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_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_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相互关系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2)02-0007-06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由来及研究概况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何而来?有何内在的本质联系?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如何表现的?这种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有何不同的内涵与特点?其未来走向如何?等等。这些问题,既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领域,又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尽管两者研究的视角和层次不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通过揭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潘懋元先生所创立的《高等教育学》,从经济学和教育学学科交叉的角度,深入、系统、客观地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将其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从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论证这种关系的客观性以及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最初是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引伸出来的。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与条件,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还进一步表明,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其中生产对交换、流通和消费起决定性作用,而交换、流通和消费则对生产有反作用。最初把这种相互关系的原理运用到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中来,主要是基于对教育属性的初步认识:先从教育的消费性来看,它必须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才能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即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消费提供物质基础并最终决定教育的消费;再从教育的生产性来看,教育对劳动力再生产以及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以及对消费的拉动,则体现了教育的生产性对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交换和流通等方面也有制约和促进的作用。

总之,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原理,为我们初步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潘懋元先生提出的关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概述

这里为何用“经济发展”而不是用“经济”或“经济增长”?我是这么考虑的: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与经济发展一样,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的概念,又包含了经济制度和体制、社会变迁、经济结构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有关社会学方面的概念,它是量的概念,也是一个质的概念。若用“经济”这个词,往往容易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的概念。

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一方面,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经济体制决定高等教育体制、经济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结构、经济总量规模决定高等教育总量规模、市场供求决定高等教育供求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也有反作用,包括全面的适应和主动的适应。全面的适应,就是不能片面地适应某一方面而偏废其它方面;主动适应,就是要发挥主体的选择性功能,而不是盲目地适应经济变化的需要,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消极的作用。总的来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概括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一般的教育经济学很少谈到谁决定谁,更多的是谈相互制约——我觉得这还不够严密)。以下我们将从两个大的方面对这种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一)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社会活动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

物质生产以外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科技、军事、体育、教育、文化、艺术和卫生等,都是在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上才产生的,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对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客观地说,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可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内容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高等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它使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它使普通型的劳动力变为知识型的劳动力),它为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它的成本补偿和资金投入不能离开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否则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无法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其次,经济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变化。从形式上看,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变化,似乎是由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决定的,但实质上它仍是由经济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先从高等教育的需求来看,它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个方面。而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变化,又往往受到来自人口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基本的和最终的影响因素仍是经济。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只有当社会经济总量规模、速度扩大和提高时,对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的需求才会随之扩大;只有当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提高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需求才会有新的变化。而其它方面的需求如果没有经济发展这个前提,则不足以使整个高等教育的速度、规模和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来看,形式上,它是指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提供给家庭或个人的高等教育机会,但实质上,高等学校所能提供给家庭或个人的受教育机会是由高等学校自身的资源存量所决定的。而这些资源存量中,除了教师因素和场地等条件外,多数是由各级政府和社会所提供的,而政府的财政资助主要来源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资助则来源于企业的收益。总之,高等教育的供给是由社会总资源中分配给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和比例所决定的。

第三,经济发展决定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的结晶和成果,大多体现在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之中,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大多是由科学及其发展所决定的。尽管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科学的发展最终必须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总之,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成果的应用为中介而起作用的,而且,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将会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

第四,经济发展决定高等教育的制度与体制。经济发展既是经济学的范畴,又是社会学的范畴,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社会结构、社会再生产、经济体制和制度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制度在我国有公有制与私有制两种基本形式,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制度也有公立院校与民办院校两种。经济制度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决定作用,一般是通过国家的政治制度来间接实现的,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培养什么人,发展何种经济,始终是由掌握经济命脉的政治人物来决定的;经济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其深层的内涵是资源的配置方式。选择何种资源配置方式,一般不是随意的,它是由经济体制的类型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高等教育以科学技术为纽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随着生产力发展中科技进步因素的日益重要,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力,并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1.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要素:一是劳动力,二是资本;三是劳动生产率;四是科技进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通过这四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

第一,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决定经济低质增长或高质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当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提高时,经济增长表现为低消耗、高效益或低投入、高产出的高质增长;当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偏低时,经济增长表现为高消耗、低效益或高投入、低产出的低质增长。当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一般需要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专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把低素质的劳动力改造为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把普通型态的劳动力改造为技能型态的劳动力,进而在生产中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单位劳动的消耗降至最低,并使单位劳动的产出升至最高。人力资本理论也认为,教育程度越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

第二,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来提高人力资本增量并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当代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总量投入不仅仅指物力资本的投入,还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投资,其重点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包括人才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力质量方面,有着比其它各级各类教育更为明显的优势: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更高层次上的知识,它所进行的教育是以就业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身心发展更健全,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在高等学校各种流派、各种思想、各种学科、各种社团的影响下其独立性和创造性都相对较强。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增量,同时也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当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由汽车工业到石油工业再到软件业的转变历程,无不说明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这种知识型态的生产力又大多是在高等学校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中产生和完成的。因此,加强对高校科学研究的支持,实际上就是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往往是通过人才和科技进步这一中介因素来实现的。

2.对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起促进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的增长外,还应包括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应体现在对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促进作用上。社会发展目标,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有不同的追求和衡量标准: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分就业(失业率的上下限值为4%~6%)、均衡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低于0.4)、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所追求的是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按劳取酬、充分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显然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外,其它方面的追求基本上是一致的。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以下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对就业的作用。就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有两大特点:一是各类毕业生人数众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大、适龄人口的正常就业率低;二是一般性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且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发挥高等教育对就业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也有一定的成效。比如,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缓解一般性就业压力,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具备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方法,从根本上逐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使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适应现代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需要;通过在学校中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使更多的毕业生能正视个人兴趣与岗位需要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理差距,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动上真正处理好选择性就业矛盾。

第二,高等教育对均衡收入分配的作用。就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而言,通常是由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市场机制、社会背景以及劳动者个人能力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与劳动者个人能力直接相关的是受教育的状况。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进入高等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可能性越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因此,获得预期较高收入的机会也越多;相反地,受教育程度越低,进入低等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的可能性越大,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越小,因此,获得预期较高收入的机会也越少。据此,要想摆脱贫困,要想获得未来较高的收入,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无疑是一条捷径。总之,高等教育在均衡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差异上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许多国家在均衡社会各阶层收入差异方面曾采取过一些措施,如建立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个人所得税、增设银行利息税等等,但这些措施均没有高等教育的作用来得明显,因此有些学者把高等教育作为惟一的一种标本兼治的办法来看待。但客观地说,仅考虑高等教育这一单一因素的作用,还不足以根本解决收入分配差异的问题,因为这里还牵涉到受教育者未必都能进入高等劳动力市场,也未必都能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原因。总之,除了高等教育的因素外,还有社会背景、非认知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几种表现形式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一般性是通过不同的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形式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制约的,有的则是促进的,不一而足。

1.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形式

这种关系形式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它处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微观层面(注: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98页。)。比如,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与优化的关系等等。这里所说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和配置优化,指的都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与高等教育自身的活动密切相关,离开了高等教育这个载体,上述活动将变成纯粹的经济活动。高等教育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必须以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为物质基础,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使高等教育的活动正常进行。也就是说,没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也就没有相应的教育成果的产出;没有教育成本的核算也就无所谓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言;没有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可供配置的话也就谈不上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与优化。此外,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功能,也很能说明教育与经济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再生产,既是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之一,又是现代社会再生产的必备条件和手段。通过高等教育,把简单的劳动力变为复杂的劳动力,把一般型态的劳动力变为知识型态的劳动力,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的功能与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形式

这指的是高等教育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和某一阶段与经济发展的某一方面、某一对应部分和某一阶段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它处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层面。比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经济规模总量扩大引起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加快等。比如,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台湾在经济腾飞之前,主要依靠的是基础教育;经济腾飞初期,则得力于专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当经济步入稳步发展时期,则主要依靠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注:李泽或、武毅英等著:《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第6页。)。台湾的例子,说明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上对教育层次、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好顺应了其经济稳步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再比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当经济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高等教育也正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此时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明显;当经济发展过渡到工业社会,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时期,此时高等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都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也就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大众化阶段,此时高等教育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对知识的创新和生产的作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都是空前的。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

3.相互协调、主动适应的形式

指高等教育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主体的鉴别、判断和选择,再做出积极的回应(注:《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6月,第141页。),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满足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也就是“适度超前”发展。潘先生对“适度超前”的论述,在《新编高等教育学》第21页中是这么阐述的“所谓超前,只能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经过努力所能做到的适度超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首先,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可能提供给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确定投资的上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口变动、物价涨落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发展变动状况;其次,再根据高等教育效益滞后的特点以及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投资的下限;第三,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做到适度超前,就必须遵循“增长原则”和“弹性增长原则”,前者是指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要适当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后者是指人均GNP达到某一数值时,教育投资的比例也应弹性增长(如:当人均GNP达500美元时,GNP每增加1%,教育投资的弹性增长系数为1.19%;当人均GNP达800美元时,GNP每增加1%,教育投资的弹性增长系数为1.17%,即非固定的增长)。据一份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西方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上的波动周期,基本上是相一致的;而我国除了“文革”期间的不正常运行外,其它各个年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也基本上是一致的(注:谢作栩:《20世纪下半叶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波动研究》,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理论是在现有社会资源总量框架内的超前,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不会相背离。

4.相互制约、被动适应的形式

它与第三种形式正好相反,即主体的鉴别、判断和选择,无法对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做出积极的回应。比如前西德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高等教育规模未必随之扩大而是相对缩小,即多数人选择了就业而不是升学,高等院校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相反地,在经济总量缩小的同时,许多失业者又返回学校学习,使高等教育规模出现相应的扩大,使高校中的教育资源出现相对不足,这种“反周期”的现象(注:谢作栩:《20世纪下半叶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波动研究》,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中的特例。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战后的印度,该国在重振经济的过程中,虽选择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与之相配合,但由于过度投资高等教育(注:武毅英:《论人力资本观与教育投资战略》,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理论研究论文集)(第三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03-第220页。),使得高等教育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普通教育则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而在总量上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总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但贯穿其中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经济发展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如果偏离这条规律,可能有二种情况:一是特殊案例,如前西德就是一种特例,为何会出现这种特例?这是因为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但特殊性不一定就包含着普遍性的缘故;二是由经济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因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还要受到来自政治、文化、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最终决定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走向,如果仅用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就不可能全面、科学地解释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偏离现象。

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形式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1.高等教育与现行经济体制的关系内涵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究竞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经济为辅?抑或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经济为辅?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仍然较为普遍。其实,理论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划分,有两个不同的切入点:其一是从经济制度的视角来加以区分的,认为计划经济对应于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则对应于资本主义制度;其二是从经济运行方式的视角来加以区分的,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是相互对应或并行的概念,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当中。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后一种理论为基础,即承认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都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任何的社会制度当中。鉴于我国当前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况,高等教育在适应现行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理应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既要在整体上追求“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又要在各高校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树立起投资、成本和效益的观念。两种机制并存的状况以及如何发挥彼此优势的问题,将是我们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所面临的现实基础,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将在所难免。

理论上的难题主要有:(1)高等教育的商品性问题:探讨高等教育的商品性问题实际上是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与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和劳务市场接轨的问题。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和劳务市场是联系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探讨高等教育在哪些方面具有商品性,对于解决和处理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有着理论上的指导意义。目前对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以及服务价值具有商品性理论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对于毕业生是否具有商品性则有较大分歧。(2)高等教育的市场化问题。实际上是探讨高等教育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包括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进”市场机制的问题,以及如何使高等教育尽可能地“介入”市场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引进”市场的机制与观念,以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活力与生机,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需要“介入”物质商品生产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和劳务市场,否则就不可能发挥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里涉及到的理论难题主要是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完全市场化”、高等教育的服务价值如何在劳务市场中实现以及如何化解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等问题。

实际运作中的主要问题有:(1)多种办学体制与多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我国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公有制、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公有制的存在是公立高等院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则是民办(或私立)高等院校产生与发展的土壤。但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虽占有一席之地,但民办院校与私立院校的发展并没有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相应的平等地位,这当中所涉及的远不止是观念问题、制度问题和产权问题,还涉及有关学历、质量、竞争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2)社会资源配置主体与方式的转型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方式的适应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和方式与之相适应,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方式也不例外。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方式已从单一改为多样。比如,公立院校的资源配置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配置方式以政府的计划拨款为主,市场的资源调配为辅;而民办院校的资源配置主体,主要是由社会团体及个人组成,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市场配置为主,政府的宏观指导为辅。很显然,公立院校对于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导向不是很适应,而民办院校对于资源配置中的计划指导和行政干预也不是很适应。

无论是理论上的困惑,观念上的障碍,还是实践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都充分显示了这一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上,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独具特色的内涵,它从一个较为具体的角度或时间层面展示了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形式,从而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适应并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内涵

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进一步佐证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将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将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是通过科技知识的创新这一纽带才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科技知识创新一边连着高等教育,另一边又连着知识经济,它既是使知识因素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的核心所在,也是使高等教育从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关键所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对高等教育观念提出了诸多挑战,而且也对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很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积极回应,将使得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内涵变得更为丰富。

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是与传统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概念,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其本质特征有这几个方面:(1)“知识”的含义比传统的概念扩大了。既包括通常所说的知识和能力,又包括科学、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其中科学与技术是知识的核心所在,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和应用,整个社会的发展基础将趋向于全面的知识化;(2)知识将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这是最重要的特征;(3)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4)知识将在创新中发展并在发展中创新。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同时也影响到高等教育观念和功能的变化:(1)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以知识为基础),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化趋势(知识的创新、生产、传播和运用将一体化或产业化),从某种意义上,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将在许多方面发生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显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较之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而言,又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2)观念的变化。包括人才观、发展观、质量观、价值观和产业观等方面。人才观主要是指传统的科学教育和狭隘的专业教育应向素质教育、综合教育和创新教育方向发展;发展观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应摆脱功利主义的发展观进而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质量观主要是指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以单一的学术标准来衡量而应以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等多样化标准来衡量;价值观主要是指以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为主要基地的高等教育其创新价值和服务价值应重新审视;产业观主要是指人们应改变高等教育仍只是公益事业的观念,树立起高等教育是创新知识、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产业的观念,把教育投资看成是生产性投资。(3)职能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高等学校原有的职能将进一步扩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涵:高等学校不仅要传播、保存和综合知识,更应重视知识的筛选、创新、转化与生产;高等学校不仅要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不仅要成为知识、人才、信息、技术和服务的集散地,更要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学科的发祥地。(4)功能的变化。高等教育不仅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建设,包括注重“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个体和群体、教学与管理、教师和学生、学术与行政、现在与未来、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协调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作用的加强、观念的变化以及功能的进一步拓展,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也将日益明显。首先,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财富积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知识的创新和创新的人才,而知识的创新或创新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高等教育这块肥沃的土壤。其次,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也将制约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体现为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学科优势和管理优势等方面,而创新能力、教师水平、学生质量、行政管理、经费投入、科研成果、办学规模和后勤服务等因素则影响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强,培养的人才素质高、高新科技成果多、知识和信息的辐射功能强,自然对知识经济的支持就大。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是推进新经济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总之,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也充分阐释和论证了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是要体现其服务价值,而在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中,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作用除了要体现其服务价值外,更要体现其创新价值。

标签:;  ;  ;  ;  ;  ;  ;  ;  ;  ;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