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发展,文化,财富,财富_艺术论文

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文化瑰宝异彩纷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瑰宝论文,异彩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昆曲艺术列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首次隆重宣布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学忠大使代表中国上台领取了证书。宣布的代表作共有19个,中国昆曲艺术荣登榜首。获得这一称号的亚洲国家最多,共有6个,欧洲5个,美洲4个。在初评的基础上,由18位国际知名的专家、艺术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对32个项目进行了严格评估,最后选定了19个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是4个惟一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并授予代表作荣誉称号的项目之一。

近年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广泛重视。教科文组织一向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保护和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国际的公认,被视为肯定文化特性、促进创造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致函各国,正式启动了该组织发起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入选项目要求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并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昆曲艺术在我国已经有了70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文化部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函后,认真研究和部署了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昆曲艺术的申报单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高等的艺术研究机构,50年来,一直从事我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此次申报工作中,该院在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系统详实地说明了我国昆曲艺术的珍贵价值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影响程度,以及目前这一艺术形式的濒危程度。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宣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必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反响。昆曲艺术是我国最宝贵的古老戏剧遗产之一,此次首批入选“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于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部副部长 潘震宙

中国昆曲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珍品,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的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也具有很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和印度歌舞称之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昆曲能够作为代表我国古典戏曲最高艺术成就的表演艺术,得以完整保存并发展至今,深得国内国际专家的赞誉,体现了党和政府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成果。昆曲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的稀世艺术瑰宝。今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

自清末起,昆曲一直处于衰落状态,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南昆靠“传”字辈演员,北昆靠老一辈散落民间的艺人韩世昌、白云生等坚持演出,才使昆曲艺术得以传承而未断线。但由于得不到重视,也从未得到当时政府的资助,致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衰败至国内无一个专业剧团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伊始,鉴于昆剧的宝贵价值,党和国家即予以大力扶植,积极提倡。1949年,周总理委托文化部派人将散落在北方各地的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等昆曲艺人邀集到当时的综合性艺术团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教;1954年,上海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昆剧学员;1956年,浙江国风苏昆剧团编演了昆曲《十五贯》,毛主席看了两遍,周总理观后在中南海紫光阁召开了座谈会。《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了社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随之浙江苏昆剧团、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湖南昆剧团相继成立。当时北方昆曲剧院属文化部,是在周总理亲自领导下组建起来的。这些昆曲院团大力培养人才,改编和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使昆曲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兴旺景象。

“文革”中,昆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又受到严重摧残,所有昆剧院团都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帮”后又重得新生,但元气俱伤,步履维艰。为此,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就昆曲问题于1984年上书胡耀邦总书记,直陈昆曲艰难困境。文化部根据胡耀邦同志批示的精神,于1985年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了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在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期培训班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手段,共抢救传统剧目133出。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并于1987年12月17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昆剧抢救继承剧目汇报演出”,共演出折子戏33台、大戏2台。为了进一步加强昆曲工作,1995年,文化部调整了昆指委,充实了人员,加强了老专家对昆指委工作的指导,一批在一线工作的院团长和有关文化厅局负责此项工作的成员进入了昆指委,使昆指委更加精干务实,工作更具实效。根据原有的对昆曲的保护政策,文化部提出了现在的昆曲工作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一系列振兴昆曲的活动。

1.昆指委拨出专项经费,抽调专人对全国现有6个昆剧院团进行调研,提交了《关于全国昆剧院团的调查报告》,报告分4个部分:(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昆剧的历史进程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昆剧的重视;(二)当前振兴昆剧的积极因素和希望;(三)当前昆剧面临的主要问题;(四)对振兴昆剧的建议。在这一基础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交了《抢救振兴昆剧刻不容缓》的报告。2000年,经文化部外联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1996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96全国昆剧新剧目观摩演出”。6个昆剧院团9台戏参加了演出。出现了一批新创和加工修改提高的新剧目,如《偶人记》、《西厢记》、《桃花扇》、《少年游》、《司马相如》等,展示了昆剧近年来的创作和人才培养的成就。

3.2000年4月在苏州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节暨昆剧古典名著展演”,全国6个昆剧团和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参加了演出。首届中国昆剧节暨古典名著展演是中央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昆剧贯彻八字方针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一)昆剧队伍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发展壮大,随着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的成立,使昆剧院团达到了7个;(二)一批优秀剧目经过继承、创新,更富有时代感,更具有当代审美意识,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三)昆剧的观众稳步增加,在海外的影响日益增强;(四)昆剧艺术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从市场的前景看,总体呈上升趋势,有希望不会成为博物馆艺术,而在21世纪中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五)昆剧节中一批近几年各团培养的青年演员已逐渐成熟,将成为昆剧下一步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昆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当前昆曲面临的主要问题

直接担负振兴昆剧这一使命的7个昆剧院团所,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昆剧振兴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近年来在院团体制改革的文件中,缺乏对昆剧的具体保护政策,一些正确的原则精神到了下面难以落实。2.经费严重不足,艺术创作演出无力投入。3.从业人员工资过低,人心涣散,人才流失,队伍思想不稳定。4.医疗费用不堪重负,致使本来困难拮据的经济雪上加霜。5.优秀演员后继乏人,年龄普遍偏大。6.优秀青年尖子演员演出剧目日益减少。7.缺乏适合昆剧演出的剧扬和硬件设施。

三、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

保护昆曲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体现。振兴昆曲主要靠昆曲自身的艺术力量及昆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性,但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证和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

1.确定昆曲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制定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文化部要在1985年、1987年所发的两个保护昆曲文件的基础上,继续贯彻昆曲工作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保护昆曲的具体办法,把振兴昆曲的政策落到实处。

2.建立“保护振兴中国昆曲艺术专项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资助昆曲院团复排经典保留剧目和新剧目的创作排演,支持抢救和保护濒危剧目和老艺术家声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3.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稳定队伍,增强向心力。保证昆曲院团100%全额拨款,提高创作人员的稿酬。

4.抓紧培养昆曲艺术人才工作。有计划地在艺术院校举办昆曲演员进修班,昆曲编剧、作曲研修班,确保昆曲艺术后继有人,传延不断。

5.在艺术剧院团布局的调整中保证昆剧团的相对独立的建制。各地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现有昆曲艺术院团的建设。

6.通过举办艺术活动,推动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1)今年8月在杭州举办“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庆典活动,同时,召开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年会。(2)2002年举办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3)适时举办全国昆曲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昆曲经典剧目示范演出。

7.加强艺术评论和舆论宣传。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做好优秀昆曲剧目的评介和推广工作,为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扩建或重新选址建立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

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发言摘登

刘厚生(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感谢文化部为昆曲做了件好事,为昆曲的保护振兴开了个好头,同时也希望文化部昆指委加强工作班子的力量,制定出近年的昆曲工作措施,只要我们的昆曲工作者延绵不断,昆曲一定会有观众和市场。我们要用科技手段,保护继承现在还健在的著名艺术家的优秀剧目,同时要重视昆曲作家、作曲家的培养,比起其他剧种,昆曲的剧本创作和作曲更难。另外,还应开一个准备充分的昆剧艺术研讨会,研究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在理论上准备好了,实践才能健康发展,要对昆曲的研究人员给予奖励。

郭汉城(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昆曲被世界承认,是我们国家值得自豪的事情,文化部今天就保护振兴昆曲提出的意见很及时,必将对昆曲的保护振兴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意见中所提出的措施得到具体实施,昆曲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保护振兴昆曲,经济上不是最大的困难,而是思想认识最重要。我认为,保护继承是重点,观众问题不要指望人人爱看昆曲。我们要借这次东风搞一些纪念活动,扩大昆曲影响,同时要抓紧做好保护继承工作,重点培养人才,保护与继承要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结合明年的昆曲节,推出一批精品折子戏。在发展昆曲的艺术建设上,改编整理很重要,要搞出古典味道,要重视表演艺术,反对对昆曲实行大包装。保护振兴昆曲,既要充满信心,又要面对困难,不能浮躁,要耐得住寂寞。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做好对表演艺术精粹的传承工作,昆曲艺术才能得以延绵不断,昆曲传习所不仅为我们培养了一批保护振兴昆曲的中坚,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剧目和精湛的表演艺术。今天,我们同样要把现在健在的著名艺术家的表演艺术精粹加以保护继承,使我们昆曲艺术发扬光大。在新形势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要努力担负起研究昆曲的工作,正如家正部长提出的那样,要对昆曲的内涵及本质特征进行再认识,把握好保护、继承、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理顺一些问题,以指导实践。

吴天行(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浙江的文艺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报道以及介绍中国昆曲的文章,浙江图书馆最近借阅昆曲资料的人很多,出现了一股昆曲热。我非常赞同孙家正部长提出的要对昆曲内涵及本质特征进行再认识以及要辩证把握保护、继承、创新、发展之间关系的意见,只要我们透彻地认识了昆曲的内涵及本质特征,把握好保护振兴昆曲的八字方针,就能使保护振兴昆曲进入正常轨道,经济上不存在问题。对于今年浙江昆曲的工作,我们主要要做好今年8月在杭州举行的“纪念昆曲传习所建所80周年暨纪念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庆典活动”,打响新世纪全国保护振兴昆曲活动第一炮。

吴爱华(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昆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是演出市场疲软,二是经费缺乏。经费问题通过特殊政策可以得到解决,但昆曲的观众、市场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昆曲的振兴不仅要靠政府的支持,更要靠昆曲艺术的自身魅力去适应当代观众。近年来,我们对湖南昆剧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1998年将湖南昆剧团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二、除正常行政经费外,每年追加30万元,用于剧团的艺术创作;三、修建了一个适合昆剧演出的剧场,改善了创作排演环境;四、1998年招了50名昆曲学员,使湘昆能够延绵不断。今后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争取把团迁到省会长沙,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属剧团;二、加大艺术人才培养经费的支持力度。

毛时安(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级巡视员):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昆曲界来说,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这是党和政府历年来对昆曲艺术高度重视和保护的结果,也是昆曲界同仁经过几十年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以下几点应该充分重视:第一,昆曲被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感到深切的忧虑。昆曲获得了作为世界性文化遗产的地位,这是极高的荣誉,说明保护昆曲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昆曲作为舞台艺术,是不同于凝固有形的文物实体,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强调它作为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的区别,应该有一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保护方式,这种方式我们的理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第二,如何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是昆曲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这两年虽然在人才培养上下了较大力气,但是仍感到形势严峻,目前的人才队伍状况与昆曲剧种的弘扬发展不相适应,我们还要继承加大力度培养昆曲人才。昆曲演员队伍近年也流失严重,如何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留住人才,提高对事业发展的信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给昆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第三,宣传力度不够也是昆曲不能扩大影响而制约发展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除了努力发展昆曲艺术本体外,还要加大力度宣传它的魅力。各级政府及媒体等宣传机构应充分重视昆曲艺术的宣传,加大力度普及昆曲艺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尝试更多的方式发展昆曲艺术,上海正在积极寻求传统昆曲能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与旅游、商业相结合的一种载体,使昆曲能更多地演出普及。

(右上图)昆曲

《十五贯·访鼠测字》

周传瑛饰况钟、王传淞饰娄阿鼠

蔡正仁(上海昆剧团团长):得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心潮翻滚,激动不已。这是联合国宣布文化遗产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补充。说明中国昆曲已越来越受世界关注,这是中国昆曲界长期艰苦奋斗成果,亦是昆曲自诞生以来各代昆曲艺术家努力积累、丰富创作的结晶。这是对于目前正在昆曲艺术这个领域里顽强拼搏的“志士同仁”们极大的鼓舞,是对我们那些以昆曲为终身奋斗目标的已故艺术家们的最大告慰。那么昆曲是否可以“坐享其成”呢?我不认为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遗产代表作”而可以更加振振有词地说昆曲是个博物馆艺术。相反,我们更加需要以加倍的努力把昆曲继承好、发展好。昆曲作为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当然有它十分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有它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但昆曲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是毋庸讳言的。因此,对于昆曲来说必须解决自己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发展,我认为这才是保存昆曲的最好办法。作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既然是“文化活动”,那么它就要活和动。所以决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现在的昆曲演员,他们不怕清贫、不怕吃苦,就怕没有观众,就怕辛辛苦苦排出了戏没什么人来看。因此,如何使昆曲这样一门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便是任何一名昆曲工作者所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也是他们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责任。

邵恺洁(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昆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个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昆剧艺术的成就和它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全人类所认识、所接受、所赞赏,昆曲艺术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表明以昆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二)自昆曲因种种原因衰落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识之士为之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昆曲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扶持、保护措施,取得了应有的成就,致使这一绵延至今600年历史的老演剧体系得以保存、发展;(三)体现出了一切从事昆曲艺术的艺术家们,在相对清贫、冷落的环境中辛勤耕耘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四)给昆剧的艺术定位提供了依据,为昆剧实施本身的艺术追求,打散了疑虑,昆曲艺术的文化特性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展示。我们作为从事昆剧艺术的专业人员,应该以更执著的追求,更强烈的使命感,更奋发的精神状态,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去奋斗。

张为林(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副院长):昆曲列入首批世界“遗产代表作”当之无愧,同时为自己是个昆曲演员而自豪。中国昆曲不仅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中国昆曲在海外拥有广阔的市场,我们要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昆曲列入首批世界“遗产代表作”的东风,努力做好保护振兴昆曲这篇文章。制约浙江昆曲发展的主要是建制问题,由于京昆合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京昆能不合并就不合并,已合并的能分就分开,如果京昆不分,昆剧团也要独立建制,以利于昆曲事业的保护和振兴。

中国昆曲艺术简介

一、源流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从时间上算来到今天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到了嘉靖、隆庆年间(1522年—1572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借民间艺术家的帮助,吸取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利悠远,故人称“水磨腔”。

之后,音乐家、传奇作家梁辰鱼(字伯龙,昆山人)又继承了魏良辅的成就,和许多善音律的人一同钻研,对昆山腔作进一步改革。他不仅在散曲方面而且在戏曲方面进行了创作实践。他按照昆山腔的艺术特点,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种新昆山腔通过《浣纱记》在舞台上演出以后,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习昆腔演唱者日益增多。由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年间它的影响已从吴中扩展到江浙各地。万历末,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并且“声各小变,腔调略同”,形成了众多流派,一跃而居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又迅速取代了继北曲之后盛行于北京的弋阳腔。它不仅为士大夫所喜爱,而且也深受群众欢迎,逐渐发展成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的100余年间,是昆剧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不断涌现,戏班竞演新剧,蔚然成风。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道具等日益讲究,已有老生、小生、外、末、净、付、丑、旦、贴、老旦等脚色,分工细致,有利于刻画人物。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许自昌的《水浒记》,高濂的《玉簪记》,汪廷讷的《狮吼记》,吴世美的《惊鸿记》,石庞的《蝴蝶梦》,李玉的《一捧雪》、《清忠谱》、《麒麟阁》,李渔的《风筝误》,袁干令的《西楼记》,朱素臣的《十五贯》,朱佐朝的《渔家乐》,阮大铖的《燕子笺》,无名氏的《烂柯山》,邱园的《虎囊弹》,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张大复的《天下乐》,无名氏的《通天犀》以及《雷峰塔》等。

根据舞台艺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明末清初的艺人通过演出实践,删除了一些软散场子,紧缩凝炼,删除枝节,节演整本名剧;同时,又从剧中选其特别精彩的一出或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供独立演出的短剧,这就是“折子戏”的诞生。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剧活动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流传至今的如:《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折柳》、《阳关》、《扫花》、《三醉》、《花报》、《瑶台》、《吟诗·脱靴》、《痴梦》、《题曲》、《琴桃》、《秋江》、《思凡》、《下山》、《相梁》、《刺梁》、《醉皂》、《芦林》、《写状》、《山门》、《刀会》、《小宴·惊变》、《酒楼》、《弹词》、《继桥》等400余出。每一个折子戏,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昆曲艺术独特的表演技巧和风格。

二、兰韵

昆山腔熔北曲和弋阳、海盐等南曲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无论在曲调旋律、演唱技巧、戏剧性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较以前诸腔更为完美。在节奏上除通常的三眼一板、一眼一板、叠板、散板外,又出现了赠板,使音乐布局更多变化,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更加突出。在演唱艺术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的区分以及各类脚色的性格唱法,把传统的民族音乐艺术的成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音乐配器方面也更为齐全,管乐器有笛、箫、大小唢呐、笙,弦乐器有琵琶、三弦、月琴,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汤锣、齐钹、小钹、堂鼓。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昆剧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互相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舞台实践,逐步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其舞蹈身段大抵可分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感情的抒情舞蹈。此外,昆腔在念白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丑脚,说的是吴语为主的一些江南方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运用大段类似快板的韵白,对丰富人物形象起了重要的衬托作用。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也自然越分越细: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丑分大面(正净)、白面、二面(也称“付”)、小面(丑),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娃娃旦)、刺杀旦、五旦(也称“闺门旦”“小旦”)、六旦(也称“贴旦”“花旦”)、耳朵旦(杂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表演程式和技巧,各种道具的使用也有不同的基本功。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剧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剧的音乐、表演艺术,在继承前代戏曲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流布南北,对现代全国大部分声腔剧种都有过深刻的影响,为其他声腔剧种借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越剧的表演就受昆剧很大的影响;京剧各类脚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剧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剧的曲调乃至成出的戏都大量被吸收入京剧和不少地方剧种中。很多演员和当代著名的戏剧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就把昆剧的唱、演技巧作为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昆剧作为一种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此外,川剧、湘剧、婺剧、祁剧、赣剧、桂剧、柳子戏和广东正字戏等剧种中都仍然保留着昆剧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三、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的著名演员得以发挥其才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湖南先后成立昆剧院(团);多次举办昆曲会演交流经验,扶植其恢复发展;还采取戏校开班、剧团培养、举办学馆等方式培育新人,如江苏的张继青、林继凡,上海的华文漪、计镇华、岳美缇、蔡正仁,北京的李淑君、侯少奎、洪雪飞,浙江的汪世瑜、沈世华,湖南湘昆的雷子文等都是出色的演员。其中浙江省于1965年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取得显著成绩,为昆剧艺术的革新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昆剧还尝试编演了现代戏《红霞》、《琼花》、《活捉罗根元》等,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四、剧团

北方昆曲剧院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57年6月22日,我国长江以北惟一的昆曲艺术表演团体北方昆曲剧院正式建院,继承、整理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创作、改编、移植了一批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如《文成公主》、《李慧娘》、《晴雯》、《千里送京娘》、《红霞》、《飞夺泸定桥》等,受到各界及专家们的肯定和好评。

由于“文革”,剧院于1966年被撤消,1979年恢复建制。复院后排演了《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琵琶记》等古典名著。创作排演了《血溅美人图》、《南唐遗事》、《三夫人》、《春江琴魂》、《宗泽交印》、《水淹七军》及根据日本话剧《夕鹤》改编的昆剧《夕鹤》等。

自1980年以来,在全国和北京市戏剧评奖调演中,北昆有18个剧目获创作奖,24人获优秀表演奖与特别奖,50余人次获表演奖。中年演员洪雪飞、侯少奎、蔡瑶铣、青年演员杨凤一、刘静分别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受到海内外戏剧界广泛重视和赞扬。

自建院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彭真、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刘华清、李铁映等都看过北方昆曲剧院的精彩演出。

几年来,剧院曾先后出访日本、芬兰、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受到高度赞誉和好评。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员大部分来自上海市戏曲学校昆曲一、二、三班毕业生。由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为首任团长,现任团长为蔡正仁。

现有国家一级演员9人,其中有7人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6人荣获上海戏剧白玉兰奖。1986年荣获文化部振兴昆剧第一奖。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演出”。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坚强。

10多年来整理演出的传统折子戏有250余出,大型剧目30余出。剧团除每年在国内演出外还曾赴美、英、日、丹麦、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并获得高度评价。

江苏省昆剧院

江苏省昆剧院正式成立于1977年11月,其前身是1956年始建的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员主要由20世纪50年代从艺的继字辈演员和60年代、80年代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生组成。他们大多数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并得到了传字辈老师、戏剧名家、昆剧名家的精心传授和指导,艺术功底扎实,行当齐全,阵容坚强,表演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南昆风格。1984年以来,张继青、张寄蝶、石小梅、林继凡、胡锦芳、黄小午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胡锦芳并获文化部文华奖。1994年,在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孔爱萍、柯军、徐云秀荣获“兰花奖”最佳表演奖,程敏、单小明、龚隐雷、钱振雄荣获“兰花奖”优秀表演奖。

剧院还拥有一批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音、美等创作研究人员,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折子戏和大型剧目,其中《牡丹亭》、《朱买臣休妻》、《玉簪记》、《还魂记》、《白罗衫》、《血冤》、《桃花扇》等均有广泛影响。

1982年以来,剧院曾先后应邀组团赴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以及意大利、西德、日本、法国、西班牙、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参加各种艺术节、访问演出和讲学活动,得到了国际友人与港、台同胞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江苏省苏昆剧团

江苏省苏昆剧团成立于1956年10月,苏剧、昆剧兼演。剧团长期活跃在苏南地区及上海市,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一带,深受观众欢迎。

剧团先后培养继、承字辈演员及青年演员百余人,除演出昆剧外,还成为苏剧的惟一表演团体。拥有苏剧《花魁记》、《快嘴李翠莲》、《江姐》,昆剧《荆钗记》、《窦娥冤》等剧目百余个。近年来创作新编历史剧《钗头凤》,现代戏《五姑娘》、《月是故乡明》、《风筝树·相思河》等一批剧目,在华东以及省、市会演中多次获奖。并参加过历次昆剧会演及第二届中国艺术节。1992年、1994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参演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兰花最佳表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青年演员王芳为此获第十二届全国戏剧梅花奖。

改革开放后,剧团曾先后出访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剧团为顺利进入文化市场,挖掘潜力、开拓进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排演了现代苏剧《欢喜冤家》及大型方言剧《都市寻梦》。1993年到1995年,剧团送戏下乡,每年演出150多场,开创了剧团自创剧目全年演出超百场的先例。所到之所,均受到观众的好评与欢迎。

湖南省昆剧团

湖南省昆剧团是解放后湖南为抢救、继承、发展、提高湖南昆剧艺术组建的惟一的昆剧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简称“湘昆”。1957年湖南省文化局委托昆文秀班演员较集中的加禾祁剧团创办了“昆曲学员训练班”。1960年以加禾昆曲学员训练班为基础,并从郴州地区其他剧团抽调部分优秀青年演员组建了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64年改为湖南省昆剧团。建团后除大力抢救继承湖南昆剧学术外,并先后赴北京、苏州观摩学习南北昆剧艺术。

建团以来整理恢复演出湖南昆剧传统剧目:《浣纱记》、《渔家乐》、《连环记》、《白兔记》、《牡丹亭》、《荆钗记》等13本和传统折子戏《武松杀嫂》、《醉打山门》、《打碑杀庙》、《昭君出塞》等70余折。学习移植演出了《十五贯》、《墙头马上》、《逼上梁山》、《宝莲灯》等26本,创作演出了《腾龙江上》、《莲塘曲》、《烽火征途》、《苏仙岭传奇》,还演出了现代戏21本,学习南北昆剧传统折子戏50余折。建团以来平均每年演出170场以上,并有部分演员多次赴北京、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与兄弟昆剧院团学习交流演出,取得较好成绩受到赞誉。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是由原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两团合并组建而成的京昆艺术表演团体。

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也是当时全国惟一的昆剧表演团体。

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周恩来总理称誉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为题发表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自《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演出了许多好戏,其中《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经过40年的努力,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出现“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目前,声名卓著的传字辈老师已相继离开了舞台,世、盛、秀三辈担起了演出重任,在舞台上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声望。他们中的汪世瑜、王奉梅、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更是闻名遐迩,在海内外均有很高知名度。

该团曾先后应邀赴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等国演出。1982年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的“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成立于1994年2月。剧院实行一院两团的管理体制,保留京、昆两团的建制和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特色。

浙江永嘉昆剧团(永嘉昆剧传习所)

“永嘉昆剧”也叫“温州昆剧”。它行腔明快流畅,表演质朴粗犷,有浓郁生活气息。

永嘉昆剧团是永嘉昆剧的惟一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51年。1958年,知名演员杨银友携《荆钗记·见娘》赴上海演出,被昆剧大师俞振飞称赞道:“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经历“文革”10年,剧团终因演员老化、行当不齐等原因走向衰落。1999年,永嘉县成立了“振兴永昆领导小组”和“永嘉昆剧传习所”专门从事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永嘉昆剧新人的培养。

标签:;  ;  ;  ;  ;  ;  ;  

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发展,文化,财富,财富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