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论文_1王国秀,2高霞

浅谈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论文_1王国秀,2高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如何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之中、如何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等现实问题摆在了广大教师团队的眼前,许多教师对于十八大的新教育政策还存在一些困惑,不知道从何做起和怎么做。这些困惑在农村教师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农村的教育设施比较落后,教师团队的水平相对于发达城市也存在差距,因此如何让农村教师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我国的教育均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引言

初中生是接受义务教育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时期。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不再是班主任的个人工作,更是各学科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作为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同时,我们对班级的管理工作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一个个思想独特、渴望成熟却并不成熟的学生,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大多数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僵硬,学生仅仅是服从老师所下达的命令,缺乏民主的氛围。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仅仅是作为管理者,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以选举班干部为例,很多农村学校采取的方式是教师直接任命,衡量方式单一,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成绩是很重要,但不能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很多成绩普通但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就被埋没,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不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许多农村教师的态度不好,造成学生对老师“硬碰硬”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发生学生殴打教师的情况,这都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改变这一现状。

1.2从学生的角度看

首先,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不成熟。学生在初中阶段正经历人生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心理发育不成熟,对于家长及老师都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即便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管理,学生还是乐于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正是因为初中学生存在的这些不成熟的心理因素,以至于学生对老师做出的正面教育置之不理甚至做出逆反行为,甚至有些学生参与到打架斗殴这种错误的活动中去,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有个性”“很酷”的行为。其次,部分初中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部分初中生对于社会充满好奇心,迫切的想走上社会。但是由于是非观念不清晰,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心智单纯善良,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初中生自主意识渐渐强烈,有很强的个性,加上他们中的多数从小就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的溺爱,缺乏集体主义的观念和意识,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1.3从班主任的角度看

班主任过分重视学习,不够关心学生的生活。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成绩依然是通往好高中的敲门砖。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初中学生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班主任老师在来自家长等方面的重重压力下,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哪一项都不可忽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书本知识,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不够关注后进生。后进生往往就是班级中学习成绩差、思想不积极、不良习气多的那些学生。后进生大多是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往往在生活中无力解决各种的困难才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往往在教育后进生遇到困难后,便采取恶劣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的自尊心甚至身体都带来了伤害。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多多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到尊重和关心学生。班主任忽视中间生。中间生在学习上不如尖子生出彩,也不会想后进生一样给班主任带来管理上的困难,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会相对花费较少的精力,容易忽视中间生。对于中间生,班主任应该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正视他们的存在,努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朝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2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2.1实施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班主任想要提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质量,需要在教学管理当中充分应用自主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让学生从中获取荣誉感与信念感。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管理质量,教师可以实现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然后要求每一个参与管理的学生都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将教学管理权力交付一部分给学生,提升教学管理效果。

2.2.重视开展班级德育活动,提升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在初中生教学管理当中,学生心理问题处于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还需要重视德育活动地开展,重视学生心理问题,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活动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首先,班主任本身具有模范带头的作用,在平时工作当中,还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其次,还需要尊重“学生本位”的班级管理原则,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加重视学生的意见,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最后,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放假时间,多开展一些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保证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实施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现班级高效自治,更可以重视开展班级德育活动,提升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等,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3建立班级管理工作档案

为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班级管理工作的档案。具体而言就是,将班级管理工作事务就行记录,将所有的决策内容同样进行记录,这就建立了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工作档案。建立班级提管理工作档案,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可以规范班级管理工作流程,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发扬民主是一种督促,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高效。建立的班级管理档案,可以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参考,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宝贵的经验进行记录,为将来的推广应用做准备。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优势,可见建立班级管理工作档案可以大大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级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在重视学生课程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到与学生知识水平培养相同的层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严格遵守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彻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丽.论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未来英才,2017,(23):4.

[2]文菊香.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及成因初探[J].学周刊,2018,(8):164.

[3]吴丽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J].教育界,2017,(19):4.

论文作者:1王国秀,2高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论文_1王国秀,2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