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公里的幸福路论文

四千公里的幸福路

文/图 日照市交通运输局 张守军

2018年9月中旬,通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陈家官庄村的“幸福公路”盐茶古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具备通车条件,这让该村党支部书记陈迎祥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的收获季节,村里的500亩板栗、3500公斤红薯,还有山楂直接从地头到了收购车,村民带着收入回家,脸上乐开了花。

2018年10月中旬,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传来好消息,日照市岚山区被确立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获得1000万元资金奖励。

级配碎石基层由于其本身工程特性限制,在施工中难以控制其平整度,但该指标对于后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该指标进行检测。本文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采用3m直尺法对试验段路基平整度进行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三是可控的未定性。首先,青年价值观不够稳定,会随着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这种未定性也就是我们能够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使之转向正确方向的可能性。其次,未定性还警示我们青年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消除价值观念多元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坚持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各界就必须共同营造有利于科学的青年价值观形成的环境。

今年,日照市把“幸福公路”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强力载体,编制完成《日照市幸福公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幸福公路”建设实施意见》,计划利用3年时间,开展“四千公里幸福公路”大会战。其中,2018年计划投资80亿元,实施1100公里幸福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截至11月份,全市已完成幸福公路建设750公里,完成投资54.43亿元。其中,农村公路开工项目51个,完成投资25亿元。巨峰镇薄家口村至黄墩镇大辛庄村道路改造工程、董常路已完工,岚山区县道日夏线中楼镇驻地西至莒县界改造工程、莒县龙山镇至寨里河镇路面大修工程、五莲县洪罗路等近20条道路主体工程完成,农村交通供给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着眼于让群众“行得了”“行得好”,日照市全面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了县域2元一票制、市域3元一票制的低票价、全覆盖运营体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客运全域公交化运营,谱写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新篇章。

这是一项造福全市百姓的利民工程,这是一条推动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东风,日照市创新推行“幸福公路+乡村振兴”新模式,实施突破农村公路攻坚行动,在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大地上勾勒出了一条条通向振兴的“幸福之路”。

量化幸福公路

多年以来,由于财力薄弱、投入不足,日照市农村公路建设长期滞后、欠账较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莒北莲西、港西岚西北”等贫困区域,现有公路普遍存在路面窄、破损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客气行驶在幸福公路上

盐茶古道幸福公路

结合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县级分拨中心、乡镇配送站和行政村物流网点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至2020年,日照市实现100%的区县建成物流中心,100%的乡镇建成物流配送站,70%的建制村设立物流网点;在有条件的公交场站、引进设置智能快递包裹柜,实现快递“公交化”。

在五莲县莲西区域,围绕助推脱贫攻坚,布局汪黄路、洪莒路、街杜路等8条道路,彻底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打通群众“致富路”。在东部区域,围绕发展生态旅游,布局了九仙山西门至国道342连接线、北黄路、董常路、苏邱路等12条道路,形成路路相通、景点相联、环环相接的旅游循环圈。为助推区域融合发展,20条道路中有9条连通莒县、东港、诸城、青西新区等周边区县,并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无缝对接,既构建县内“局域网”,又搭建县外“联结线”。

围绕科学合理布局农村路网,日照市按照“城乡一体、全域发展”理念,根据新建公路与周边区县、旅游景区、国省道“3个无缝对接”原则,对涉及道路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布局。积极探索与旅游、扶贫、产业等深度融合,做好“公路+”文章,把每条道路都打造成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幸福路,真正打通乡村振兴的“主动脉”。

增减翻译策略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一。然而,无论是增词还是减词,翻译范畴里强调的是,在不更改原文语义的基础上,为了更加符合目的语文本的语言系统规范,才可以考虑增词或减词。若减词使原文语义在译文中遭受缺损,不仅违背了忠实传达原文语义的翻译原则,对文学文本而言,还会降低文本欣赏的完整度,限制译文读者的联想空间。如:

对于在建道路,领导小组每周必到现场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每月通报并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查通报进度和质量;建立推进工作微信群,领导小组成员、各区县分管领导、责任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全部进群,第一时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探索引入“隐形人”评价体系,由第三方测评机构向用路人直接调查对公路行政许可、作风建设、服务措施、路容路貌等各方面服务质量的感受,并量化为“幸福公路指数”,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既要“行得了”还要“行的好”

2.1.2 伪三元相图研究纳米乳形成。分别以Cremophor EL40、PEG400、橄榄油和蒸馏水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相,伪三元相图考察了Cremophor EL40/PEG400质量比Km(2∶1、1∶1、1∶2)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图1),图中黑色部分代表纳米乳区。纳米乳区大小排序为(Km=2∶1)>(Km=1∶1)>(Km=1∶2)。

同时,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全市新建幸福公路采取路沿石平铺方式,增加道路宽度,并对路面宽6米以下的道路,每隔200米设置一处错车带,使道路安全性、通畅度大大提高。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学,由于其在实践中的数据量增加,使计量方面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进而使该时代城乡规划计量内涵更加丰富。具体表现为:

潍日高速日照段改变了日照市落后的交通状况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日照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李峰为组长的“幸福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图作战、挂图督战。对所有道路实行“路长制”,每条道路都有各区县领导包保,靠上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城乡公交相结合,编制公交发展规划,新改建的农村公路全部设置公交站点,建设港湾式公交站亭,确保道路竣工一条、设施完善一条、公交覆盖一条。城际、城镇、镇村公交三级网络框架初步建立,公交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让幸福公路全部通上“幸福公交”。

打造“幸福公路+”模式

围绕用好、用活农村公路,日照市实施“幸福公路+”模式,全力推进公路与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以路促旅、以路强农、以路添美”成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幸福公路+旅游。对新建道路,按照“一路一树、一路一景、路生美景、处处风景”的原则进行绿化美化,同步配套建设驿站、停车场、观景平台、港湾式停靠设施,使每条道路都成为景观路、旅游路。通过新建道路,将景区、景点、古村落、采摘园等串联起来,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全力打造“花海式”景观通道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宜人”的生态景观路,助推全域旅游,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幸福公路+扶贫。在立地条件差的莒北、莲西区域,莒县、五莲县克服山多、坡陡、施工难度大的实际,规划建设汪黄路、洪莒路等道路,彻底改变了该区域“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铺就了群众发家致富之路。

幸福公路+乡村振兴。五莲县充分发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带动效应,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对20条道路沿途8个乡镇的34个“空壳村”,由该县交发公司投资为每个村建设1处驿站,配套建设便利站、土特产市场、停车场、农家乐或乡村旅馆等设施。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景观之路、脱贫攻坚的致富之路、乡村振兴的产业之路、群众满意的幸福之路。

旅游路延伸千山万水、“村村通”连接千家万户、扶贫产业路带动致富增收,出门硬化路、抬脚有公交已变为现实。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穿越广袤的田野阡陌,日照市广大群众载着希望和梦想沿着“幸福公路”逐路前行,昂首奔上“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齐彬彬 美术编辑/王德本

标签:;  ;  ;  

四千公里的幸福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