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论文_刘洋

探析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论文_刘洋

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设备科 山东 菏泽274000

摘要:伴随我国对医疗事业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强,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医疗设备也愈加先进,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的医疗事业高速发展,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发展却极为缓慢,暴露出诸多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先进的医疗器械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积极引进先进医疗器械的同时,对维修医疗器械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呈现出较多的问题,无论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还是管理方法都难以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脑跟前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医疗事业的要求,提出了有效的途径。

1.当前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医疗器械相关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医疗器械作为专业性极强的机械设备,无论是采购还是安装、使用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现实中,很多采购人员和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了解较少,特别是具备一定风险的医疗器械更是不甚了解,导致在采购和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医疗器械的损坏,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的质量。

1.2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不过关。很多在现实中从事医疗器械维修的人员,都是学历较低、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维修工人,难以掌握系统的医疗器械维修理论知识,维修和管理技能水平较低,工作方法极其落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为对维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另一点是医院招聘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时,设置的门槛较低,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维修医疗器械的效率。

1.3从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大学为了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增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了大批医学工程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急缺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人才的困境。但是,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人才不断跳槽,导致从事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质量。

1.4维修技术落后。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各大医院都积极引进大型、先进的医疗器械。很多维修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维修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当前的医疗器械故障,导致很多医疗器械处于闲置状态。另外,检验医疗器械的方法和维修医疗器械的工具,也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很难适用于当前的先进医疗器械。

2.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2.1提升医疗器械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提高招聘维修人员的门槛。很多医院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医疗器械,其中的科技含量极高,这就要求医疗器械维修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所以,医院在招聘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时,要提高招聘们肯,从而从根源上选拔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疗器械人员,从而促进医疗器械的质量。

二是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对招聘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让其了解和具备基本的医疗器械知识,能够解决基础的医疗器械故障。然后结合各维修人员的特长和特点,科学分工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另外,要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到大型医疗器械企业进修学习,了解最新的医疗设备技术,熟悉最新进的维修方法,从而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人员适应新型医疗设备的维修要求。

2.2建立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操作人员在执行维修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依据,应对问题能够按照章程处理,增强维修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加强了对医疗器械的有效管理。另外,医院还要建立医疗器械维修情况的反馈系统。现代化的医疗机构,引进的医疗器械也多为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当出现故障时,需要详细的检查,有时还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咨询制造企业,期间维修的时间会相应延长。通过医疗器械维修情况的反馈系统,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录入维修进展,并且将出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法进行详细备注,为以后的器械维修提供便捷的参考,极大提升了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

2.3提升医疗器械检测水平。为了预防和减少在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减少医疗器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保证医疗过程的安全稳定,针对医疗器械进行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是一条捷径之路。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是医疗器械检测的两种主要方式,只是形式不同,但是检测的内容类似,主要包括五部分:一是,检查医疗器械的电压稳定情况,以及接地是否安全;二是,对医疗器械的所有线路进行检查,包括电路、光路和水路等;三是保证医疗器械的干燥整洁,定期进行除尘和清扫;四是,医疗器械运行最为频繁的部位,对其要进行及时的润滑;五是,对具有专项功能的医疗器械,以及有特别要求的医疗器械,要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专项的检测。

3.结语

医疗事业作为我国的民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加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作为支撑。所以,相应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维修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重视不够等。为了适应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各大医院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人员的招聘门槛、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提高检测水平等,从而有效的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医疗事业稳定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解其芝.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及管理难点之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04:175+156.

[2]侯俊红,邱凌梅,解军燕,辛海艳. 谈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8:145+149.

[3]王佰顺. 探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3:201+205.

[4]蒋晓伟. 大型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5:173-175.

[5]赵玉华. 现代化医院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医疗装备,2016,24:43.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探析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论文_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