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银行分行本土化问题_国有银行论文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银行分行本土化问题_国有银行论文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化论文,分支机构论文,正确认识论文,国有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倾向日趋严重,不仅对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产生不利影响,也弱化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已经引起银行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根源和复杂的体制背景。

从总体上说,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经济转轨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不存在分支机构的地方化问题;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之后,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推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几乎也不存在。在经济转轨时期,现行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以及制度背景等方面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相比,则又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这种特殊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由过去的纯政治行为转向以经济行为为主,并需要借助国有银行的资金力量来实现这种经济行为;国有银行也没有脱去传统的行政附属机构的外壳,不仅自身官商的色彩较浓,而且也需要借助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这就在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之间,形成了主动与被动并存的相互利益需求,虽然这种相互满足的利益需求从宏观上来看并不是经济合理的,但由于在转轨时期没有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而且现实的许多客观经济条件又为这种需求的形成与满足奠定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导致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行为日益地方化。

深入分析目前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的成因,我认为有以下具体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首先,从根本上说,国家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与目前我国的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社会化服务不太发达有着直接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资金,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资金流通与资金融通就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各种政府行为和非经济因素对资金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这样作为资金流通枢纽和资金融通中介的银行,一方面其业务活动必须要受到地方政府非正常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银行也会主动利用政府行政干预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同样,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银行用工与分配制度,也必然带有较明显的地方色彩。由于银行职员收入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的政策规定,这样在统一的国有银行系统内各地分支机构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银行人力资源配置也是以地方为主,其行为的地方化也就不可避免。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化服务还比较低,银行员工的生活服务以及子女教育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从而更加剧了国家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倾向。

其次,十几年经济改革形成的现实政治经济体制格局,是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现象产生的体制基础。在整个80年代的经济改革中,围绕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投资与经济管理权限,使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提出了政企分离、转换政府职能的新思路,但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地方政府关心经济发展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则形成了与宏观经济不利的经济分割,国有银行的纵向联系也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中不断弱化。譬如,制定一些地方经济政策或采取某些行政手段,阻碍国有银行系统内部正常的资金调度或横向资金融通。与此同时,金融改革中形成的国有银行体制也为地方政府的干预提供了便利条件。譬如,国有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地方政府在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领导任免中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而且地方政府提升干部的行政空间又远远大于银行系统,这就使得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行长们在权衡上级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时,往往将天平的砝码倾斜于地方政府。

再次,由于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国有银行尚未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原则建立起系统内部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致使分支机构自身的局部利益与全行的整体利益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偏离与对立。在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结构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存贷款水平存在着客观上的不均衡分布,而且基层行职工的实际收入与银行盈利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银行盈利高低又主要取决于贷款利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支出。存货水平分布的不均衡,要求上级行进行内部资金的调度,在没有公平利益补偿的情况下,存差行调出资金时,必然减少利息收入,而利息支出却没有减少;贷差行由上级行调入资金,利息收入增加,资金成本却没有同步增加。目前大部分国有银行在进行系统内部资金调度时,都没有充分注意到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平利益协调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单向利益转移行为,或在全行的财务分配上没有予以应有的调整,不仅带来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对立,还诱发了部分行的离心经营,从而加强了部分分支机构的地方化行为。

基于上述简要分析,对于我国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判断:第一,我国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而从经济基础上消除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现象,也需要有一个自然演进过程;第二,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换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实现的,这是我国国有银行经营环境与西方国家相比的一个重大差异,因为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不管经济,不存在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只要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就会使分支机构地方化立即消除,因而在设计国有商业银行模式时,既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又要兼顾中国目前的国情特点;第三,我国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在整个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趋势是:经济转轨初期呈现不断加强之势,尔后随着要素市场发育、政府职能转换和国有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不断完成,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将不断弱化。目前,我们还处于这一过程的上升阶段,预计一到两年以后开始好转。

当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对国有银行正常经营和转换机制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也要看到这种现象不可避免的客观基础,必须因势利导,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问题及时好转。一是地方政府作为影响我国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经营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将是近期很难消除的客观存在,为此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加以利用,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以便获得一个有利的发展位势,不断增大我们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二是适当调整业务工作重心,积极配合外部的经济体制改革战略,促进政府职能转换,加速要素市场发育,努力提高资金商品化程度,积极参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弱化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地方化的经济基础;三是随着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按经济区划改革的逐步实现,我们也应该及时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管理体制,逐步由目前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转向按经济区划调整分支行配置结构,相应改革管理体制,消除分支机构地方化的体制基础;四是加大行内业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尽量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原则,推进资金管理体制、资金调度方式、财务分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构造分支行之间、上下级行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管理约束机构,以增强内部凝聚力,从内部体制与机制上消除分支机构地方化的利益动因;五是调整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加强国有银行系统内的干部交流。可以考虑,以后国有银行新增人员以院校毕业生为主,毕业生分配不再照顾生源地,尽量实行全行异地安排,同时加强行内上下级以及分支行之间的干部交流,不仅领导干部要交流,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骨干也要实行交流制度,淡化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不正常人际关系。

标签:;  ;  ;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银行分行本土化问题_国有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