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40例临床分析论文_吕清霞

(双鸭山监狱医院;黑龙江集贤县155900)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治疗4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2010.8至2016.8)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法莫替丁口服,观察组患者40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胃液PH值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7.50%,差异具有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的胃液PH值为(6.98±0.24)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

胃溃疡是临床上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其病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常伴有胃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0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80例2010.8~2016.8期间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8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48.76±12.56)岁;胃溃疡病程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2.23±0.56)年。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17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48.14±13.28)岁;胃溃疡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2.98±1.08)年。

经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胃溃疡合并出血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线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即P大于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即根据病情给予纠正酸碱平衡、输液、输血以及胃粘膜保护剂等,期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监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给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用法:将10毫克法莫替丁采取口服方式给药,每天两次。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剂量。

观察组则给予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用法:进行口服奥美拉唑,一次服用40毫克,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加强观察用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2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胃液PH值进行记录分析。

1.3.2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经胃镜检查显示胃部溃疡及炎症完全消失为显效。

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呕血明显减少,大便隐血试验为阴性,胃镜显示溃疡面恢复1个等级为有效。

未达到上述2项的患者为无效。

总有效率的数据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总概率减去无效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80例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患者的胃液PH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值检验。当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值小于0.05,如表1所示:

2组患者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液PH值为(4.76±0.32),观察组患者的胃液PH值为(6.98±0.24),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胃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急且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胃酸分泌过多,并对胃肠黏膜进行自身消化,造成胃黏膜损伤,从而导致机体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2]。严重者还会出现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

法莫替丁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其药效动力学时间短,抑制胃酸的效果有限,因此其治疗的效果欠佳[4]。而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降低患者胃黏膜壁细胞的 H+-K+-ATP 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促使胃内维持较高的PH值[5]。并且此药可以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胃黏膜电位,以保护胃黏膜屏障,促进病变黏膜的修复及止血,故对胃溃疡合并出血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6]。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出血症状均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95.00%),P值小于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液PH值(6.98±0.24)优于对照组患者,P值小于0.05。国内赖路生[7]等人对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奥美拉唑治疗)的总有效率94.4%显著优于对照组(法莫替丁治疗)的81.5%,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的临床各项症状,保护胃黏膜,提高胃内PH值,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洋,刘东旭,毛晶.23例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97-98.

[2]张峰.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药物用于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3):117-118.

[3]蓝华烽.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3):79-80.

[4]袁楠.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北方药学,2015,12(5):103-104.

[5]陈燕.60例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2):19-19.

[6]周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社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136-137.

[7]赖路生,李建汉,莫健.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037-1038.

论文作者:吕清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40例临床分析论文_吕清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