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论文_张世家

《伤寒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论文_张世家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中心卫生院 445311

摘要:桂枝汤是中医理论中常用的方剂,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等效果,随着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桂枝汤在治疗各种相关疾病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桂枝汤在治疗几种疾病中的机理和效果,为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桂枝汤是由我国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有: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由此可见,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药方,对于头痛发热、苔白脉浮缓、汗出恶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又把桂枝汤的治疗病症延伸为内科杂病,我国清代寒学家赞扬桂枝汤为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主方【1】。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了桂枝汤在药理方面具有促进发汗、利尿、解热镇痛、抗凝血、抗惊厥、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镇静、抗过敏等作用,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

1.桂枝汤治疗颈椎病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男性,年龄42岁,2015年3月18日接受治疗,因患者长期在电脑前工作,逐渐出现颈部酸胀不适,症状持续1年半后,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轻度增生,采取按摩、理疗以及服用颈复康颗粒等没有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颈部酸胀不适症状有明显加重的迹象,压痛不明显,特别是在空调环境中工作,颈部酸胀不适症状更加明显,并伴有多汗症状,脉沉紧小数、胃纳可、舌淡苔薄白、少寐多梦、二便调等。使用桂枝加葛根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取桂枝15g、大枣3枚、秦艽15g、鸡血藤30g、威灵仙15g、生姜3片、白芍25g、葛根25g、炙甘草6g为患者加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次。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经常活动颈椎,尽量避免在空调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患者在服用7剂药物之后,感觉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又坚持服用15剂之后,颈项部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随后又服用5剂巩固治疗效果。

按:出现颈项部不适的人群经常为长期伏案工作者或者经常看电视、使用电脑的人群,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人体的颈项为督脉所主,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筋脉失养、寒邪伤阳、精气不利会导致疾病出现【2】。在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桂枝能够起到益气通络的作用,使用芍药以及甘草能够起到养阴缓急的作用,使用葛根能够起到升阳发表、宣通督脉的作用,使用鸡血藤、威灵仙能够起到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综合以上几种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为患者治愈的目的。

2.桂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案例分析

患者梁某,女性,年龄53岁,近年来经常感到周身烘热,有阵发现象,夜寐不实、汗出恶风、月经不调、脉象细缓、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经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让患者服用谷维素、安定片,加以中医滋阴敛汗之剂,不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经诊断为营卫不和,治疗过程中以调和营卫、通阳和阴为主。为患者拟方,取桂枝10g、生姜3片、白芍10g、甘草5g、墨旱莲15g、大枣3枚、女贞子15g、煅牡蛎10g(先煎)淫羊藿15g、黄芪10g、当归15g、煅龙骨10g(先煎),按照先后顺序为患者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在服用7剂之后,症状消失,获得痊愈。

按:《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行脉外,主卫外而属阳;营行脉中,主守内而属阴。营卫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周而复始,维持人体正常的腠理开合,促进人体防御外邪功能的发挥。上述患者梁某年龄53岁,脏腑功能已经出现衰退,营不守内、气血亏虚、开合失权、阴阳失调,导致患者阵发周身烘热、夜寐不实、汗出恶风、月经不调等。使用桂枝汤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调和营卫的效果,调节腠理、滋养脏腑,达到对患者的治疗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桂枝汤治疗膝痹病的案例分析

患者朱某,女性,年龄28岁,经常出现双膝关节疼痛,症状持续两年有余,接受过西医治疗,也接受过中医治疗,均没有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经常出现复发现象,病情愈加严重,双膝关节疼痛难忍,伸直或者屈曲都会感受到剧痛,行走非常困难,如果遇到阴雨天疼痛会更加利害。胃纳可、苔薄白、大便溏、面色苍白、脉弦紧,重按则无力。经西医诊断,确诊为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中医诊断为膝痹症,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寒湿阻络所引起。中医拟方,取桂枝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3g、炙甘草15g、独活10g、大枣15g、制附子15g(先煎)、生姜3片,按照先后顺序为患者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患者服用5剂之后,疼痛症状逐渐减轻,能够正常进行伸直、屈曲、行走,精神状态逐渐恢复,食欲优良。以上述方剂为患者加用党参15g,再让患者连服10剂之后,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疾病痊愈。

按:在中医理论中,把膝骨性关节炎列为膝痹的范畴,人到中年之后,会出现气血失调、肝肾不足,再加上各种外伤、劳损等,很容易使人外感风寒湿邪、脉络不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尤以膝痹病最为常见【3】。目前,膝痹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患有膝痹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营卫不调、筋骨失养、脉络不通、外感风寒湿邪而发病。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桂枝加附子汤能够起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功效;使用白芍、大枣、甘草以及生姜等能够起到调和营卫,祛除湿邪的功效;使用熟地、当归、独活能够起到调理气血、通络止痛、补肝益肾、祛风除湿等功效。上述药物同时使用,能够发挥药效的协同作用,达到对患者的膝痹病的治疗目的。

4.桂枝汤治疗产后风寒感冒案例分析

患者齐某,女性,年龄25岁,经阴道正常分娩三天之后外感风寒,使用解热镇痛类西药进行治疗不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过5天之后,寻求中医治疗方法。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不退,体温38.7℃、发热恶寒、少腹冷痛、汗多湿衣、头晕恶心、全身阵发剧烈疼痛。脉细微数、胃纳差、舌淡苔白微腻。经诊断确诊为产后血虚、感受风寒,对患者的治疗应以补血解表、调和营卫为主。为患者拟方,取桂枝15g、炒荆芥穗10g、白芍12g、川穹15g、炮姜12g、当归10g、红枣8g、甘草10g,为患者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在服用一剂之后全身不再发热,也不再出汗,身上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让患者再服用1剂巩固疗效,之后症状完全消失,获得痊愈。

按:妇女在分娩过后由于身体失血过多,会导致腠理空虚、恶露不尽,又因外感风寒,引发高烧恶寒、全身疼痛,表虚卫外不固,所以会出现汗多症状,产后由于血虚血瘀,会出现头晕心悸,再加上外感风寒,导致患者恶露不尽【4】。在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桂枝汤加上当归、川穹等能够起到补血解表、调和营卫的效果,使用当归、白芍、川穹等均能够起到养血、活血的效果,桂枝、大枣能够起到解肌和营的效果,使用炮姜能够起到温中止痛、温经止血的效果。本次治疗所使用主次分明,在治疗产后风寒感冒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桂枝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男性,年龄5岁,患者在3岁时层患上支气管哮喘,经西医治疗后反复发作,不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两天前患者不慎外感风寒,使哮喘症状再次发作,主要表现为间断性咳嗽、流清涕、伴有喘鸣音、纳呆便溏、发热、舌淡苔薄白等。经诊断属卫阳不固、风寒束表导致患者体质柔弱,易受风寒侵袭,引发支气管哮喘。在本次治疗中,使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对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拟方,取桂枝8g、大枣3枚、白芍8g、杏仁5g、炙甘草3g、生姜3片、厚朴5g为患者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嘱咐患儿的父母在患儿服药过后,让患儿进食稀粥,促进患儿排汗,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患儿在服用3剂药物之后,喘息停止、咳嗽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不再发热,偶发白色泡沫样痰。随后又让患儿服用5剂,症状完全消失,获得痊愈。患儿痊愈之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未见支气管哮喘复发现象。

按:由于幼儿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属稚阴稚阳之体,经常会因表虚卫阳不固容易外感风寒,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对患儿进行治疗,桂枝汤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过程中能够起到解肌祛风的功效,达到对患儿调和营卫治疗患儿的太阳中风症状,加上杏仁为患儿宣肺降气,使用厚朴为患儿下气消痰,治疗患儿的气逆哮喘,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过程中,患儿的病程越短,取得的治疗效果就越好。

结语:

随着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我国古代中医理论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完善,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和实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随着现代医学对保健功能的重视,桂枝汤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曾荣繁.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临床应用案例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0):54-54.

[2]展文国. 裴正学教授麻黄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J]. 西部中医药,2015,24(9):22-24.

[3]徐漫远,严冬.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147-148.

[4]刘观涛. 桂枝加附子汤证、大青龙汤主案例分析-刘渡舟医案(七)[J]. 中国民间疗法,2016,18(12):177-178.

论文作者:张世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伤寒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论文_张世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