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131临床治疗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延鹏

探讨I131临床治疗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延鹏

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医医院 1502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I131对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Graves病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前、后2周、6个月出现的肝功能变化,以及治疗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肝功能治疗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和治疗前、治疗后2周相较,其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其治疗有效率达96.9%,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采取I131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随着I131疗效出现,使肝损害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关键词】I131;Graves病合;肝损害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131 on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Methods: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64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liver function injury from April 2010 to September 2013.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changes of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2 weeks,6 month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before treatment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the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normal,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6.9%.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with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I131,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and with the I131 curative effect,the liver damage also began to gradually return to normal.

Key words:Graves;I131 disease;liver damage

近年来,患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显示[1],使用I131对Graves病合并肝损害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使用I131对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Graves病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也报告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男性26例,女性3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4.8±6.9)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2.8±1.1)年。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57例,重度肝功能损害7例。

肝功能受损诊断标准:在行I131治疗前,都需要采取肝功能测定,检测内容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和血清蛋白比值(A/G)。在这类检查中,有一项及以上出现异常,即可诊断为肝功能受损。AST和ALT超出正常2倍以上,则可诊断为异常。重度肝损害患者,可表现为腹腔积液、黄疸明显、A/G倒置。

1.2治疗方法

在将ATD停用后3周,才能使用I131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给予持续性护肝治疗措施,至肝功能恢复。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需进行人工肝治疗,病情出现好转后,可采取内科常规护肝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I131使用单剂量口服治疗,I131的使用量(MBq)=每克甲状腺I131用量为(3.56MBq)×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碘吸收率。在行治疗过程中,甲状腺质地、病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年龄等因素,决定使用剂量加减。可采取甲状腺发射单光电子计算机扫描(ECT)、触诊、B超检查等进行综合扫描判断。于治疗后2周进行肝功能检查,6个月再次进行复查,对甲状腺激素水平、肝功能状态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和血清蛋白比值(A/G)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以此判断治疗效果,肝功能与甲状腺激素的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X±s 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行I131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和血清蛋白比值(A/G)等治疗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I131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有明显变化,且已经恢复正常。肝部重度损伤患者,腹腔积液、黄疸与A/G倒置均已经恢复正常,仅有较为轻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球蛋白和血清蛋白比值(A/G)升高,其治疗有效率达96.9%,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并发症,且大多为轻中度,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在严重程度上成正比,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较少[2]。虽然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展开许多研究,但是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是在临床上,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甲状腺素的直接性毒素作用:甲状腺激素在相关研究中证实[3],其具有相应肝脏毒性,其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形成肝受损,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则会引发肝损害,或者导致肝损害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过程中,因能量代谢亢进,导致其有过高基础代谢,组织消耗氧量和内脏消耗氧量呈明显上升[4]。心脏排血量随之增加,但是并未使肝脏部分出现血流量增加,极易引发肝脏缺氧。在肝小叶的中央区域中,因肝细胞供氧不足,极易导致其发生严重缺氧而坏死,这类损害情况,会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情逐渐加重,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休克、心力衰竭、感染等情况,引发肝脏受损,出现不可预料的肝脏损害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肝血流、肝脏酶活力等构成严重影响,也会引发肝脏受损;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本身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合并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会导致肝内胆管出现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胆汁出现持续性淤积,加重肝损害,引发不同程度的黄疸,若未及时得以治疗,很可能会引发肝硬化[5]。

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合并肝损害时,会使临床治疗过程中,无法确切的对症下药。因ATD会导致肝损害,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因此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且伴有肝功能障碍时,ATD治疗,会导致肝损害进一步加重[6]。在临床治疗中,若存在肝损害情况,必须停止进行ATD治疗,但是在停止ATD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随之加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引发机体代谢障碍,为引发肝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故而停止使用ATD治疗时,肝功能损害情况不会恢复,因此,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时,必须选择无肝功能损害的药物有进行控制,才能避免发生肝功能受损,或导致肝功能恶化进一步加重,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有效治疗[7]。

采取I131进行治疗,其无明显肝损害,且无骨髓抑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极高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中,是最佳选择。在本次研究中,对64例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采取I131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后,其治疗有效率可达96.9%,且在治疗2个月后,肝功能开始逐渐恢复,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可见,采取I131对Graves病合并肝损害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枫,史育红,颜兵等.TPOAb检测对I131治疗Graves甲亢病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7):1236-1237.

[2] 兰海霞.格雷夫斯病I131治疗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5):927-928.

[3] 钱伟,张强,吴汉妮等.Foxp3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1):76-78.

[4] 蔡敏,李险峰,冯小妍等.131I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1,31(1):54-57.

[5] 吴娟,刘东方,陈宇等.黄芪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和单个核细胞抗原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487-1490.

[6] 任留梅,刘萍,卫红艳等.Graves 病甲亢肝损害与免疫因素关系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36-438.

[7] 苑姗姗,于楠,高莹等.Graves病、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桥本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中TgAb及TPOAb IgG亚型的分布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110-114.

论文作者:徐延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探讨I131临床治疗Graves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效果论文_徐延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