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取--兼论文献检索课的改革_文献检索论文

论信息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取--兼论文献检索课的改革_文献检索论文

论摘述情报与获取知识的培养——兼谈文献检索课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情报论文,文献论文,知识论文,论摘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报集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于一身,在获取知识上独占鳌头,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着科学前沿的最新信息。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情报信息的传递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

我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仅要培养他们阅读知识书籍的数量、阅读速度,阅读质量以及检索文献的能力,还要授与他们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把他们所阅读到的新知识、理论、观点以及可以给人带来的启发等,通过情报摘述,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摘述情报及其作用

摘述情报是将具有重要价值和最新信息的文献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说明的关键性问题。

摘述情报与文摘不同。文摘指情报系统用自然语言从文献情报中浓缩出基本要素作出摘要,并以出版物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浓缩后的情报,分报导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和评论性文摘三种。它是文献检索的重要情报源,也是了解有关文献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情报源。它要求编写人员具有较专深的专业知识并能实际应用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直接与科研生产接触,从而能衡量所摘文献内容的价值。文摘在结构和编制上有严格的规定,就其内容结构、编写原则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编写;专利文摘的编写,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的规定执行。

摘述情报的结构主要是由题录、正文、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题录部分主要起备查、备忘的效用。参考文献部分可以专供进一步参考阅读使用。正文部分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定》编写,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编写。

摘述情报集知识性、便捷性、效用性、累积性、逻辑性、语言性等特点于一身。它引得深度大,是对情报内容的更深入的揭示。它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说明的关键性问题。它是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参谋;是了解国内外最新情报信息动向,掌握先进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保证;是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加速科研进程、促进生产发展、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是人们不断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运用知识、创新知识,有效提高科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摘述情报的教育,具有广泛的前景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获取知识的培养及文献检索课现状

就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而言,“学会学习”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学会学习”。

自1981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以部级文件规定高校担负文献检索教育任务以来,全国已有70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形成了2000多人的师资队伍,出版了400多种教材,培养的大学生累计已达200多万。与此同时,发表文献检索论文1400多篇,并出版了多种论文集、专著和工具书。像这样大规模的情报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和教育,是我国的一个创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取得的硕果之一。它使中国情报用户教育由此开始步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研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检索文献技能,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上做出了贡献;使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

回顾以往,文献检索成为近年来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显著的分支学科。这主要归功于这门课的生命力:(1)因为文献是人们从事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进行决策的前提;(2)文献检索的理论、技术、方法也在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为了推动这门科学方法课的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增强课程自身的吸引力,提高对文献检索课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因此,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就成了巩固和提高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3 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及建议

纵观文献检索课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走过了三个相互衔接、自然替进的发展阶段;即筹备与探索阶段(1981-1983)、起步与发展阶段(1984-1991)、反思与提高阶段(1992-1997)。当今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快速更新时代。创造知识的速度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文献检索课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要深化教育改革,把文献检索课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尽管各所高校专业设置差别很大,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大体相同,已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教学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1)文献检索基础理论。(2)文献检索工具与利用。(3)事实或数据检索(即参考工具书)。(4)计算机检索。就目前授课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与实地开展手工与计算机检索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检索技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打下了基础。

但是,笔者在多年的图书馆工作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牛把检索到的情报资料通过阅渎、理解后,不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有效地摘述。他们所摘述的情报,在文字上做不到简洁、精炼,表达不了所要说明的关键性问题,往往缺少题录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等。这样一来,就必然影响到对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影响到情报资料的积累及长期保存,不利于追溯性检索及进一步参考阅读。因此,有必要针对学生在摘述情报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与系统地讲解,使学生能够合理地、规范地对情报进行有效地摘述。

文献检索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更广泛地利用文献;而摘述情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工作的新起点,为创造新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优势,把培养学生摘述情报的能力纳入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里去。把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和摘述情报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作为此门课程的一种延续。在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做到先讲授文献检索与利用,后讲授摘述情报的要求和方法及其摘述情报的几种形式和不同作用。并且,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要求学生在摘述情报时做到文字精炼、语义连贯、重点突出,能说明主要问题。

建议凡已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院校,都要增设摘述情报的教学内容,分量不必太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获取现代情报意识和摘述情报的能力。使文献检索这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和摘述情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来完善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标签:;  ;  

论信息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取--兼论文献检索课的改革_文献检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