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运作过程中联盟所有者与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_虚拟企业论文

虚拟企业运作过程中盟主与盟员的信息交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盟员论文,盟主论文,信息交流论文,过程中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虚拟企业中的盟主和成员

随着环境的快速变化,虚拟企业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对什么是虚拟企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至今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定义。其中比较典型的定义为:

虚拟企业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成员为了实现短期目标而形成、运行和解敌的一个临时关系。

虚拟企业是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通过整合企业流程和供需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满足用户多样比、个性化、及时化需求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虚拟企业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组织成员:盟主和盟员[1]。虚拟企业的盟主与其他盟员相比,应该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突出能力:(1)对环境变化强烈的感知能力,能及时发现市场机会,调整虚拟企业的发展战略;(2)组织、协调资源的能力,能动态地根据出现的变化重新组织和协调资源,使虚拟企业始终处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虚拟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盟主的动态管理,而盟主的动态管理依赖于盟主和成员之间的信息流传递,对此种信息流进行描述建模是虚拟企业研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用Petri网(Petri Net)和消息顺序表(Message Sequence Chart,MSC)对此进行描述。

2 Petri网和消息顺序表

工作流研究领域在研究组织间工作流和信息流时,Petri网(Petri Net)和消息顺序表(Message Se-quence Chart,MSC)是两种经常被使用的方法。

MSC是一种用来描述系统或流程之间通信的图形化语言[5]。它主要关注通信单元之间交换的信息,通过图形化的语言来描述单元间的信息交换和与发送、接收信息相关联的信息交换活动的顺序,每一条信息均有相应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当我们只关心流程所输出和输入的信息,而不关心它内部的行为时,这是一种比较便利的描述方法。MSC的描述结果通过表示信息流向的箭头、表示信息内容的文字和表示信息传递次序的时间轴来表示。

Petri网是一张由方框和圆圈构成的网状图。方框称为“变换”,代表需要执行的任务:圆圈称为“位所”,代表任务执行之后的状态;连接“变换”和“位所”的箭头表示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存在从“变换”到“位所”的直接连接,称该“位所”为“输出位所”;如果存在从“位所”到“变换”的直接连接,称该“位所”为“输入位所”。当“位所”到“变换”之间的连接包含了指令性信息时,“变换”被激活。Petri网方法就是用方框和圆圈的“变换”和“位所”来反映企业工作过程所执行的任务和传递的信息[6]。用Petri网可以对抽象的企业过程做比较形象的描述,同时可以对企业的过程进行仿真和深入数学分析。

3 虚拟企业不同的任务划分模式

在虚拟企业中,盟主与盟员的合作过程从盟主将任务划分成子任务开始。与一般组织不同的是,虚拟企业盟主划分子任务不仅仅是为了给盟员分配任务、合理调配资源,对于任务的划分还是盟主和盟员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不同的划分将导致不同的信息交流特征。

在工作流管理(WFM)领域,有许多种支持享有共同工作流的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的架构,它们都基于不同的任务划分方法[7]。这里介绍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事例传递架构(Case Transfer Architecture.CTA)和松散结合架构(Loosely Coupled Architecture.LCA),再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劣性。

CTA是事例传递架构的简称。事例是组织间用来传递信息的信息集的表现,它可以是关于一个流程的例子,也可以是关于整个工作流的例子。CTA假设参与跨组织工作的成员共事一个关于工作流程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成员都能处理所有任务。CTA对工作流进行垂直划分,每个合作伙伴都拥有一份关于工作流描述的复制件。当合作工作时,各方通过将事例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传递,来实现合作过程中信息的共享。个人的工作成果体现在所传递的事例中。

LCA是松散结合架构的简称。与CTA相比,组织成员之间的结合松散、不紧密。LCA讨工作流进行水平划分,将工作过程本身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成员被分配到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在LCA里称为私人工作流程(Private Workflow Process)[8]。每个成员对于分配给它的工作流程享有完全的控制权,但它必须与其他成员发生信息交流。因为私人工作流程的独立只是相对独立,它在某些部分,与其他成员的工作流程是有联系的。因此,要正确地完成任务,它就必须交流。它们只需遵循一定的通信协议。不同任务的通信协议有许多共同之处,多次合作之后,信息传递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CTA还是LCA,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来提高合作效率。但二者的出发点有本质上的不同:CTA通过事例来传递信息,LCA通过通信协议来传递信息。CTA和LCA的本质区别源自于它们对任务的不同划分方法:前者为垂直划分,后者为水平划分。两者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CTA和LCA的比较

注:比较等级分为:高、中、低。

从前面的比较结果来看,LCA在整个任务的复杂性、信息的透明度、工作的可控性3个方面处于弱势,产生这些弱势的原因是成员之间的结合过于松散。但是,它具有一些很好的优点,如工作的柔性和运行中的协作性。这些优点在虚拟组织的运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显然,虚拟企业采用的是LCA。这不仅因为LCA具有以上优点,而且虚拟企业盟主的核心作用,将使它的弱势得到加强。下面通过信息流,分析盟主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 正常合作过程中盟主与盟员的信息交流描述

在分析盟主与盟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时,需要描述两项内容:对活动(或称行为)的描述和对所交换信息的描述。Petri网(Petri Net)和消息顺序表(Mes-sage Sequence Chart,MSC)是两种经常被使用的方法,分别用来描述活动(工作流)和信息交换(消息)。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便利之处在于:语义的正式性,图形比的特征,表达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可分析性[9]。因此,本文将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来描述虚拟企业盟主与盟员之间在动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活动。

4.1 一个假设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没一个虚拟企业由一个盟主和两个盟员共三个核心性单元组织构成,分别用“盟主”、“盟员1”和“盟员2”来表示。在虚拟企业的初始状态下,这三者构成一个虚拟企业,完成预定的项目。为了反映虚拟企业之外的因素对动态管理过程的影响,引入一个外部单元——“客户”,作为外部信息的输入端(信源)。它通过发出新的或改变旧的需求信息或订单,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虚拟企业产生作用。为了避免图形化后的混乱,这里再假设盟主不生产,也就是说不做项目,而只进行协调管理。由于本文关注的是盟主在虚拟企业中的动态管理功能,不关心合作生产过程(即虚拟制造、同步工程、并行工程等)的实现问题,因此这种假设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分析。

下面将用MSC和Petri网结合的方法,来描述虚拟企业动态管理过程中盟主和盟员之间的工作流过程和信息流过程。在整个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盟主将任务分配结束后,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将此后的盟主对盟员的动态管理过程分为:(1)一个正常的运行过程;(2)外部变化驱动下运行过程的变化;(3)内部问题驱动下运行过程的变化。其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虚拟企业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某些盟员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退出,盟主必须引入新的盟员,继续完成任务。因而又可以分不更换盟员和更换盟员两种情况来分析。与正常运行过程相比,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下盟主与成员之间信息流和工作流传递交流过程主要增加了变化引起的信息流传递。因此,以下将主要对虚拟企业正常运行过程进行建模讨论。

4.2 正常运行过程的MSC图

4.1假设的过程用MSC定义为5类信息流:需求——表示外部需求;告知——表示虚拟企业对外部需求的反应:提交——表示外部需求的满足;发布——表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反馈——表示互动的结果(见图1)。

图1 用MSC定义的虚拟企业信息交互过程

这是一个抽象的一般模型,如果具体到实际的工作流程中,如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这个流程(对应着虚拟企业中的一个EU),那么这5类信息流则分别对应着:需求——产品订单;告知——通知客户收到订单及订单执行情况;提交——交货;发布——向客户发送账单,请求付款;反馈——客户支付货款。MSC以垂直的时间轴表示活动的先后顺序,从上到下表示活动发生时间的先后,在一个MSC图中,除了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垂直实心坐标线外,还可以有表示无序活动的虚线坐标线,称为“聚点”。聚点处的活动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先后发生,而且先后顺序不明确。在我们假设的这个例子中,有3个聚点:盟主划分和发送需求,阶段性成果提交,最终成果提交。b和c的发送和提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b先于c,或c先于b。我们已经知道,虚拟企业是允许活动并行发生的,为了简化研究,这里不允许新的流程创造。即,盟员都按照盟主事先划分和定义好的流程去工作,不对流程进行再划分,这就避免了嵌套虚拟企业(盟员将其任务划分,成立一个新的虚拟企业,它自己成为盟主)的出现。这在现实中也是盟主所不希望出现的,一般都通过协议的形式在事前限制这种情况的发生。由于我们分析的是盟主和盟员在虚拟企业动态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交流过程,因此,在盟员1和盟员2之间发生的直接信息流被忽略。

4.3 正常EU过程的Petri图

将上面这个例子用Petri网的描述方法表示出来,就是图2。图2表示了我们所假设的虚拟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盟主与盟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交流活动,以及盟主在外部环境与盟员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从图中可看出,4个单元之间昕发生的信息流与MSC所定义的是一致的,MSC对信息流的定义是用Petri网描述行为和信息的基础,任务改动都首先反映在MSC图中,然后再体现到Petri模型中来。这就是用MSC描述的优点。

图2 一个盟主与盟员信息交流的例子

在这个过程中,盟主首先与外部环境(即这里所假设的一个客户)发生信息交换,从外部环境中收集信息、了解需求,并接受了某一需求。这是动态管理过程中的识别环节。在接受了外部委托的需求后(即识别了一个市场机会),盟主根据虚拟企业一定的工作标准和协议,将一个完整的任务划分成子任务。这个划分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生产制造方面的因素,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在此不讨论,将任务划分为子任务之后,盟主经过选择和评估(在盟主企业内部完成,在特殊情况下请外部评估机构进行),确认由盟员1和盟员2参与这次的项目,并确认每个子任务相对应的实施方,然后将其用约定的语言描述成需求,发送给不同的盟员。这是一个EU形成的过程。盟员1和盟员2在企业内部按照子任务的要求进行实施后,将完成的任务提交给盟主,由盟主进行组合(如果需要的话),然后向需求的发送方提交。这是动态管理过程中的运行环节。在运行环节中,为了及时控制质量,盟主根据项目的特征,规定阶段性提交成果的期限和提交形式,盟员必须按照要求提交阶段性成果,以避免一次性提交产生的时间紧迫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提交之后,一个EU即告结束。如果这时解散合作关系,那么盟主根据客户反馈的支付,按原有协定与盟员划分利益,图2是一个合作关系不解散的例子,因此没有反映分享利益的活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下面列举了各个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信息内容,以反映该过程的信息内涵和意义。

需求_a:市场机会信息,任务信息,需求方对产品的标准和规格、竞争对手信息等;

需求_b:关于子任务b的合作备忘录,子任务规格和标准,阶段提交要求,交流方式和协议的相关规定,利益和知识产权划分协议,与盟员1相关的特殊信息等;

需求_c:关于子任务c的合作备忘录,子任务规格和标准,阶段提交要求,交流方式和协议的相关规定,利益和知识产权划分协议,与盟员2相关的特殊信息等;

提交_b1:子任务b阶段完成情况总结,产品样本,重要的过程信息和数据等;

提交_c1:子任务c阶段完成情况总结,产品样本,重要的过程信息和数据等;

提交_b:子任务b最终完成情况总结,产品技术统计,重要的过程信息和数据,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

提交_c:子任务c最终完成情况总结,产品技术统计,重要的过程信息和数据,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论为:(1)虚拟企业中必须有盟主的管理,而且盟主的动态管理过程主要靠信息流实现。(2)不同的任务划分模式决定了盟主和盟员之间信息交流的内容和方式。(3)Petri网(Petri Net)和消息顺序表(Message Sequence Chart,MSC)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对虚拟企业中盟主和盟员之间的信息流建模进行描述和分析。

标签:;  ;  ;  ;  ;  

虚拟企业运作过程中联盟所有者与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_虚拟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