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_蔬菜论文

温室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_蔬菜论文

大棚蔬菜培育实用新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棚论文,新技术论文,蔬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温室分批培育大棚茄果类子苗技术

      近几年大棚茄果类子苗非常畅销,每年1月上旬利用温室42平方米进行育苗,每隔10天分批播种,共分4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第一批供大棚4~5层覆盖,第2批供2~3层覆盖。第3批供1~2层覆盖,第4批供单层覆盖的用户,每批播种23箱,共培育92箱,育苗箱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8厘米。每箱可育3000余株子苗,共育子苗276000株,按每株子苗0.035元计算,总产值可达9660.00元。

      温室中柱以南铺设2根电热线,南端一根为1000瓦,北端为800瓦,将育苗箱放在电热线上,每批正好放23箱,播种后覆盖不织布,再扣小拱棚保温保湿,白天24℃~25℃,夜晚18℃~20℃,经过催芽的种子,在播后2天即可出苗,3~4天出齐苗后,将苗盘及时转移至架面上进行人工补光。每天傍晚盖棉被后4~5小时。播种地方倒出来后再放置第2批育苗箱。等第2批苗出齐后,第一批苗箱从架上移至地面,而第2批苗箱则上架进行补光。待第3批苗出齐需要上架时,第一批子苗已经长成,如此循环即可。

      二、床室结合育苗新技术

      所谓床室结合育苗新技术,就是利用温室播种育子苗,并采用营养钵分苗,在温室的架上、地面或已栽培蔬菜的行间缓苗,待缓苗后温床能用时,再将苗移入温床培育壮苗,温室的架面和地面或行间倒出后,又可分第2批以至第3批、第4批苗。

      1.技术要点 温室的立体利用和见缝插针;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床室结合的育苗方式;依据育苗方式制定床室结合的育苗程序。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采用营养钵分苗,以便搬动。菜苗进入温床,一定要在温床内温度稳定在不会冻苗的前提下。因此温床应提前准备。②温室温度管理应按最低要求来控制。对于播种后至出苗前以及分苗至缓苗前要求较高温度的,可将育苗箱及营养钵放在温度较高的架上,或温室地面的电热线上,其上再覆盖不织布并扣小拱棚。③在育苗中后期,分在营养钵中的苗一旦缓苗后要及时进入温床,以防徒长。其中特别是后期上苗,因温度高、光照弱更易徒长。

      三、一膜多用栽培技术

      这种栽培技术是根据不同蔬菜作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是耐寒性),运用多层覆盖可以提高保温效果的原理,在一年中将同一块农膜先后用于2种、3种甚至4种蔬菜作物,使每种蔬菜都显著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这就使得每一种蔬菜的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这种把同一块农膜(包括扣棚的支架)先后使用于2种或2种以上蔬菜生产的低耗生产的低耗高效栽培技术,简称为一膜多用栽培技术。下面着重介绍小棚的一膜多用技术:

      1.一膜四用栽培 ①大棚韭菜→大棚黄瓜或番茄→露地菜花或甘蓝、芹菜→露地辣椒或茄子、西葫芦。上冻前或2月上中旬→4月上旬→4月20~25日前后→5月上旬(6月上旬拆小棚)。②大棚菜花或甘蓝、芹菜→大栅果菜类→露地菜花等→露地辣椒或茄子、西葫芦。3月中下旬→4月上旬→4月20~25日前后→5月上旬(6月上旬拆小棚)。

      2.一膜三用栽培和→膜两用栽培 ①大棚黄瓜或番茄→露地菜花或甘蓝芹菜→露地辣椒或茄子、西葫芦。4月上旬(或加不织布或微棚)3月25~31日→4月25~30日→5月上旬(6月上旬拆小棚)。②露地韭菜→露地辣椒等喜温蔬菜。3月上旬(割两刀韭菜)→5月上旬(6月上旬拆小棚)。③露地菜花或甘蓝、芹菜→露地辣椒等喜温蔬菜。4月中旬→5月上旬(6月上旬拆小棚)。4月上旬(加不织布或微棚4月中下旬拆除→4月25~30日(加不织布或微棚)(5月上中旬拆不织布或将微栅改覆地,6月上旬拆小棚)。

      3.一膜多用技术的技术关键 ①前后茬蔬菜要搭配好,扣棚和拆棚时间要衔接好。②播种育苗期必须相应提前。③培育壮苗。④采取措施提高地温。⑤掌握天气变化规律,适时定植。⑥大棚内扣小棚,傍晚扣,早晨打开。⑦露地小棚管理要注意防风通风。⑧防止特殊天气冻苗。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  

温室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