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实行新课改后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
1.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使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在备课时会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自己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或网上的各种事例,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从新奇中激起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启迪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
2.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可以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思想政治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3.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行为动机的实践。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导行教学中,不仅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而且要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如教学“心中的偶像”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讨论他所崇拜的偶像明星的理由,同时又让他思考这些明星身上除了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外,有没有不好的东西存在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我们应学习明星的优点,而不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不足。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也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了,这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运用情境教学
1.通过学生的表演创设情境。
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2.借助教学材料创设情境。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通过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其思想政治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如上所言,我在备课时会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自己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在报刊杂志或网上找各种事例,寻找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新奇中激起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启迪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
3.通过巧妙设问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其入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促进认识的新发展。如在教学“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内容时,学生回答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显然无法全面解释发展生产力的原因。这时教师作出这样的评价:你回答答不错。从我国的国情角度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们要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原因。从其它角度看,还有哪些原因呢?这样的设问,使学生关注更有用、更全面的回答,更有可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迁移,从而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实现问题的价值。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德认识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再由道德行为的实践,养成道德习惯。
论文作者:吴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道德论文; 政治课论文; 这一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