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贝毒毒素的制备和活性研究

麻痹性贝毒毒素的制备和活性研究

缪宇平[1]2003年在《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1.天然海藻抗氧化剂—吲哚恶唑生物碱Martefragin A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麻痹性贝毒之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s的制备及其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海洋生物由于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高盐、高压、缺氧),可以为人类提供种类繁多、分子结构新颖、化学组成复杂、生物活性特异的海洋天然产物,从其中发现活性物质的几率为陆生生物的7倍。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竞争的又一热点。海藻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个重要家族,分为大型海藻和微细藻两大类。已从海藻中分离得到大量的天然活性物质,大多数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炎、抗氧化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论文研究海藻生物活性物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天然海藻抗氧化剂-吲哚恶唑生物碱Martefragin A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以从大型海藻—脆红网藻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吲哚恶唑结构的新型抗氧化剂Martefragin A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吲哚恶唑生物碱,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多靶点的生物活性筛选;第二部分为麻痹性贝毒之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s的制备及其测定方法研究,主要研究从微细藻—微小亚历山大藻中分离纯化膝沟藻毒素的方法,另外还对麻痹性贝毒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一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寻找用于治疗和预防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的疾病,如肿瘤、衰老退行性疾病等的新型抗氧化剂先导化合物。海藻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有叶绿素衍生物、类胡萝卜素、酚类化合物、二十二碳五烯酸(EPA)衍生物及多糖等,具有吲哚恶唑结构的化合物极少发现。Martefragin A是目前发现的来自海洋的惟一的具有吲哚恶唑结构的新型抗氧化剂。而且,吲哚恶唑这个环系在天然产物中很少见,其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报道比较少。吲哚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工作还没有人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以合理构效关系和药物设计学原理,根据Martefragin A的抗氧化机理,在结构上保留了其吲哚恶唑结构,在侧链上加以若干改造,如缩短碳链或引入芳环,以延长其共轭体系,同时在芳环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为了合成上述目标分子,本文以天然的2-甲基丁醇或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光学活性的4-甲基己酸和2-甲基丁酸,得到部分目标分子的侧链。以1,3-溴氯丙烷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合成原料色胺。在此基础上,以色胺或易得的色氨酸为原料,与不同的羧酸缩合得到酰胺,最后通过苄位氧化和分子内环合生成吲哚恶唑衍生物,共合成目标分子26个,其中25个为新化合物。包括中间体共合成51个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NMR、MS结构鉴定,其中有14个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确证。 本文自己建立了β-胡萝卜素-亚油酸和DPPH两个抗氧化活性筛选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由于癌症、衰老退行性疾病等都与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委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对本文合成化合物进行了初步体外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和P一388小鼠白血病细胞株抗肿瘤活性筛选,并在这四个模型的筛选结果基础上研究所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中发现叫噪嚷畔化合物丝,丝在p一胡萝卜素模型中活性(IC500.54,o.45nunol/ml)比阳性对照物BHA(ICS。o.84mmol/ml)强,在DpPH模型中的活性(xes。2.58,3.86mxnol/ml)比维生素E(ICS。12.56mmol/ml)强,另外创门在单胺氧化酶模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Ic500.18,0.19~ol/ml),在P一388抗肿瘤模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丫M时抑制率为70.8%,64.2%),上述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抗肿瘤、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间有一定的平行性,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我们的工作为寻找预防和治疗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的疾病如肿瘤、衰老退行性疾病等的新型抗氧化剂先导化合物打下基础。 麻痹性贝毒(PSP)是特异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毒性强烈,微量即可造成人类中毒死亡,而且没有解毒药。当它与钠离子通道结合后,将会使神经传导发生困难,对人的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PSP具有增强麻醉效力、舒张血管、抗心率失常、镇痛、解痉、止喘等作用,是良好的新药研究先导化合物。PSP主要来源于有毒涡鞭毛藻,由于它结构复杂人工合成至今没有成功。而且,由于涡鞭毛藻是微细藻,很难通过野外采集的办法大量得到。加入WTO后,麻痹性贝毒的监测已列为国内食品安全监测的常规项目,急需各种毒素标准品。由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麻痹性贝毒制备方面的文献报道。麻痹性贝毒标准品基本上依赖进口,而且很难获得,因为它毒性强烈可以作为生化武器,在国际上属于管制品。论文第二部分研究麻痹性贝毒的制备方法,一方面为国内毒素测定提供标准品,另一方面为以后的毒素结构改造做准备。研究内容涉及毒藻的培养,毒素的分离纯化和测定工作。 本文通过人工培养微小亚力山大藻,取其酸酒精萃出物经凝胶色谱分离得到麻痹性贝毒之膝沟藻毒素GTX一1,GTX一2,GTX一3,GTX一4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再经两次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在国内首次得到纯的GTX一4、GTX一1、GTX一3、GTX一2。本文还用小鼠生物试验法和HPLC法检测麻痹性贝毒。在麻痹性贝毒的快速测定方法探索过程中?

邱江兵[2]2014年在《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代谢转化及其生理生化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球近岸海域频繁暴发,其中有毒赤潮发生的频次和规模呈明显的上升态势。藻毒素作为一种新型微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传递至贝类体内后经生物转化生成成分更复杂的贝毒素,潜在威胁近海贝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ShellfishToxins,PST)是一类毒性强、分布广、衍生物多的贝毒素,曾多次引发人中毒及死亡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PST毒素是贝类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必检项目之一。近年研究发现,PST产毒甲藻赤潮污染的贝类体内含有一类新型化合物(如M1-4),它们是PST毒素C11位羟基或二羟基衍生物,具有相对低的毒性,被认为是贝类解毒过程的代谢中间体或终产物。该类新型代谢物的发现,为阐释贝类体内PST毒素的代谢轮廓提供了新靶标,为开展毒素“代谢组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论文以这些新型代谢物为靶标,选择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紫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这两种重要的经济贝类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贝类滤食产毒甲藻过程,监测PST毒素组分的变化和贝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并结合PST毒素与贝类消化腺组织的混合培养实验,探讨PST毒素在贝类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工作将为贝类麻痹性贝毒快速脱毒技术和解毒剂的研发,积累原始数据资料和理论基础,对于保障贝类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紫贻贝滤食产毒藻ATHK的毒素累积和排出实验结果表明:紫贻贝滤食产毒甲藻1d后即在其消化腺组织中检测到M1和M5,并在后面的毒素累积过程中检测到M3、M4、M7等代谢物,首次证实了紫贻贝滤食产毒甲藻的过程中能代谢转化产生M类新型代谢物,并推测紫贻贝能够快速排出这些代谢物以提高脱毒效率。同时,紫贻贝累积的PST毒素组分发生了β型向α型异构体的转化(如C2→C1、C4→C3)和N1位羟基的还原反应(如GTX6→GTX5),但未发生脱N-磺酰氨甲酰基的转化,并推测N1位羟基类毒素可能更易于被紫贻贝排出。麻痹性贝毒与贝类消化腺组织混合物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和紫贻贝消化腺组织与PST标准毒素、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提取溶液的混合培养实验中,均未发生明显的毒素转化,未检出M类新型代谢物。紫贻贝与虾夷扇贝相比而言,紫贻贝的消化腺组织对PST毒素的转化具有略强的催化能力。向贝类消化腺组织中添加谷胱甘肽还原酶能促进N-磺酰氨甲酰基毒素α型向β型异构体的转化(C1→C2);紫贻贝与虾夷扇贝相比而言,向紫贻贝消化腺组织中添加谷胱甘肽还原酶能明显促进氨甲酰基毒素α型向β型异构体的转化(GTX1→GTX4、GTX2→GTX3)。虾夷扇贝和紫贻贝滤食低密度(600cells/mL左右)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ATHK)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滤食PST产毒藻后,肌肉和消化腺组织中均产生活性氧(ROS),且肌肉组织中ROS浓度明显高于消化腺组织;而脂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主要出现在贝类消化腺组织中。虾夷扇贝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未被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受到轻微抑制后被激活,而主要依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用于清除机体内产生的ROS。紫贻贝组织中的SOD、CAT先后被激活,用于清除ROS,而GSH-Px、GR和GSTs等酶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较低密度的PST产毒藻环境中,虾夷扇贝和紫贻贝的抗氧化酶系统在清除藻毒素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中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聂利华[3]2005年在《贝类海产品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分析与亚急性毒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广州市售7种经济贝类为期一年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 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及低剂量PSP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为全面认识和评价PSP的毒性和危害、建立健全贝类海产品安全标准和监控体系提供依据和基础。 方法:PSP污染状况调查中,PSP毒性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成份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安全性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80μg STX/100g肉或4MU/g肉)。贝毒亚急性毒性实验中,麻痹性贝毒从市售污染贝类海产品中提取,提取液毒性通过小鼠法确定。大鼠随机分为5组,设3个染毒组,2个对照组。染毒组连续用PSP提取液灌胃5周,毒素剂量根据大鼠口服PSP的LD_(50)(184.1μg STX/kg)设置:高剂量组(H组),1/10 LD_(50)(PSP,18.4μg STX/kg);中剂量组(M组),1/20 LD_(50)(PSP,9.2μgSTX/kg);低剂量组(L组),1/40 LD_(50)(PSP,4.6μg STX/μg)。空白对照组(C1组)所用溶液为自然饮用水,溶剂对照组(C2组)所用溶液为经小鼠检测无毒的贝组织盐酸提取液(0.1 mol/L)。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染毒剂量每周按体重调整1次。第28、29天进行跳台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第31至34天进行游泳实验,测试肌肉运动耐力情况。第35天停止染毒,24 h后收集尿液、血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心功能等的检测;部分血样借助流式细胞仪等进行免疫功能的检测。取心脏、肝脏、肾脏、脑组织及骨骼肌(主要是小腿腓肠肌)进行病理切片观察,测定组织中Na~+、K~+-ATP酶的活力。 结果:PSP污染状况调查发现,所调查的84份贝样中,2个种9份样品的消化腺中有毒素检出;染毒贝类主要为栉孔扇贝(Chlamys Mimachlamys nobilis)和嵌条扇贝(Pecten albicans):不同贝样消化腺中毒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最高可达14.52MU/g肉。HPLC分析表明,毒素成份主要为B1、GTX2/3、GTX1/N及C类。染毒贝整体毒力(消化腺与贝肉的加权平均毒力)低于4MU/g肉,毒素最高含量仅为1.84 MU/g肉,所有贝类含PSP毒素均在安全食用标准范围之内。大鼠PSP灌胃染毒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PSP,4.6 ug STX/kg)大鼠的各项指标未

马菲菲[4]2012年在《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中的生物转化及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文中指出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是由甲藻产生的一类毒性很强的海洋生物毒素,食用受PSP污染的海产品能够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PSP毒素也能严重污染渔业资源,导致贝类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在一些有毒甲藻污染的贝类样品中检测到PSP毒素的新型化合物M1-M4,但已知产毒甲藻均不产生这类化合物,说明这些化合物可能是PSP毒素在贝类体内解毒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或化学降解产物。因此,针对PSP毒素的新型代谢产物,探讨贝类累积PSP毒素后的生物转化过程与机体免疫系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贝类PSP毒素的解毒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模拟扇贝和贻贝摄食塔玛亚历山大藻(产PSP毒素)的食物链,监测了贝类消化腺和肌肉组织中活性氧含量(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过程,同时应用LC-MS/MS方法监测了扇贝组织中毒素的转化过程,以期探讨贝类累积PSP毒素的过程中毒素转化与贝类免疫系统酶活性的响应,为揭示贝类体内PSP毒素可能的解毒机制积累数据资料。研究发现:扇贝和贻贝在累积PSP毒素的过程中引起氧化应激,导致ROS浓度升高。扇贝和贻贝的抗氧化酶系在清除ROS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扇贝组织中SOD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消化腺组织具有很高的CAT活性,能够用于清除体内的H_2O_2;而贻贝组织中的SOD和CAT酶活性均被激活,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_2O_2。扇贝和贻贝组织中GSH-Px活性也被ROS激活,并且其活性的变化范围和变动规律相似,可能受体内谷胱甘肽耗竭和再生过程的制约。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扇贝摄食塔玛亚历山大藻后,PSP毒素能够在消化腺组织中快速地累积,但在9小时染毒和72小时脱毒过程中未分布至肌肉组织。PSP毒素在扇贝消化腺组织中能够转化生成M1、M3、M5、M7和M9等新型低毒代谢产物,说明C1/2和C3/4毒素的C-11位较易发生去硫酸化反应。

姜沛宏[5]2012年在《湛江海域潮间蟹耐受麻痹性贝毒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麻痹性贝毒不仅存在于贝类,还广泛存在于鱼、虾、蟹等水产品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生物对麻痹性贝毒却似乎比较迟钝,其耐毒机理备受关注。本文在建立麻痹性贝毒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湛江海域钝齿短桨蟹、火红皱皮蟹和方形大额蟹等潮间蟹的毒性、对麻痹性贝毒的耐受性以及潮间蟹体液对麻痹性贝毒的毒性中和作用,对潮间蟹耐受麻痹性贝毒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揭示潮间蟹耐受麻痹性贝毒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通过探讨柱后衍生反应条件和流动相条件对反应荧光强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麻痹性贝毒膝沟藻毒素的最佳HPLC检测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柱后衍生反应条件:柱后衍生反应液为70mM高碘酸与含有0.12M氢氧化钾和0.75M甲酸铵的20%甲酰胺溶液的混合液,调整pH值在7.3-7.5之间,流速为0.8min/mL,柱后反应温度为50℃;最佳流动相条件为:甲醇浓度1%,庚烷磺酸钠浓度1.5mM,磷酸缓冲液浓度10mM,pH值7.3。2.在对潮间蟹毒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向潮间蟹体内注射贝毒溶液的方法探讨了潮间蟹对麻痹性贝毒的耐受性,并采用小鼠试验比较了潮间蟹体液对麻痹性贝毒的毒性中和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约12%潮间蟹样品的毒性超出水产品麻痹性贝毒卫生标准(4MU/g),各种潮间蟹对麻痹性贝毒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体液具有良好的毒性中和作用。3.以钝齿短桨蟹体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毒性试验,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分子量范围体液组分、蛋白酶解以及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体液毒性中和效果的影响,揭示体液中起到毒性中和效果的功效成分。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低分子组分,体液的高分子组分(≥10KDa)有明显的毒性中和作用,且经蛋白酶酶解后毒性中和效果消失,另外体液的毒性中和效果明显优于牛血清蛋白以及牛奶等不同来源的蛋白质。4.以麻痹性贝毒作亲和配体,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比较了AF-Epoxy-650M等树脂对体液中毒素结合蛋白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显示,AF-Epoxy-650M亲和树脂的分离效果最佳,分离获得了电泳纯的贝毒结合蛋白,SDS-PGAE电泳结果显示该蛋白由7个分子量不等的亚基组成。5.采用HPLC检测法,对贝毒结合蛋白与PSP毒素的结合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结合蛋白对所分析的GTXs、STXs、CTXs表现出不同的结合率,其中对neoSTX、dcSTX、STX的结合率较高,分别为72.27%、69.20%、56.92%;其次为GTX4,1,2,3,依次为61.45%,60.56%,33.56%,29.78%;而对CTX1和CTX2的结合率较低,分别为14.22%和15.04%。

连子如[6]2013年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海洋有机污染物和麻痹性贝毒分离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IT)是一种制备高分子聚合物的新兴技术,合成的高聚物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Polymer, MIP),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耐酸碱、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已经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分离和色谱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基于传统固相萃取而发展起来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phaseExtraction,MISPE),是近年来分子印迹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海洋环境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制备相应的分子印迹材料,通过离线模式的固相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建立相应污染物及其微藻毒素的分析方法,为海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麻痹性贝毒的分离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水产品养殖中已禁用的典型渔药-叁苯甲烷类物质作为印迹目标,分别制备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聚合条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的表面形貌、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分子识别机理等进行研究,同时对模板分子在聚合物上的吸附容量和选择识别性能进行考察,最后以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自制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离线模式下对天然海水和鱼虾样品中的孔雀石绿和结晶紫进行分离富集和检测。结果表明,自制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能去除样品中复杂基质的干扰,快速有效地对印迹目标实现分离富集,海水样品和鱼虾样品中均有叁苯甲烷类物质检出,但浓度低于国家现行标准。2)近年来,随着近岸海水养殖的迅速发展,青岛胶州湾内的水产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日益增大,养殖水体已有恶化的趋势。磺胺嘧啶是水产养殖中已禁用的磺胺类抗生素的一种,但因其价格低廉,存在偷偷使用的现象。本文以传统的本体聚合法制备磺胺嘧啶印迹聚合物,并制成固相萃取小柱,将其用于胶州湾海水中磺胺嘧啶的测定,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79.17%-86.54%,相对标准偏差RSD是2.43%-4.32%(n=3),大面调查的七个海水样品中,从湾西部两个站位中检出磺胺嘧啶,海湾的东部和中部均没有磺胺嘧啶检出。3)随着毒素监测在国内的广泛开展,麻痹性毒素的分离纯化,引起了人们的日益重视。膝沟藻毒素GTX2,3是我国海域产毒赤潮藻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麻痹性贝毒,毒性较强,分离提取难度较大,价格昂贵,本文采用片段印迹,选取膝沟藻毒素的结构片段咖啡因作为虚拟模板,悬浮聚合法在水相中制备了分子印迹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测定仪对印迹微球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平衡吸附实验对膝沟藻毒素GTX2,3在印迹微球上的分子识别能力进行考察,为下一步从产毒的微藻毒株中提取膝沟藻毒素提供了研究基础。以上一步实验中合成的咖啡因分子印迹微球为填料制备固相萃取小柱,在离线模式下联用HPLC,优化淋洗和洗脱条件,建立了膝沟藻毒素GTX2,3的分离提取、检测的方法,最后,从产毒微小亚历山大藻株和塔玛亚历山大藻株的藻细胞粗提液中分离提取膝沟藻毒素GTX2,3。结果表明,GTX2,3提取率大于80%,粗提液中的其他毒素成分(如C毒、GTX1,4)经过印迹固相萃取后已经检测不到,自制印迹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效率较高,柱效稳定,印迹微球经再生处理后,可重复利用至少7次以上。

苏建强[7]2002年在《海洋细菌调控赤潮藻生长、产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灾害,随着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如何科学的进行赤潮管理和减灾,有效地进行赤潮防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对赤潮的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防治虽可迅速有效的控制赤潮,但所施用的化学药剂给海洋带来了新的污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生物防治技术。海洋细菌由于其本身的种群多样性、生理生化类群多样性、生态功能多样性、遗传特征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同赤潮藻类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菌杀藻现象为微生物防治赤潮提供了可能途径,因此菌藻关系已经成为当前赤潮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实验选择赤潮多发区、易发区厦门西海域为本课题研究领域,以发生频率高、范围广、危害严重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研究了在可控生态条件下几株分离自厦门西海域海洋细菌对A.tamarense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从厦门西海域沉积物中分离获得9株菌落特征差异较大的细菌,分别取名为P_(12)、P_(14)、P_(33)、P_(35)、P_(37)、P_(42)、P_(44)、P_(54)、P_(61),菌藻相互关系的实验结果显示,P_(42)、P_(44)、P_(54)四株海洋细菌具有一定抑藻生长效果,并同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海洋细菌S_(10)一起进行下一步实验。 2.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用的A.tamarense藻株毒力约为(0.95~12.14)×10~(-6)Mu/cell,属于低毒藻株;该藻株在对数生长中期(12-14d)达到毒力最高峰,中后期(14d后)逐渐下降,并在静止期达到最低点。 3.S_(10)、P_(42)、P_(44)、P_(54)在特定实验条件下与A.tamapense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相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海洋细菌对A.tamarense的生长和产毒有不同的影响: ① 菌株S_(10)在较高浓度下(6.34×10~(10)、6.34×10~8 cells/ml)对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6.34×10~6 cells/ml)抑藻生长作用较弱。不同浓度的S_(10)能有效的抑制了A.tamarense细胞内PSP毒素的产生,且较低浓度S_(10)(6.34×10~6 cells/ml)效果较好。 ②菌株P_(42)对A.tamarense的作用恰好同S_(10)相反。在较低浓度下(6.34×10~8、6.34 X10‘CeIIS/ffil)明显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在较高浓度下(6.34X10’‘CCllS/ffil) 作用较弱。不同浓度的菌株 P。2也能有效的抑藻产毒,且在较高浓度下(6.34 X 10‘*cells/*l)作用较明显。 ③高浓度的菌株 P。。门刀7X 10” cells/ml)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藻细胞的增长,而 较低浓度的菌株 P。。(l.07X 10’、l.07X 10’cells/ml)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藻细 胞的增殖;中间浓度的菌株p。。(8.96X10‘。eifs/ml)有一定抑藻生长作用,其它 浓度作用不明显;菌株P44、P54同塔玛亚历山大藻产毒之间的关系相似,即一定 浓度的菌株P44、P54在藻细胞对数生长初期有较弱的抑藻产毒作用,到后期,这 种作用逐步减弱。总体来看两者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作用较弱,远不 如菌株a、P42的作用强烈。4.不同pH、不同盐度条件下菌株S;。对Atamarense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①该藻株适宜生长叫为6-8,适宜盐度为20%H4%。 ②对照组在不同pH条件下,藻细胞毒力差异显着,且随着pH升高而下降;在不 同盐度下藻毒力差异显着,且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增加,到盐度为30%。时达到最 高,然后逐渐下降。 ③菌株SI。门刀ZX 10’tCllS/ml)除在PH等于6时促进藻类的生长外,在不同pH、 盐度下均能有效的抑藻生长和产毒,且在pH等于7、盐度34%0时其抑藻生长作 用最强:在…等于7时抑藻产毒效果较好;其抑藻产毒作用强度不随着盐度变 化而变化。

于姬[8]2009年在《北黄海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双壳贝类养殖品种,年产值50多亿元。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是由有毒甲藻分泌产生的天然生物毒素,是对海产双壳贝类食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最主要贝类毒素之一。为全面了解养殖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的周年变化规律,采用小白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t detector,HPLC-FLD)分析我国北黄海的浮筏养殖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含量分布及组分构成。其结果对于制定我国贝毒安全限量,实施贝类养殖区监控计划,保障消费者安全,维持海水养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小白鼠生物法结果表明,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周年变化范围为未检出-2312.5 Mu/100g,超标率为29.2%,超标样品中毒素的平均含量1139 Mu/100g,超安全警戒值近叁倍;高效液相色谱法显示周年变化范围26.20-833.96μgSTXeq/100g,超标率为79.2%,超标样品中毒素的平均含量277.48μgSTXeq/100g,超安全警戒值近3.5倍。两种结果显示虾夷扇贝春季污染最严重,最轻为秋季。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组分分析表明:麻痹性贝毒结构以毒性最强的氨基甲酸酯类毒素居多(占总含量82.15%),其中GTX4和neoSTX为主要组分(占55.2%);其次是脱氨甲酰基类毒素(占11.63%),主要为dcGTX2(占10%);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浓度虽大,但其本身毒性弱,占总含量比例较小(6.22%)。虾夷扇贝内脏团中PSP含量最高,其它器官依次为:外套膜、雌性性腺=腮、雄性性腺、闭壳肌;各器官麻痹性贝毒组分也不同,闭壳肌组分结构类型最少,仅有GTX2-4和C1-2;内脏团毒素成分最复杂,包括GTX1-4、neo-STX、STX、dcGTX2-3、C1-2和GTX5。高效液相色谱衍生荧光方法比小白鼠生物法的灵敏度高,两种方法经过t检验(P>0.05),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田华[9]2009年在《麻痹性贝毒的累积、转化、排出过程及预警诊断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代表性海产双壳贝类,研究麻痹性贝毒在双壳贝类体内累积、转化、排出规律,建立海产贝类贝毒的预警诊断指标,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和方法。结果如下:(1)研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产毒与培养阶段的关系。结果显示细胞毒素含量在对数生长初期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2)通过短期投喂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实验,研究了PSP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过程。实验发现PSP毒素能够在栉孔扇贝体内迅速累积但排出速率却较慢,内脏是毒素累积的主要部位,主要含有GTX1和GTX4。肌肉和生殖腺中的毒性很低,而肌肉和生殖腺中主要含有GTX2和GTX3,累积和排出速率均很低。(3)通过投喂不同密度的毒藻实验,研究了不同毒藻密度与麻痹性贝毒含量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密度组间PSP毒素累积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密度的毒藻对毒素累积有影响,随着毒藻投喂量的增加,毒性大小增加,毒素累积率逐渐降低,停止投喂毒藻后蛤仔体内的毒性迅速下降。在2.0×10~7 cells/d、7.0×10~7 cells/d、1.1×10~8 cells/d和2.0×10~8 cells/d四组实验的排出过程中,对投喂饵料组和饥饿组的比较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ANOVA)得出P<0.05,两组数据差异显着,饥饿组的毒性均高于投喂饵料藻组。投喂7.0×10~7cells/d组累积到第10天的总毒性为82.9μgSTXeq/100g,经过10天的排出过程后,投喂饵料组下降到8.36μgSTXeq/100g,排出速率约为7.45μgSTXeq/100g·d~(-1)。此外,饥饿组排出速率为6.26μgSTXeq/100g·d~(-1),因此本实验所用菲律宾蛤仔应属于快速排毒者。(4)实验采用定期投喂以及连续投喂两种方式,比较了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体内累积、转化、排出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着,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麻痹性贝毒在蛤仔体内的累积,且有助于毒素的排出,而不同的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也有影响,但不如对蛤仔的影响显着。此外,不同投喂方式也导致了麻痹性贝毒种类存在差异,连续投喂方式下蛤仔体内主要是GTX2,可能主要是由其他种类转化而来,定期投喂方式下主要为GTX1,而扇贝体内GTX4比例最高,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体内GTX4的比例略高于定期投喂的,但累积与排出过程的毒素种类比例变化不显着。(5)实验将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竹蛏叁种贝类的不同组织分离后与毒藻的提取液进行体外培养,发现麻痹性贝毒在叁种贝类的不同组织体外转化存在种间差异与组织特异性,此外N-OH类毒素(GTX1、GTX4)能够被还原成N-H类毒素(GTX2、GTX3)。加热实验证实了酶能够影响毒素的转化。还原剂能够参与PSP毒素在扇贝内脏中的转化。(6)实验在胶洲湾海域根据毒藻密度以及贝毒含量为指标建立起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类型有毒赤潮预警诊断指标,初步在实验海区实现了腹泻性贝毒类型赤潮的预警和试预报,为赤潮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诊断指标。

张树刚[10]2006年在《亚历山大藻产毒生理及合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调查了中国东南沿海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毒的含量和组成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叁株亚历山大藻毒素含量和组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细胞周期和生长周期产毒亚历山大藻毒素的生物生产;研究了不同毒素组成的亚历山大藻中硫转运酶的活性及其理化特性;比较研究了有毒和无毒亚历山大藻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及毒素指示蛋白作用,探讨了亚历山大藻中毒素的合成途径,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16株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麻痹性贝毒组成,发现中国沿海的A. affine均不能生产麻痹性贝毒,而A. tamarense和A. catenella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亚历山大藻的毒素组成均以低毒性的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2(约占总量的60-70%)和膝沟藻毒素GTX5(约占总量的20-30%)为主,此外还含有痕量的C1,GTX1,GTX4,GTX3和新石房蛤毒素neoSTX等。研究了不同生长期、不同温度、盐度以及营养盐条件下,叁种产毒亚历山大藻A. tamarense DH01, A.tamarense MJ02和A. tamarense GX02细胞中麻痹性贝毒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表明在指数生长期细胞毒素含量(Qt,fmol/cell)要高于平稳期的细胞毒素含量,毒素含量随温度、盐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氮限制时细胞毒素含量低于氮源充足时的细胞毒素含量,而在磷限制时细胞毒素含量要远高于磷源充足时的细胞毒素含量。但在上述各培养条件下,叁种亚历山大藻细胞中的各类毒素组分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稳定。运用细胞同步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塔玛亚历山大藻A. tamarense CI01不同细胞周期中细胞毒素含量与组成的变化,揭示毒素合成在细胞周期的G1期,由光诱导合成,而在其他细胞周期则不合成毒素。比较分析单细胞C1,2毒素和GTX2,3毒素合成时间及速率,结合细胞中硫转运酶的作用,推测在A. tamarenseCI01中细胞首先合成膝沟藻毒素GTX2,3,在硫转运酶的作用下,再进一步转化为C1,2毒素。比较研究了不同毒素组成亚历山大藻中硫转运酶活性,结果表明,除在南海筛选的一株产毒亚历山大藻A. tamarense CI01中检测到硫转运酶活性外,其他产毒株中均未检测到硫转运酶活性,在无毒株A. tamarense CCMP2023中也未检测

参考文献:

[1]. 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1.天然海藻抗氧化剂—吲哚恶唑生物碱Martefragin A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麻痹性贝毒之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s的制备及其测定方法研究[D]. 缪宇平. 复旦大学. 2003

[2]. 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代谢转化及其生理生化响应[D]. 邱江兵.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 贝类海产品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分析与亚急性毒性评价[D]. 聂利华. 暨南大学. 2005

[4]. 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中的生物转化及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D]. 马菲菲.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 湛江海域潮间蟹耐受麻痹性贝毒机理的初步研究[D]. 姜沛宏. 广东海洋大学. 2012

[6].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海洋有机污染物和麻痹性贝毒分离检测中的应用[D]. 连子如.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7]. 海洋细菌调控赤潮藻生长、产毒作用的实验研究[D]. 苏建强. 厦门大学. 2002

[8]. 北黄海虾夷扇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研究[D]. 于姬.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9]. 麻痹性贝毒的累积、转化、排出过程及预警诊断指标研究[D]. 田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0]. 亚历山大藻产毒生理及合成机制研究[D]. 张树刚. 厦门大学. 2006

标签:;  ;  ;  ;  ;  ;  

麻痹性贝毒毒素的制备和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