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邱俊,蔡凤龙,田锐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邱俊,蔡凤龙,田锐

空军航空大学门诊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4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国际干眼研究组标准分级进行分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研究组(n=2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给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局部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及眼压。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 在中重度干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干眼;临床疗效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对于干眼疾病的治疗工作也更加重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专家将干眼定义为:因泪液的流体动力学、量、质等异常引起眼表损害或是泪膜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疾病,在临床中通常称为干眼病、干眼症等,其中中度和重度蒸发过强性干眼所占比例较多,因病因多样化和个体差异,在临床用药治疗中反应存在差异[1]。本组就针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干眼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4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患者在就诊前一周无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病史,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哺乳期或孕期妇女,无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按照国际干眼研究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2级干眼和3级干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3.51±3.7)岁;2级31例,3级23例;按级分层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研究组(n=27)。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局部滴用0.1%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点眼4-6次,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点眼3次;观察组患者局部滴用0.1%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点眼4-6次,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点眼3次,另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对于肝胆湿热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方成分包括黄岑、龙胆草、木通、栀子、车前子、泽泻、甘草、柴胡等;对于脾胃湿热者采用除湿汤加减治疗,药方包括车前子、土茯苓、防风、黄岑、荆芥、黄连、白蒺藜、连翘等;对于三焦湿滞者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药方包括通草、半夏、厚朴、白蔻仁、薏苡仁、杏仁、淡竹叶、滑石等,对于热重者加金银花,兼阴虚者加麦冬、沙参[2]。以上三方根据患者清热之力递减,或根据病情递减治疗[3]。

1.3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患者主观症状消失,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s,泪液分泌试验大于1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消退;有效:主观症状有所减轻,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角膜荧光素染色减少,泪液分泌试验增加;无效:患者主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无变化,泪液分泌试验未增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临床中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干眼症患者的数量正不断增加,在干眼疾病治疗中虽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症状,但需频繁点药。因通常在人工泪液中添加有防腐剂BAK,频繁用药对眼表会造成损伤,还会导致正常泪膜破坏,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或使干眼症状加重[4]。对于有感染睑板腺功能障碍者采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蒸发过强性干眼患者因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眼部护理等因素易导致弥漫性或慢性睑板腺异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为特征,引起眼部刺激症状、泪膜异常等眼表疾病,在临床中中重度蒸发过强性干眼患者的眼表常存在水肿、滤泡、结膜充血和乳头增生等炎症体征。当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主要是将其分为肝肾阴虚、湿热伤阴、肺阴不足等多种,根据其临床表现从脾胃湿热、肝胆湿热、三焦湿滞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通过凉血活血、除湿滋阴、清热解毒等改善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睑板腺分泌物粘稠等,达到滋润眼表,缓解眼部不适症状,保护患者视功能[5]。

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别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经研究结果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未使用中药治疗,P<0.05。因此在中度或重度蒸发过强性干眼患者治疗中使用人工泪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中药口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干眼症状,杀灭感染细菌,改善睑板腺分泌物粘稠症状,使患者视觉功能障碍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干眼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观察还需要有更多样本和更多时间,才能对其诊疗规范进行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王琳倩.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53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4):99-100.

[2]杨根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06):99-101.

[3]王学珍,贺义恒,余晓锐,郑玉祥,刘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9):1669-1672.

[4]郑晓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42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17-118.

[5]毛菊代,帕尔扎提,买迪娜,石兢,杨永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04):439+450.

论文作者:邱俊,蔡凤龙,田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邱俊,蔡凤龙,田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