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作业现场管理方法研究论文_罗大伟

抢修作业现场管理方法研究论文_罗大伟

罗大伟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021000)

摘要: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的电力设备多处于地广人稀、极寒地区,夏季雷雨大风、春秋季等季节性大风等极端天气对线路冲击比较大,随之而来的紧急抢修也较多,由于抢修工作性质突然、紧急,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一旦10kV线路出现故障涉及停电范围较广、停电户数较多,因此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尤为重要。

关键词:用电抢修;故障排查;巡检

近几年随着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电网的飞速发展,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设备运行、维护、施工作业等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现行管理手段及安全设施的制约,现有的作业方式己经越来越不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

通过与其他供电公司的交流,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目前的抢修工作仅是通过电话方式汇报单位相关领导,存在着很多短板:领导不能全面的了解现场故障情况,物资需求,安全措施布置是否规范,作业流程是否标准等。

(2)现场作业时,需要在现场查询设施信息、地理信息等相关资料,工作人员携带大量图纸、文档纸面资料到现场,查询速度慢、图纸、资料更新滞后、准确性不高等,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

(3)对现场作业没有有效监督,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无法得到监控和保证。

(4)远程技术指导不能双向视频进行,只能根据现场拍摄图片或视频进行语音指导,交流难以直观准确实现。

(5)呼伦贝尔属于极寒地区,普通手机在冬天的野外使用时间很短,甚至不能开机,导致现场作业时请示和交流困难。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电力设备巡检、检修、试验采用现场标准化管理,并明确电网现场标准化作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电网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程序化,在国家电网SG186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将现场标准化作业纳入重点建设的内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供电系统已经有广泛的应用,系统功能相对完善。目前出现了一些功能简单的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软件系统,但其操作流程不符合规范,功能简单不能满足监督和技术协助需求,技术尚未完善。

现有的野外作业通讯联络依靠对讲机为主,对讲机不能实现现场视频图片的传输,不能真实反映情况,不利于技术沟通和事故分析。登高作业时,地面监护和技术负责人也不能看清作业点的具体情况,不能正确指挥和监督,更谈不上远程进行安全监督或开展技术协助。

国内的研究机构或供电单位,有研究过运用4G信号的视频安监装置(例如PDA装置),有的只能采集现场的总体视频,不便上塔移动采集或传输,更不能实现现场通话和视频传输,有的虽然能实现双向语音交流,但只能实现单向视频或图片传输,与我们目标研究的系统有实用性的差距。市面上推出的智能眼镜,只能一对一传输,且无线传输距离很短,不能胜任野外现场的需要。

经市场调查,目前尚没有一套适用于电力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时的视频信息交流和语音通话的智能装置来满足现场视频图片传输和语音通话,保证杆上杆下之间的联络沟通,管理人员实现实时远程监督和技术协助,还能对电力工人进行正确定位便于应急指挥和救援。

安全作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标准化作业。印度的魏尔曼首次系统地论述了标准化是一门新学科。现场标准化作业来源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思想,泰罗“科学管理”有三个基本的出发点,即在各项工作中,要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在作业过程中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也应该标准化,这些都是谋求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研发抢修作业现场管控系统的关键和难点如下:

(1)生产专业技术管理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研究:

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在生产技术管理计划、过程管控、闭环管理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对作业流程进行实时授权管理,从而达到计划与成果关联、过程与安全关联、结果与记录关联的目的,全面提升生产专业技术管理的标准化作业程度。

远程直观交互联络沟通功能研究,实现现场双向视频通话,可视频、图片双向传输和语音双向通话。

采用GPS和北斗技术,对作业过程进行人员定位,轨迹化管理。

(2)管控系统数据库的研发:

数据库主要实现功能:数据管理、作业指导书的自动生成、指导书的现场操作、统计分析。

1)数据管理(含视频、图片、语音数据管理):现场人员采集或现场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交互产生的视频、图片、语音数据按作业管理单位、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等进行分类管理,可查询、统计、轨迹描绘。

2)作业指导书的自动生成: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格式,根据标准化信息数据库、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结构化、模块化形式,完成指导书的自动生成。为了正确形成作业指导书,需要建立标准化作业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相关引用文件、准备工作、人员要求、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危险点、安全措施等内容。该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在其他生产MIS系统中提取,为此在系统中预留了专用接口,用于将设备数据自生产MIS系统中导入。数据库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系统按照各种类型的作业指导书的填写和审批流程,自动生成作业指导书的电子文档。

3)指导书的现场操作: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由工作负责人下载到工作人员的手持移动终端,工作人员现场执行。

4)统计分析:执行完的作业指导书导入管理系统,能实现按设备、单位、时间等为索引的历史查询。

(3)研制抗极寒,能长时间工作的工业移动终端,基于Android或IOS平台开发,可手写触屏输入,设备美观,携带非常便捷,运行稳定,极大程度提高标准化作业的便利性、准确性。移动终端内置系统分为现场作业人员端和管理人员端。现场作业人员端可对现场作业进行故障现场、安全措施、抢修单、故障处理后效果的拍照或视频录制或语音描述并进行上传。管理人员端可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流程进行分步授权,可远程视频或语音进行指导和安全监督。

移动终端基于Android或IOS平台开发,管理后台基于java平台和多层结构体系构建,采用mysql数据库,选用ExtJs/ Jquery组件来进行界面开发,应用服务层采用模块功能划分,统一的业务逻辑处理,一致的业务接口调用方式,数据实现层利用Dataset的强大功能。移动终端同时满足长时间工作和极寒条件下工作要求。

通过使用工业移动终端,以专业的指导软件为核心,强化标准作业的过程管控,对生产专业技术管理过程的安全和记录要求进行流程化管理,以达到计划与成果关联、过程与安全关联、结果与记录关联的目的;实现管理计划与现场作业结合,各下属班组实现刚性执行,实现标准作业的“工作流程化、记录规范化、过程痕迹化、管控技术化”,夯实了生产技术管理的标准作业基础建设,保证作业工作质量,全面推进专业管理的精益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我们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而所作的大量的调研分析发现事故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管理手段的缺乏,没有真正实现现场实时监督和标准化作业,致使事故频发,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企业的科学管理,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着重在生产技术管理计划、过程管控、闭环管理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达到计划与成果关联、过程与安全关联、结果与记录关联的目的,全面提升生产专业技术管理的标准化作业程度,研发抢修作业现场管控系统对于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很大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川欢,赵彦俊.电力抢修作业信息化管理探讨[J].机电信息,2016(30):118-119.

[2]林闽.“四新”引领下的电力行业信息化——浅谈移动终端在电力抢修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127-129.

[3]陈银峰,周鸣一.远控平台控制电力抢修专用车载LED屏[J].农村电气化,2014(04):61.

论文作者:罗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抢修作业现场管理方法研究论文_罗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