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陈晓燕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 441500

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又活跃于生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课堂之外,还可以借助现实生活获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剖析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文章主要以人教A版数学教材为例,对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

一、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开展生活化教学

基于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完善教学手段。在实践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识转换为声音、视频、图片等形式,使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为简洁明了、简单易懂的知识,并借助视觉与听觉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感官,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如:教师在讲解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和方程”时,教师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利用多媒体放映宇宙行星的运行动画,使学生从直接的影像中获取椭圆、双曲线的表现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多种曲线间的联系。

二、充分利用生活案例,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巧妙还原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去解答现实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新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均值不等式”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利用校园建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如下图所示,校园内计划修建一个矩形花坛并在花坛内装置两个相同的喷水器。已知喷水器的喷水区域是半径为5米的圆。问如何设计花坛的尺寸和两个喷水器的位置,才能使花坛的面积最大且能全部喷到水?

设花坛的长、宽分别为x米,y米,根据要求,矩形花坛应在喷水区域内,顶点应恰好位于喷水区域的边界。依题意得:( )2+( )2=25,(x>0,y>0),问题转化为在x>0,y>0, +( )2=100的条件下,求S=xy的最大值。∵S=xy=2·x2·y≤( )2+y2=100,由 =y和 +y2=100及x>0,y>0,得:x=10 2,y=5 2,∴Smax=100,答:花坛的长为10 2米,宽为5 2米,两喷水器位于矩形分成的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则符合要求。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至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生活化素材,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陈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陈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