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杨玉林

创新创业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杨玉林

杨玉林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而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模式是建立一支高品质辅导员队伍的关键所在。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在培训、考核等相关管理机制中依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供以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 ;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问题;对策

引言

高校倘若想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那么应当从组织、等诸多方面着手,而在这其中,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最为基础的保障。无论是招聘还是培训等相关环节中建立完善的机制,不但可以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壮大,而且也为高校可以有效管理辅导员创造有利条件。

1当前辅导员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培训制度存在问题,导致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不够

从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辅导员培训机制依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这不但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不一致,而且也会对辅导员的培训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训理念比较陈旧,无法遵循“以辅导员为本”的培训理念;第二,培训体制不够完善,即使我国已经建立了关于辅导员的培训模式,然而就一些辅导员而言,出国培训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通常都是在高校内部开展培训工作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培训方式的存在导致辅导员培训方面处于薄弱的状态,同时某些高校也没有完善的培训系统;第三,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化。大部分还是倾向于理论的传授、案例研究等内容,而缺少了互动的环节。

1.2职业发展制度存在不足之处,致使辅导员在发展的时候受到了阻碍

我国已经对辅导员实行了“双线晋升”机制,也就是不但可以享有行政级别的晋升资格,而且也享有教师职称系列的晋升资质。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进而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职称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复杂、单调的特点正是辅导员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样就致使辅导员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第二,职务晋升空间不大。和职称评聘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辅导员在职务晋升方面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有效促使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1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增强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与从业热情

对于辅导员考核流程来说,最为主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考核的主体进行确定,妥善处理谁来考试的情况。无论是对于人事组织部门来说,还是就学生管理部门而言都作为考核的主体,与此同时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及其同事对辅导员做出的相应评价;第二,利用恰当的考核手段,有效处理如何考核的情况。除了要对结果考核引起重视以外,还应当将过程考核考虑在内;第三,规范阐述考核结果,妥善处理考核应用的情况。确保考核的结果要做到实事求是,禁止出现夸大其词的情况。不但要肯定成绩,而且还要阐明问题所在,进而推动辅导员在日后工作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2完善职业发展制度,促进辅导员的职业提升与合理流动

倘若想要确保辅导员队伍可以实现稳定的目的,那么不仅仅需要辅导员岗位处于凝固化的状态。科学有序的流动可以增强辅导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对高校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站在内部流动的立场来说,高校应当进一步促使辅导员能够和相关管理人员、及其专业教师之间保持亲密的沟通,从而促使辅导员发展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辅导员的发展引起重视,为今后干部竞聘选拔工作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把辅导员的培养渗透到关于师资培训内容中,并积极鼓励具有一定资质条件的辅导员依据具体环节转任专职教师。

2.3完善招聘录用制度,严把辅导员“入口关”

对于招聘方面来说,高校应当从以往单独招聘的方式逐渐转变成联合招聘的模式。就专任教师招聘而言,因为涵盖的专业比较多、实际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就会致使联合招聘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与此不同的是,就辅导员招聘而言,不同高校可以依据对公务员及其相关事业单位的招聘经验,和某些同等资质的学校联合在一起开展招聘工作。显而易见的是,高校实施联合招聘的工作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将招聘水平加以提升;第二,避免人情、权力等相关因素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优中选优的效果。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论述,可以清楚的看到:高校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科学有效的管理辅导员队伍。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辅导员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对策,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申雪寒. 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陈正芬.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武林. 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刘浩.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5]郑皓,王晓光,张硕. 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品牌(下半月),2015,(03):121-122.

[6]张丽芳. 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7):156-158.

[7]陈璇. 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2):153-154.

[8]陈飞. 精细化管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5):134-135.

论文作者:杨玉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创新创业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杨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