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分析论文_骆方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分析论文_骆方

骆方

(青海省湟源公路总段,812100)

【摘 要】重点阐述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并根据路面损坏程度确定相应对策,提出建立有效路面数据监测分析,选择合适时机和措施,以实现路面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

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成为公路选用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早期损坏。随着公路使用时间的延长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养护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截止2015年底,湟源总段总里程1575km,沥青路面1438km,占总里程的91%,为此,养护管理部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路养护,养护经费投入不足与养护成本较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养护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条件下,保持优良的路面性能,延缓病害发展,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成为养护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

一、路面预防性养护及其实施必要性

路面预防性养护(Pav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简称PPM)概念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是指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完好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有计划地采取某种有效的措施,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病害发展、保持或延长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

预防性养护是路面早期养护的一种养护方式和理念,与传统的养护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降低养护成本:预防性养护一般是在路面基本处于良好状况或者早期出现某些功能性病害时进行,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养护成本和全寿命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一种具有较高费用效益的养护措施。

2、有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对道路周期性采用预防性养护,有效地避免病害的扩大,保持良好的路面状态,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对公路正常通行影响小:预防性养护采取的是超前防范,大多通过对面层的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快捷,交通影响小,能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

此外,预防性养护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意义非常重大,在公路由建设为主到建养并重,再到逐渐以养护为主的转变这一大背景下,对沥青路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及开展时机、对策研究是公路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沥青路面损坏的预防性养护对策分析

预防性养护的成功与否及其效益如何与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密切相关,如何综合考虑路况、预防性养护技术和经济性等因素,在适当的时机选取适宜的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是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

青海省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里程逐年增多,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可能滞后于实际预防性养护时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或错过了最佳时机,阻碍了预防性养护优势的发挥。如何将预防性养护时机和对策有效地一体化考虑,在道路发生功能性破坏到大中修期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性养护的依据是路况的信息及现代化的检测和评价手段,从而准确地掌握路况发展规律。沥青养护路面因其使用特性,一般在开放交通不久,就会出现程度和范围不等的损坏,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龟裂、块裂、纵横缝、坑槽、松散、车辙、沉陷等。针对路面破坏情况对公路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使各种病害处于萌芽状态,从而使公路养护形成了良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定相应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设备,运用路面管理系统对路面使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其中路面损坏情况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avement Condition Index,简称PCI)来评价,根据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中的PCI值,结合路面破损实际情况,给出预防性养护对策如下:

第一、当PCI为100~95时,路面几乎无破损。

第二、当PCI为95~90时,路面破损率≤0.4%,仅出现细微裂缝,路面状况良好,可不采取任何预防性养护措施。

第三、当PCI为90~70时,路面破损率≤1%,出现轻微裂缝,路面破损状况恶化速率提升,为防止损坏加剧,适宜采取稀浆封层、微表处、雾状封层的预防性养护。

第四、当PCI为70~60时,路面破损率≤4.5%,已经出现了轻微龟裂、松散、坑槽、路面渗水现象较明显,但还未影响到路面结构强度,但因渗水会加剧路面结构损坏,此时宜采取微表处、热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碎石封层、灌缝等预防性养护措施。

第五、当PCI为≤60时,此时应采取中修罩面或其它养护措施。路面结构性能基本已被破坏,道路养护者必须弄清道路结构功能失效的时间,在路面结构功能性能加速恶化前进行预防性养护,一旦结构损坏,预防性养护将不再可行。

三、创新养护理念,突出预防性养护

1、转变思想,创新养护新理念

建立与现实状况相适应的体制,建立专业性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先进养护设备,加大小修保养养护定额力度,加强养护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养护作业规范化,机械化,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增强预防性养护专项资金保障。

2、提高认识,抓住时机

充分认识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前提。预防性养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检测手段及时准确的对路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价抓住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及时发现早期病害,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预防性措施,才能确保预防性养护的效果。

3、健全制度,夯实预防性养护基础

(1)严格巡查制度,病害发现及时

公路巡查工作是日常养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采取日常巡查、定期巡查等方式,做到路况病害能及时发现。

(2)严格养护质量检评制度

建立养护数据库系统,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测,对路况进行评价,全面准确地评定路面的实际性能,给养护维修方案提供依照,恰当地制定维修保养措施。

(3)严格修复时限管理

在加强公路巡查,及时发现病害的基础上,对各种病害的维修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防止病害扩大,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4)注重小修保养,鼓励预防性养护

应高度重视公路小修保养,适当控制年度养护计划大、中修的比例,在制定年度养护计划时,应优先安排小修,鼓励预防性养护,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处理那些即将出现问题的路段,在即将出现时就通过预防性养护进行处理,使路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4、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现有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大多是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较少。公路养管部门应该在预防性养护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联合有关方面专家研究探索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5、结束语

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基础在于经济性最优。路面破损状况的有效评定有助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预防性养护,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同时,通过高效的预防性养护,使公路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不断地促进公路养护现代化,为我省公路养护事业服务,为西部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延社.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探讨[J].城市建筑,2013

[2]何万本,卢静.公路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探讨[J].交通科技,.

论文作者:骆方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分析论文_骆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