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论文_文骞,伍建霖,林佩玥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 四川彭州 611930

摘要:生态护坡是满足了工程安全、生态要素、景观环境以及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的新型护坡。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是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指示的体现。

关键词:生态护坡 生态理念 绿色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结合2017年通过专家审查的《理县朴头乡关口生态护岸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就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新建护岸总长1463m,使杂谷脑河朴头乡朴头村段河堤具有防洪功能,且满足规范要求的防洪标准,使防洪工程基本形成完整体系。故在工程设计时,着重考虑防洪体系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达到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总体要求。拟建护岸沿杂谷脑河朴头乡朴头村段左岸布置,与上、下游已成护岸良好衔接,形成封闭的防洪保护圈。

二、堤型比较

根据工程河段沿线地质条件和当地建材分布、储量情况,结合河势水流、护岸运行的功能和生态环境要求,同时该工程任务兼具防洪及河道整治作用,不管选用何种堤型,均要满足防洪及管理要求。

该工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堤型进行比选:(1)生态护坡砂砾石碾压堤型。堤体主要由钢筋砼框格梁内填生态袋护坡砂砾石碾压堤身及防渗防冲齿墙构成;(2)钢筋砼护坡砂砾石碾压堤型。堤体主要由砼护坡砂砾石碾压堤身及防渗防冲齿墙构成;( 3)衡重式挡墙。堤体为衡重式挡土墙。

堤型主要指标比较表

由以上表可知:虽然(3)方案占地相对较少,但投资远远大于(1)(2)方案,故首先排除。(1)(2)方案投资相差无几,各有优势。前者环保美观,后者抗磨抗冲性强较强,且后期基本不需要维护。加上理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生态护坡砂砾石碾压堤型较为合适。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推荐采用生态护坡砂砾石碾压堤型。

三、堤身结构设计

堤身主要由钢筋砼框格梁内填生态袋护坡砂砾石碾压堤身及防渗防冲齿墙构成。堤顶宽3.00m,护坡边坡1:1.5,堤身置于开挖清除表土和碾压后的砂卵石层上,采用土工布满铺,0.30m厚C25钢筋砼框格梁内填生态袋;亲水平台宽1.20m。亲水平台即防渗防冲齿墙顶,防渗防冲齿墙建基面置于稍密~密实砂卵石层上,基础采用5.00m深,0.6m厚的C25砼,边坡为1:1。

岸顶道路宽3m,采用10cm厚卵石垫层,20cm厚的抗冻C25砼,路面铺设抗冻防滑地砖,岸顶设青石栏杆。背坡坡比1:1.5,覆盖种植土,洒水密实后厚度为10cm,然后播种根系发达,存活率较高草籽固坡。岸顶设青石栏杆,岸顶道路采用护岸每隔100m设一下河梯步,护岸每隔100m设置一下河梯步,梯步宽2米,步高0.2米,步宽0.3米,梯步采用C25细石砼砌卵石,M10水泥沙浆抹面。

同时结合天然河道的水面线推求,计算堤顶超高,堤防的稳定计算,冲刷深度计算等成果(此处不赘述),确定该项目生态护坡结构设计。堤体采用钢筋砼框格梁内填生态袋护坡砂砾石碾压堤身,是因为该段水流流速快,生态护坡是柔性护坡,为减弱流速快对生态护坡的影响,稳固护坡。迎水面及背坡均采用1:1.5的边坡比,并进行堤身抗滑稳定计算结果是满足要求的。设置亲水平台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能更好的与水近距离接触,亲水平台的高程是根据常年水位来确定。主汛期时洪水会漫过亲水平台,而枯水期时洪水位在亲水平台以下,市民可通过修建的下河梯步到亲水平台散步。堤顶道路采用仿古地砖满铺加上青石栏杆,背坡撒草籽,一方面起固坡作用,另一方面也美化环境。这样就打造了既有防洪作用又美化环境的生态护坡。

四、浅析生态护坡应用的可行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思路、大战略和大逻辑的高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作为一名水利人,要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随着国家的富强,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水利工程不仅只是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而且需结合美观、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护坡工程大多采用全砼护坡等硬性材料的方案,因其抗冲耐磨性较强,施工简便,稳定性好等优势,通常予以优先考虑,但忽略了生态修复和绿色环保。反观生态护坡,能更好的与大自然相交呼应,绿植、清水,护坡因地制宜,依自然地形、地貌、环境而建设现代人文景观,与沿河水景相协调,为市民提供河道的水边环境和创造亲水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生态护坡与传统砼护坡一样,均具备防洪、排涝、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生态护坡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石笼网内填生态绿植、钢筋砼框格梁内填生态袋、拌草种砼、干砌块石缝中植草等等。在工程建设中,需结合防洪标准、边界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生态护坡的形式。

生态护坡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护坡具有一定的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以达到一种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新型护坡。同时满足了工程安全、生态要素、景观环境以及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是今后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人类追求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方向。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是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指示的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著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李海东,林杰.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边坡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1):119-123.

[3]朱峰.堤防工程护坡与护岸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7):41-42.

[4]钱晓红,关云鹏.现代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9(1):48-49.

作者简介:

文 骞 男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 助理工程师

伍建霖 男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 助理工程师

林佩玥 女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 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文骞,伍建霖,林佩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8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论文_文骞,伍建霖,林佩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