展潜力 技术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

%0.860.72

0.65

公里/百平

公路密度 方公里 37.4 19.6

10.9

注: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该地区就业人数,城市化率

,利用外资率

=实用外资数额(按1995年汇率折算)/投资总额,产品对外依存度

=出口总额/GPD,

资料来源: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编.《96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改革出版社.

(二)产业结构同质化趋势

在总量上,我国地区产业存在着差距扩大的趋势,而在结构上,我国地区产业又出现了另一难题——产业结构同质化。这二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的,正是因为总量差距的存在,使得各地区为了经济发展缩小经济差距,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盲目引进各种生产线,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结构的趋同使得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难以形成,加剧了地区之间的总量差距,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对待产业结构趋同也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产业结构同质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各地区形成相似或类似的产业结构。我们参照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方法,采用相似系数和专业化系数两个指标,来比较我国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情况,以工业总产值的11个部门结构为基础,计算出1991年的地区产业情况。结果表明,反映同质化的“相似系数”很高,达到0.9以上的地区有15个,占地区总数的一半;而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特色的“专业化系数”却很低,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突破0.5。由此可见,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为严重。

追究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虽然一方面是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形成的正常趋同,但绝大部分是由于各地区违背比较利益原则的产业配置行为所导致的区域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在过去中央集权计划体制下,工业生产力的布局和调整是从宏观合理性的角度来决定的。因此,就某个行政区而言,其经济结构是不可能完整的。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利分割和利益再调整,从而使地方政府有了类似的“经纪人”的强烈经济冲动。一方面为了谋求地区性利益,纷纷投资于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区际间的贸易壁垒和资源的过度争夺,为了不受制于人,区域间相互竞争,各自为政,促使小而全的封闭式产业体系迅速形成,结果,出现了全国性布局重复生产。不同地区的工业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走向同一路子。这种盲目生产和重复建设,不仅分散资金,降低了分工效益,也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浪费,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从微观角度,导致规模不经济,使得主导产业难以形成,优势产品不突出。从宏观来看,加剧了我国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我国经济周期性震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经济过热,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及通货膨胀,而工业结构的地区趋同现象对于经济的波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地区间的同质化所形成的全国整体上的同步性,导致生产一缺皆缺,一利皆利的效果,从而加剧了经济的过热或滑坡。这种普遍投资造成普遍过剩过程,必然是一个资源和技术普遍浪费的过程。而这种现象无疑对经济的周期性震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表4 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与专业化系数

地区

相似系数 专业化系数  地区

相似系数

专业化系数

全国

0.870.243

吉林

0.92

 0.257

东部  0.91 -

  黑龙江

0.87

 0.414

北京  0.910.217

安徽

0.89

 0.121

天津  0.92

 0.161

江西

0.90

0.268

河北  0.950.153

河南

0.90

 0.148

辽宁  0.890.234

湖北

0.91

 0.166

上海  0.930.184

湖南

0.88

 0.144

江苏  0.940.232

西部

0.83

  -

浙江  0.900.216

四川

0.89

 0.141

福建  0.890.322

贵州

0.83

 0.164

山东  0.950.154   云南

0.85

 0.350

广东  0.890.214

西藏

0.64

 0.640

广西  0.900.194

陕西

0.88

 0.170

福建  0.910.465

甘肃

0.84

 0.162

中部0.89 -

青海

0.69

 0.226

山西  0.890.339

宁夏

0.70

 0.254

内蒙古 0.900.223

新疆

0.87

 0.339

注:相似系数=全国产业的产值比分别乘以地区各产业的产值比之和/(全国各产业的产值比的平方和*地区各部门产值比的平方和)[1/2],专业化系数=Σ|某区域的产业构成比-全国产业构成比|,

资料来源:刘再光.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

总之,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不仅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治理。

(三)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面对地区产业总量差距扩大和结构趋同两大难题同时并存,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既不能急于冒进,又不能盲目跟从。必须从客观角度,寻找合适本地区的发展之路。我们立足于西部,从地区产业出发,对缩小地区差距,改善产业结构谈一点看法。

1.发展优势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重化工业是西部应该继续发展和加强的主导产业。在我国“一五”、“二五”和“三五”时期,国家在西部投资兴建了大批工业基地,在生产体系上较为完善,技术水平也较高,初步达到了规模经济。同时,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磷、硫、有色金属等的主要产地,为发展重化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近几年来,随着新疆的石油开采,西部石油产量急剧上升,西部石油产量占全国比重已由1990年的7.49%提高到1997年的14.44%,这对西部工业的成长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重化工产业是西部的一大优势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和加强。但同时,又不能仅局限于资源开发,要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将重化工产业作为西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有效利用各种科技成果,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输出能力。

其次,利用西部丰富的畜牧资源和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大力发展脱贫致富的轻纺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主要以棉、毛纺织为主的纺织工业,以糖、乳品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及土特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服装业,推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第三,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建立起来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已具有相对优势、起到“进口替代”并与东部地区合理分工的加工制造业,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电子工业、核工业、航空工业、激光、光缆传导技术、复合材料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本地区已建立起来的资本存量、技术优势,将生产成本中心放在西部,而将科研中心放在东部沿海城市,并将销售方向投向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实施“市场组装战略”。使之成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第四,西部地区的农业,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和地形土质影响,产量无法与东中部相比,但是较强的日光强度却促成了这一地区优质农业的生长,特别适合于发展特色农业。

第五,利用西部地区的独特的地质水文和民族众多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西北的戈壁滩、西南的卡斯特地形,以及各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为西部地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利用这地区特点,可以将旅游业发展专业化、系统化。一方面,解决民族地区内部就业难题,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实现对外开放。在吸引旅客观光的同时,吸引国外和东部地区来西部投资,以商促工,为西部发展引进技术和资金。因此,利用西部的旅游资源和商业资本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推动民族地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促进东西联合,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起源于吸收了欧美发达国家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而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起步于从港、澳、台及日本、韩国等地吸收了产业转移。如今,随着东部地区的日益发展成熟,原材料、能源的短缺,基础工业与加工制造工业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劳动成本也随之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失去了优势,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接受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因此,应鼓励东西部联手合作,共同进步。

东部地区可以从西部地区引进原材料、能源,发展自己薄弱的基础工业;同时,利用自己已建立起来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新高、附加值大、能源原材料消耗小的新兴产业。而对于东部地区失去区位优势的产业,应努力向西部转移,以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优势产业。

西部地区应在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或某种其他特殊条件比较好的区位,建立综合开发区,集中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制定系统的优惠政策,吸引东部或国外的资金技术或直接投资。吸收明显不宜于东部地区的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的产业向西部转移,并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同时,东、西部企业在自主互利基础上,可以组建大型产业集团,促进东西部企业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减少转移环节和转移摩擦,实现东西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3.除了地区自身发展以外,国家从宏观政策上也应给西部创造充分发展的外部条件。在产业政策上,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发展支持,加大宏观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尤其是对重点支持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在地区上落实向中西部倾斜。在财政方面,可考虑对西部落后省区,如甘肃、贵州等,多划一些税种作为地方财政的收入,或者在共享税种中增加对这些省区地方财政留成的比率,以增强自我积累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金融方面,增加对落后省区的贷款规模,实行地区优惠利率。可以组建地区新的开发银行,如建立西部地区开发银行,作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分行,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融通资金。在计划和投资方面,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前提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应对中西部省区实行同等优先的政策。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和通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作为国家计划优先考虑和国家投资的重点之一。

通过地方和中央的共同努力,西部会迎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东中西部差距会在21世纪中叶逐步缩小,产业趋同现象也会随着各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东西联姻,对口支援,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现代化,共同迈向新时期。

标签:;  ;  ;  ;  ;  ;  

产业差异与西部大开发的动态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