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基础数据标准化研究论文_王晓影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基础数据标准化研究论文_王晓影

古雷经济开发区应急救援中心 福建漳州 363216

摘要: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运行,统计分析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分布、行业分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设施配备等现状,研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不合理、档案材料不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到位及安全控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合理调整产业安全发展布局、提升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性并建立区域安全风险容量控制体系、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档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推进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现状分析

1前言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屡屡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威胁着城市安全。如2015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受损。截止2015年12月,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二甲苯装置发生爆炸重大事故,造成6人受伤、14000余人疏散,直接经济损失达9457万元;2013年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本文以某市为例,针对该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现状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问题

2.1重大危险源分布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重大危险源现已位于城区内部,企业周边建有居民区、学校等,有些甚至位于商业设施内部。此类重大危险源多涉及液氨、汽油的使用,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后果十分严重。同时,此类重大危险源多采用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增大了周边局民的事故风险,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2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不完善

部分重大危险源未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或档案中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已过有效期;部分企业仅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未编制相关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部分油气管道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缺失严重。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到位

在调研中发现,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尚未完全覆盖,部分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尚未达标取证。同时,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标准化水平低,多数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率仅为20%。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

2.4安全控制措施不先进、不完善

调研结果表明,该市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相对落后,部分油气管道重大危险源尚未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大危险源仅占总量的50.9%。对于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符合国家控制方案的重大危险源数量仅占总量的37.5%,超半数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没有按照监管部门有关文件要求配备与其危险性相适应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安全设施。因此提高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置率、督促“两重点一重大”企业执行国家发布的安全控制方案仍是后续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对策建议

3.1合理调整产业安全发展布局

鼓励企业采用危险性低的物质替代危险性高的物质,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替代危险化工工艺,例如鼓励城区内涉氨制冷重大危险源采用安全无毒的冷媒,消除因液产生的中毒风险。建议企业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量以降低重大危险源等级,减小事故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升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性,建立区域安全风险容量控制体系

将安全生产规划纳入政府规划体系,做好安全生产规划与产业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以安全为前提统筹安排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建立土地规划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沟通机制,严格控制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安全防护距离。评估重大危险源周边区域安全风险容量,并建立城市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安全风险容量控制体系;对于构成重大危险源或在现存重大危险源影响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建议首先进行区域定量安全风险评估,判断该土地使用中各类规划对象的风险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标准。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3完善重大危险源档案

督促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40号),建立完整的重大危险源档案并持续更新。督促企业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并及时将安全评估报告收入重大危险源档案。督促企业修订和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体系。主管部门在备案时要严格依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查,档案材料完善、有效时才可予以备案。推进政府与重大危险源企业“一对一”应急预案工作,加强演练评估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3.4进一步推进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

督促企业加强过程安全管理,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中,应首先根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工艺、管理现状、设备状态、人员操作与现场环境进行安全分析,确定监测参数设计、报警设置及现场监测设备的优化冗余布置,根据现有技术条件,优先建立DCS或PLC控制系统。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与安全监控系统要同步设计和建设,但二者应相互分离,安全监控系统要突出对现场安全信息的实时智能分析和预警。

4重大危险源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

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中,元数据管理模式为不同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管理和交换模式,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基础。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可以实现部门间的信息检索和内容调用。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技术层面上,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数据管理模式建立了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联。它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到信息管理、分析与共享的信息处理全过程,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为具有数据分析与共享功能的系统,从数据中挖掘和提取信息,为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标准电子政务的国家相关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我们实际需要的安全法规事务工作推进一步一步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和集成的所有罚款业务建模提出了规范,最重要的基本数据,使数据收集、数据编码和基于XML的数据交换规范,等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标准和规范,软件和硬件建设和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并为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信息化通过标准化建设。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监管对策措施。通过对策措施的实施,逐步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机制,提高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旭磊 赵来军.如何真正提升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基于危化事故大数据的分析[J].探索 与争鸣,2016(2)

[2]唐敏康 郑宇 黄同林等.江西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江西理工 大学学报,2014(3)

[3]于洋.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12)

论文作者:王晓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基础数据标准化研究论文_王晓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